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2021-12-25 05:27河南省济源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张明理李环霞范清风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济源全程社会化

○河南省济源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张明理 李环霞 范清风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转变生产方式,承接土地流转,解放农村劳力,造就职业农民”的特殊作用。自201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版实施以来,农机专业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牢固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运行机制与增加现代装备并重,通过持续开展“赛管理、赛服务、赛规模、赛效益”为主题的合作社“四赛”及提升活动,使农机服务组织在管理水平、服务能力、装备水平、建设规模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济源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有力促进济源乡村振兴和“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一、济源市农机合作社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年底,济源登记在册农机合作社119家。入社社员3005人,资产总额达19751万元,拥有农机具3323台(套),服务农户总数达到40062户。其中,全国农机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性农机合作社10个,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5个。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为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作物全面全程机械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合作社主要服务模式。一是跨区作业型。以济源市合力农机合作社为代表,跨省市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年作业收入20万元以上;二是订单作业型。以济源市喜耕田农机合作社为代表,开展农用物资供应、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培训指导、订单收购优质小麦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在济源及周边县市范围内开展订单作业,累计年作业服务面积30万亩次;三是土地托管型,以济源市民富农机合作社为代表,托管合作社附近7000余亩土地从事小麦、玉米良种繁育等高效农业开发,不仅有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还有土地规模化经营收入显著提高。四是服务本社型。以服务自有土地为主,如梨林新大地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余亩,合作社机械全部服务自有土地,开展规模化作业和经营。

2.主要作用及成效。

(1)全程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农村闲置的土地越来越多,鼓励农机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托管和订单作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并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高性能、高环保、复合型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农具,大幅度提高济源农机化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济源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2)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成效显著。一些合作社投巨资配套完善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如民富合作社投资250万元购置了2台可全自动作业的美国凯斯2254大型拖拉机和配套机械,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8台北斗导航系统在拖拉机上安装使用,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喜耕田农机合作社购买10架植保无人机、7台大型植保机械等;金镰刀农机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在承包地上安装了喷灌系统等。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3)合作社发展日益规范。通过合作社“四赛”及提升活动的持续开展,目前市级以上的合作社都做到规章制度齐全,档案完整,财务健全,照章运作、管理规范、财务公开等,凡重大事情均召开股东会议,经营管理日益规范科学,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4)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一大批农机合作社发挥自有机械技术优势,进行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承包,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比较效益,如新大地农机合作社流转4000余亩土地、民富农机合作社流转1500亩等。有些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搞特色经营,如丰园农机合作社种植100多亩葡萄,金镰刀农机合作社种植1000多亩花生,新大地农机合作社培育优质小麦种子3000多亩等,合作社年纯收益都在80万元以上,既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又促进了自身可持续发展,同时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二、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市政府虽然在农机合作社发展方面出台一些政策,但缺乏具体实施办法,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2.资金不足,融资难。农机合作社购置机械、建设机库、办公场所、硬化场地等都是一次性投入,少则上百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元资金;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承包土地、购买种子农资化肥、生产资料等需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合作社发展资金缺口很大。资金匮乏又难以取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问题,正成为制约合作社作用发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部分农机合作社现有理事长和负责人及合伙人,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胆量和气魄;合作社内部管理、财务、信息、营销、法律、维修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缺乏。出现高工资出不起,低工资留不住人的情况,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将是制约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更为关键的因素。

4.管理运行不规范。多数农机合作社内部分配机制未建立,财务制度依然执行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社未设立社员账户或者社员账户名存实亡。

三、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和高效发展的工作措施和建议

1.加强政策及资金扶持。继续实行购机补贴优先倾斜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全程机械化技术项目、机库棚建设项目等要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实施,通过政策叠加,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批市、省、全国级农机示范性合作社。制订优化合作社发展奖扶政策,国家、省和市列出专项资金,加大对合作社扶持力度,加快合作社发展。

2.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政策,制定完善合作社有形资产抵押办法和信用评级制度,为合作社搭建融资平台,尽快解决合作社融资渠道少、贷款审批难、机械抵押贷款银行不认可等现实困境,促进合作社与商业银行有效对接,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

3.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一是强化自身人才建设。要将合作社理事长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善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带头人。二是注重引进人才。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机合作社就业、创业,补充新鲜血液,增强新动力,逐步培养一批合作社职业经理人,不断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加大对合作社各类人才培训,帮助引进人才,逐步解决合作社人才缺乏问题。

4.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发展。结合全省开展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工作,加大推进济源农机社会化服务业态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推进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逐步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总之,济源在“十四五”期间要坚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坚持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加强对农机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服务指导,把农机合作社发展作为引领现代农业的新型载体,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济源全程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领航示范 振兴乡村——河南济源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考察报告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领航示范 振兴乡村——河南济源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考察报告(上)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