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教育中开展学生品格优势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1-12-27 02:07:24张振中
理论观察 2021年9期
关键词:美德品格党史

张振中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在党史教育活动中开展学生品格优势教育,能够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在了解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同时增进积极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品德,从而增进了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党史教育活动实践中,帮助学生使用与发扬品格优势,能够帮助在秉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品格优势的内涵与意义

(一)品格优势的内涵

品格优势一词来源于Character Strengths,是一种阐述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概念。该词虽无明确定义,但在积极心理学界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比于造成个体心理疾病的心理机制,品格优势是从个体的认知、思维、情感与行为中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过程与机制。同时,品格优势也是形成美德的必经之路。

Seligman在迈耶森基金的支持下,按照DMS(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编制精髓,编制了“反-DMS”的《品格优势与美德:分类与手册(CSV)》。Seligman等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以及《富兰克林自传》等世界闻名的文化体系中归纳出全人类都共同具有的六种美德和构成这六种美德的二十四项品格优势。其中智慧与知识美德包括创造力、好奇心、思维开放性、洞察力、好学;节制美德包含宽恕、谦虚、审慎、自我控制;公平美德包括公民精神、公平、领导力;勇气美德包括勇敢、坚韧、正直、活力;人道美德包括善良、社会智能、爱;超越美德包括欣赏美和超越、灵性、感恩、幽默、希望。

(二)品格优势的特点

品格优势的选取与界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作为个体的本质,品格优势必须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使人生更加美好。其次,品格优势必须必须被社会道德所肯定的同时,也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例如坚韧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社会智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与老师和同伴相处。第三,品格优势不会阻碍他人,而是对别人有激励和促进作用。品格优势不会像拥有大量金钱和资源一样让别人嫉妒,发挥品格优势会另他人崇敬从而共同进步。第四,品格优势的反面一定是坏品格,比如善良的反面是恶毒,正直的反面是卑鄙。品格优势是被社会所提倡的,而反面一定是被谴责的。但灵活的反面是顽强,同样都是优点,那么灵活就不能成为一种品格优势。最后,品格优势必须是长期存在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心理特质,在不同情境中都会显现出这种特质。

(三)品格优势的积极影响

品格优势提升个体的积极体验。品格优势是个体在实现社会行为的有益心理过程和机制,所以,培养个体的品格优势对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意义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uch等人(2013)对瑞士及德国10-17岁学生的品格优势研究中发现,希望、感恩、热情品格优势等和生活满意度有着较强的正相关。Blanca等人(2017)对11-14岁学生发现,有多大18中品格优势和生活满意度成正相关,其中爱、正直和毅力等的相关性最强。Proctor,Tsukayama等人(2011)人在对小学生开设6个月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品格优势并发现新的品格优势课程后,发现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增加。李婷婷、刘晓明(2016)在对于大学学生运用课程干预以帮助大学生发现并运用品格优势后,发现学生积极认知、情感、行为都有显著提升。

品格优势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近年来比学习成绩更受重视的部分,诸多研究发现品格优势对维系个体身体及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积极作用。Proyer,Gander等人(2013)发现,除谦虚和信仰两种品格优势外,其他品格优势均与健康的日常行为有关。例如好奇心、创造力、自律等智力优势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呈正相关。进行品格优势的教育与干预,会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Emmons&Mishra(2011)发现提升感恩水平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表现;Wade,Hoyt(2014)等人发现提升宽恕水平会减少抑郁和焦虑的水平。近年来,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在中小学推行的幸福公益活动中发现,在中小学开展品格优势教育可以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学生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水平。

品格优势促进个体的创造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背景下,对人才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品格优势的识别与培养,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且在遇见挫折与挑战时,有足够的心理储备资源。Avey(2012)等人组织了974名员工进行创造力研究,发现智慧与学识优势与员工的创造力呈正相关,其中好奇心与创造力的相关性最强。随后,Azizloo等人(2015)发现,识别和培养员工的智慧和学识,能够促进科技与实践的进步,组织理念的创新。

(四)学校开展品格优势教育的途径

为学生营造归属感。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自己的价值。为学生营造安全、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作出决定,参与学校及班级建设的机会,能够与人协作帮助他人。例如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的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参与设计学校校徽、班徽,组织学校大型活动。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要认可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所做出的贡献,庆祝每一个微小的成功,认可创造性的意见。这些活动都能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期望。学校和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品格优势,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结合每个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制定积极的目标,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榜样和设定标准,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与目标的距离和努力的方向。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鼓励每一个人努力,而不是只表扬做的最好的人,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并让学生意识到,成长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而非竞争。

