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雪
摘要:从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外部从市场需求和就业方面进行分析,内部从学生、学校、教学内容等进行分析,厘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探讨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思维的联系,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应该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注重“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能动性,同时以实践性、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全新人才,从而让更多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创新
引言
在大学阶段,学生所面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康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积极且正向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引导大学生以客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的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自主地进行自我前程的规划探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上能够得心应手。当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学生更需要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让自我对就业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知。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适应国家就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式更为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艰巨繁重。而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国家新的就业创业形势和新的战略发展需求都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就业工作,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帮扶、详尽专业的咨询服务。
1.2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要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而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除了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资源环境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围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资队伍、评价反馈等一系列就业相关工作进行调整修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支持体系。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困境
2.1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待强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类课程,作为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还要不断进修专业培训以了解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但结合现实来看,教师已成为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授课教师多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团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专业知识与实战技能。
2.2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够深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生涯与职业意识强化、职业定位、职业规划与管理、职业素质提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和个人现有水平之间的关系与差距,但如何将这份意识和思考付诸实践之中,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光是停留在课堂上或书本里的就业指导理论或概念却是远远不够了。
3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创新创业教育
3.1结合新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
新时代下,教育行业也需要积极改革,将创新观念融入教学体系中,为学生带来崭新的课程体验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和效用发挥奠定坚实基础。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渗透,高校要从以下方面做工作: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创新型的思维来转变教学模式。
3.2提升思想认识,明确课程目标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措施应是转化对职业生涯的传统认识,结合现实背景和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性质、特征和目标指向。首先,高校应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作用和意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课不是简单的职业定位或就业指导,它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引领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个体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而应是一个不断丰富、系统推荐、长期指导并实践、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故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定位也应站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下作全面规划、整体引领,将其贯穿于大学生本科全过程,而不仅仅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突击。
3.3强调能力本位,灵活教学方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本身,要积极拓展学生发展领域,强调能力本位,灵活教学方式。第一,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各种知识,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主动挖掘可用资源,积极利用不同途径,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发现优势所在,从而有助于“人职匹配”地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高校也应积极发挥育人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可聘请专业的职业辅导专家或就业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到校为学生作就业指导报告,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同时,将校内指导和校外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求职经验,增强学生入职后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优胜劣汰的就业竞争形勢,形成较强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创新和改革,应该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注重“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能动性,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同时以实践性、体验式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全新人才,从而让更多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敏.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2):117-118,123.
[2]甘海燕.课程思政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实践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5):67-68.
[3]刘丹.职业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181(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