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贯通性与整体性*

2021-12-27 10:20班高杰
理论视野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党特色人类

■班高杰 张 严

【提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严整、内涵丰富、融会贯通、自洽圆融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打通了历史—现实—理想、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中国与世界、人类与自然、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最为关键的环节和最为重要的关系,展现了内在的融会贯通,体现了高度的原则性、一致性、系统性和彻底性,彰显了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融会贯通意味着理论的透彻和逻辑的自洽,是一个科学理论的标志性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严整、内涵丰富、融会贯通、自洽圆融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打通了历史—现实—理想、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中国与世界、人类与自然、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最为关键的环节和最为重要的关系,体现了高度的原则性、一致性、系统性和彻底性,彰显了其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一、历史、现实与理想的贯通

现实延续了历史,通向了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历史情怀,肩负历史使命,直面应对解决现实问题,并高举理想旗帜,引领未来征程。这一思想接续了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五千年历史、党的历史,同时也放眼未来,贯通了历史、现实和理想,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一思想接续了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道统根基和立党之本。这一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一思想悟透用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律,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党执政的一系列规律,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接续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大地上生长着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和“时代形态”。

这一思想秉承了科学社会主义传统。这一思想坚定秉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这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变化,正确认识了我们当前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变化,周密谋划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部署,辩证统一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一思想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扭转了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趋势,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带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思想传承了红色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形成了优秀的红色传统,这是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是党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也是党永葆先进的政治优势。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党“不忘初心”,从救国、兴国到强国,这是一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这一思想贯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前期建设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具有连续性与统一性,不能割裂为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习近平提出两个历史时期“相互不能否定”,辩证贯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奠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

这一思想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有其独一无二的气度和神韵,从民本、仁爱、和合、大同等核心理念,到天下为公的政治认同、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价值观念,到敬业乐群、孝老爱亲、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到求同存异、中和泰和、俭约自守等人文精神,都积淀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追求,千百年来化育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一思想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贯通了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今天的新时代。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集中表述出来的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吸纳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爱国情怀、民族大义、浩然正气、担当意识和政治认同。这个“初心”“使命”固然不同于张载“横渠四句”中的“心”和“命”,但却回响着古代中国人报国忧民、救国济民的历史心声,映照了“横渠四句”透出的古代中国人的理想情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历史,生发于现实,是在对既往优秀传统的积极传承中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这一思想以“中国梦”形象表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由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历史、现实和理想,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治党、治国与治军的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自身肩负的使命,贯通了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贯通了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与伟大工程,贯通了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和军队建设。

在“两个革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坚持治党治国治军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缔造和治理国家的核心主体。先有中国共产党,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思想提出的“两个革命”理论,强调了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意义: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一方面,伟大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的社会革命的重要前提和坚强保障,能够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改造社会必先改造自身,社会革命要“开新局”,必须首先以自我革命“强体魄”。打铁必须自身硬,治国治军即是“打铁”,治党即是“强自身”,治国治军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自我革命、从严治党,不断激浊扬清、强基固本,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确保“打铁”事业成功。另一方面,伟大的社会革命是伟大的自我革命的目标指向和客观条件。“自身硬”为的是更好地“打铁”——离开治国治军,治党就会失去方向目标;“打铁”也能强身健体,使自身“更硬”——治国治军也对治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不断创造新的客观条件,对治党起到持续牵引和促进作用。

在治党治国治军的一体实践中实现“四个伟大”的辩证统一。“两个革命”,在新时代体现为统揽“四个伟大”的伟大实践,统一于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四个伟大”所展现的壮阔奋斗图景,把党的历史使命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两个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四个伟大”紧密联系、彼此依赖、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战略保障的高度统一,是一个严密科学、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是“治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的“领航工程”,旨在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障。而伟大斗争的胜利、伟大事业的成功、伟大梦想的实现,都要在治党治国治军的一体实践中达到“四个伟大”的辩证统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行稳致远。