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成功和失败。在设计学习和各项活动时,教师要从最有可能成功的事情开始设计,帮助学生享受成功,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掌控感。帮助学生自我觉察与自我反思,找到成功的关键点。在遇到挫折时帮助学生发展成长型思维,认识到失败只是“尚未成功”,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有能力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赋予意义,并找到解决的方式。通过反复的分析、觉察和克服困难来不断地践行和验证品格优势对成长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

二、在党史教育中开展学生品格优势教育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随后不断地对立德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党史教育中开展品德优势教育,同时解决了“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两大问题。品格优势教育是培养美德的必经之路,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品格优势教育中却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导向。在当下践行积极心理学教育时,遇到了文化背景不同的落地难、实践难的问题。在党史教育中开展学生品德优势教育,使培育美德有了实践的文化场景和政治依据,使培育美德有了框架和约束。同时将党史教育作为开展品格优势教育的资源,在党史教育中获得感悟、感受成长,增进了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在党始终开展学生品格优势教育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

(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述了对于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品德、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教育上下功夫。《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吸引学生积极吸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学学生社团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党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历史中,无数英雄志士、模范先进前赴后继、忘我奉献。在这些党史教育素材中,有着无数品格优势与美德的榜样和经验,在党史教育中开展品格优势教育,帮助学生在鲜活的案例中学习党的故事,在党的故事中开展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才能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自己作为炎华子孙的责任感,才会秉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担当,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使用和发扬自己的品格优势,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成为更优秀的时代新人。

(三)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到了首位。着力培养学生品格优势教育是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的途径。同时,教育部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课程教学指南》中均对在教学内容中如何更好地融入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将品格优势教育贯穿党史教育活动的过程,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成长资源和实践的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心理韧性,从而实现新时代学校教育的要求。

三、在党史教育中开展学生品格与优势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用好党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和重视自身的品格优势

培养学生的品格优势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是帮助学生测量品格优势,了解自身的品格优势情况,并能够有意地去践行和发扬。党史故事为学生重视品格优势的积极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建党百年来,有着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革命故事,共产党人身上的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是我党品格优势与美德的生动化、形象化的体现。追求“人道”与“公平”美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原因体现,具有“勇气”与“超越”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品质彰显,“节制”与“智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去的如此惊人的历史成就和变革的美德支柱。将丰富的党史故事以符合中小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细心挖掘故事中英雄身上展现出的品格优势,与自身的品格优势相对比,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榜样身上汲取伟大精神的力量,做好人生规划。我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中间遇到诸多的艰难险阻、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党史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感悟英雄人物的“坚韧”与“智慧”,贴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克服日常生活时间所带来的心理危机,为学生储备心理资源,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坚定信念,更好地迎接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在党史故事中挖掘品格优势教育的素材,帮助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开展丰富的党史教育活动,充分识别和培养学生的品格优势。

教育部于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要求要在中小学中开展“图画百年”宣传教育活动、“童心向党”班会活动、“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阅读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是中小学阶段最能引发学生感悟的教育形式。在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时,每个学生可能承担的任务和角色不同,例如“图画百年”宣传教育活动,有的学生负责统筹和组织活动,有的学生负责图片的筛选与排版,有的学生负责最后结果呈现和介绍,每个环节都会运用到学生的品格优势。教师要讲品格优势的识别与培养工作贯穿整个活动,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目前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给与指导,并且在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成长空间,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能力制定成长目标。例如准备长征主题的主题活动时,可以扩展出多种的准备活动,例如采访红军老干部、学唱红军歌曲、观看长征题材的影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和发现他们展现出的新的品格优势,并及时给与肯定,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由于党史教育的主题化和系统化,能够构建出非常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提供了学生非常多的展现和发展品格优势的机会,这样真正实现了党史教育活动的教育性。

(三)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使用和发扬品格优势的机会

进行学生品格优势教育的目的是将品格优势形成学生长期稳定的心理特质,在党史教育中进行实践给了学生充分的践行机会。齐齐哈尔江桥打响了抗战第一枪,随后作为共和国工业基地、东北粮仓,有着丰富的传播革命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载体和平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纪念馆、遗址、走进稻田麦田、走进工厂去切实体验身边的资源所给他们带来的观感上的震撼,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感受发挥和践行品格优势所带来的成长的内在满足。品格优势是显性或隐性地存在在每位学生的身上,充分利用本土的红色资源,帮助教师为学生探索更多、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在实地的实践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优势,一起制定使用优势的计划,与此同时利用红色资源来列举优势榜样,学习优势使用经验。在反复的实践和使用过程中,使品格优势稳定地在学生认知与行为中发挥积极地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的表现。

猜你喜欢
美德品格党史
诚实是美德
黄河之声(2022年2期)2022-06-22 08:44:30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