以制度红线贯穿治党治国治军的一体实践。治党、治国、治军的具体实践有一个共同基础,那就是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建设经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制度保障,体现在国家治理上,就是依法治国,体现在党的建设上,就是依规治党。2016年12月,习近平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2]。制度保障,体现在军队建设上,就是依法治军。“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3]“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4]由此,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和军队建设,将治党、治国、治军的具体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改革、发展、稳定统一到新时代的顶层设计和通盘谋划中,强调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辩证统一,贯通了改革、发展与稳定。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中国社会改革实践本身就是发展的表现,乃至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人民对发展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领域上来说,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应该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更充分更平衡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质量上来说,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应该是满足人民更加全面的需要的高质量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让我们能够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去推进我们的事业,实现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为了发展,发展本身是改革的结果,发展也能倒逼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与发展的全面性相对应,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相对应,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深层次的改革。“全面”,就是要在统筹协调、协同配合中推进各领域改革。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碎片化的修补和零敲碎打的调整,而是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为稳定创造客观条件。“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5]习近平早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在《之江新语》中特别强调,我们“要树立新的稳定观”,指出“用发展的观点抓稳定,努力做到在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中,不断破解发展对稳定提出的新课题”。[6]这就是一种改革发展中的动态稳定,不是社会一成不变、一潭死水,而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偏和持续改进中稳步前进。

人民的幸福是贯穿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指向。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203次提到“人民”,4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进行了系统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和血脉根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一贯的宗旨和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群众路线,“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7],搞改革、促发展、求稳定,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中国与世界的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了“中国”与“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进人类解放、实现人类大同的“世界梦”的统一。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今天,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开放融通、合作共赢成为大势所趋,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地域和种族冲突此起彼伏,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思潮抬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卫生健康赤字、治理赤字、生态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在全球化的态势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席卷世界的新冠疫情,将整个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不仅是融入世界的受益者,也是世界发展的推动者、全球和平的维护者、人类安全的守护者。当前,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自身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现实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贯通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最新实践形态。

在实践中贯通“中国梦”与“世界梦”。在世界历史视野下,这一思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贯通了人民立场、国家命运、人类道义、世界担当,把“中国梦”和“世界梦”连在了一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解放开辟了道路,把中国的未来与全人类的未来连在了一起。1956年毛泽东曾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的面目要大变,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8]60年后,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9]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国内,这一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让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国家和民族的“中国梦”和人民的“个人梦”连在一起。在国际范围内,这一思想担当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秉持公道正义,参与全球治理,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协商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五个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的构想,也是中国为实现人类美好未来提出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而作为这一目标之细化的“五个世界”,可谓五大发展理念的“全球版”。这与西方国内一套国外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的双重标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五、人类与自然的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了“人类社会”与“自然”,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生态文明实践,为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与自然永续发展的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乃至“美丽地球”打下了坚实的观念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辩证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构建生态文明的观念基础。一方面,只有顺应自然、呵护自然,才有人类自身的未来。人类及其一切创造都来自自然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以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人类的命运。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自身。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自身的发展才能持续,其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人类的活动也能反过来对自然产生正面作用。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留下了人类印记的自然,即“人化自然”。当我们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并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理念,就能够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这种关系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自然的永续发展。这就突破了以往把自然只是当成为人类服务的“资源”和“环境”的观念,把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互惠共赢的理念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

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实现人类自身的永续发展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的统一。习近平提出的“两山论”统一了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自然和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思想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一方面强调了进入新时代以后生态需要作为一种新的普遍需要的重要性,丰富了人的需要理论,另一方面把这种需要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指明了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是自然所提供的生态产品,这种产品既不是物质产品也不是精神产品,但兼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功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两山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展示了这样的美好愿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过来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六、“理论”与“实践”的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逻辑和历史两个层面都是贯通的,而这两个层面的贯通又是统一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反映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就是这一思想的知行贯通性,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这一思想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一思想生发于伟大的实践,既包括新时代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六十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实践。只有奠基于“行”的基础之上的“知”,才是“真知”。习近平多次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提出要将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结合起来,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10]。这种知行合一在“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11]这一思想不仅内在地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要求,而且其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是在习近平多年从政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结果,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果。

新时代的中国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统揽四个伟大,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中国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中国实践,是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这个“行”,是“真知”指导下的“行”,是“笃行”,彰显了知行合一的品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会贯通和理论自洽体现在各个方面,其贯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打通了不同领域,有的是连通了不同概念,有的是连接了不同时代;既有历史的贯通,又有逻辑的贯通;既有纵向的贯通,又有横向的贯通;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贯通,使得这一思想成为一个一以贯之、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科学整体,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注释

[1][4][5][7][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0页;第218页;68页;第68页;第68页。

[2]《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6日。

[3]《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58页。

[6]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8]《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157页。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页。

[10]《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9页。

猜你喜欢
治党特色人类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