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华
(武平县农业农村局 福建武平364300)
青皮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为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 原产我国南方及印度、泰国等热带地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丙醇二酸,可以防止人体发胖,增进人体健康,兼具利便、止渴、护肝肾等药用价值[1]。
武平青皮冬瓜是一种传统种植的优良地方品种,2016 年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品种喜温、耐热,适应性强,丰产,第一批雌花着生在主蔓第 16~20 节, 每 4~5 节着生一朵雌花,属大果型、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120~140 d,瓜长筒形,顶部钝圆,瓜长 60~80 cm,直径 25~30 cm,外皮青绿色,肉厚6~8 cm,白色,组织充实,含水量较多,味清淡,质软滑,产量高,每亩年产可达8 000~10 000 kg,一般单瓜重 20~30 kg,最大单瓜重 50 kg以上[2]。
福建武平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年平均气温19.5℃, 是冬瓜适宜种植区, 年种植面积约220 hm2,年产值达3 035 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揭阳、普宁、潮汕、闽南地区,一般情况市场售价比黑皮冬瓜高0.2~0.4 元/kg。 由于传统种植管理比较粗放,产量及品质不够稳定, 为进一步提高武平青皮冬瓜地理商标知名度, 拓展市场,2018-2020 年先后在武平的东留、 城厢、 中山等乡镇冬瓜生产主产区开展了优质高产栽培, 推广应用无公害、 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种植, 2018 年东留镇封侯村春季平架种植青皮冬瓜0.8 hm2,一季产两批瓜,经测产,第一批产量9 244 kg/亩,第二批翻瓜产量1 364 kg/亩,实现单季种植产量10 608 kg/亩;2019 年在武平县良种场春季平架种植 0.2 hm2, 产量达 9 452 kg/亩;2020 年在城厢镇上东村秋季架式种植2.8 hm2,平均产量7 624 kg/亩。综合分析表明,比传统栽培产量可提高30%~50%,优质商品率提高20%以上。 现将近几年推广实施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的要求。 选择水土资源无污染,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前茬未种瓜类作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有机质含量≥1%,pH 6.0~6.5。
青皮冬瓜喜温、 耐热, 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5~30℃,可春秋两季种植,春季种植3 月上旬至4 月中旬(春分前后)播种,6~7 月采收;秋季种植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旬播种,10~11 月采收。
①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5℃的温热水中不断搅拌并浸泡15~20 min,再搓去种子表面粘液,再于常温下浸种7~8 h,捞出晾干,用干净湿布包好催芽。②药剂消毒。 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5~20 min,然后用药剂灭菌消毒, 可用1%福尔马林浸种30 min 或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浸种1 h, 药剂浸种后用水清洗干净置于常温下浸种5~6 h,捞出后晾干催芽。 催芽方法: 将种子放入28~30℃恒温箱中或用电热毯、灯泡增温催芽的方式,每天翻动一次、淋一次水,一般36~48 h 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冬瓜疫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
3.2.1 苗床选择 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向阳的地块作苗床。 苗床整畦规格:畦高25~30 cm,畦宽120~150 cm, 整平实后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拌土撒施土壤表面防治地下害虫。 营养钵规格为8 cm×8 cm 或6.5 cm×6.5 cm,育苗穴盘规格为 50 孔(6 cm×9 cm)或54 孔(6 cm×8 cm),装入营养土或瓜类专用基质进行育苗。
3.2.2 营养土配制 选择烧晒过筛的水稻土或塘泥、腐熟猪牛粪渣、谷壳或草木灰按 6∶2∶2 混合,然后加入0.2%~0.3%的三元复合肥混合堆沤7 d 后装入营养钵或育苗穴盘。
播种前先将营养钵或穴盘内的营养土浇足水淋湿,用竹签打孔1.0~1.5 cm,将种子平放入穴孔,芽尖朝下,每穴播1 粒已发芽的种子,盖上一层1.0~1.5 cm的细土,轻轻压实,再浇足底水。 播种完后用竹片在苗床上搭盖小拱棚,拱棚高60~70 cm,春季育苗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夏秋季育苗薄膜上层需加盖遮阳网降温防雨,播种后3~5 d 内可不用浇水。
幼苗生长适温白天 20~28℃、夜间 16~18℃,出苗后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勿浇水过多,以防发生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早春育苗温度低、湿度大,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后应及时揭盖膜炼苗,适当控制水分;夏季育苗注意通风炼苗,降温育苗,以防高脚倒伏苗。春季苗龄30~35 d,夏季苗龄20~25 d。
培育壮苗的标准:瓜苗3~5 片真叶,株高8~12 cm,茎粗0.4~0.6 cm,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平架栽培整畦规格:畦面宽2 m,畦沟0.5 m,畦高30~40 cm;架式栽培整畦规格:畦面宽1.5 m,畦沟0.5 m,畦高 30~40 cm。
冬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施足基肥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土壤整理前每亩施入商品有机肥 500~1 000 kg、三元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 为15∶15∶15)50 kg、钙镁磷肥 50 kg 作基肥,并每亩撒施生石灰50~75 kg 进行土壤消毒。
在临床中应用紫杉醇涂层支架的给药方式以局部给药为主,以涂层支架方式较为常用。经房凌海,英海荣等人[7] 的临床相关研究中,认为并未完全吸收的聚合物涂层聚丙烯酸酯,所带来的动脉壁局部发生炎症反应,极有可能是致使发生远端再狭窄的关键成因。也有相关研究者经研究提出,虽然磷酸胆碱涂层支架,在减少术后再狭窄这一方面的临床作用并未对其加以肯定,但是人体针对磷酸胆碱涂层的支架存在较好耐受性,可以对不良炎症反应有效减少。
平架每亩种植 300~350 株,按株距 80~95 cm、行距2.5 m 定植,畦边20 cm 处作种植行;架式栽培株距 50~55 cm、行距 2 m,每亩种植 600~650 株,畦中间作种植行。 按株距规格打定植穴孔,植前畦面覆盖地膜, 平架种植行覆盖1 m 宽的地膜或全畦覆盖或稻草覆盖,架式栽培应全畦覆盖地膜,地膜覆盖既可增温保湿又可防杂草滋生, 可选用黑色地膜或银灰色地膜。 定植后要封严种植口,浇足定根水,及时查苗,发现缺苗、病苗、弱苗等要及时补栽新苗,以确保齐苗。
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抽蔓期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开花期适当控制水分,防落花化瓜;膨瓜期要灌足水分;果实接近成熟后期控制水分;采收前7~10 d停止灌水。人工灌“跑马水”,切勿大水漫灌淹过畦面,遇台风暴雨天气及时排水,严防渍水。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5]。 青皮冬瓜施肥遵循“开花坐果前少施,坐果后重施,采收前2~3 周停施”的原则,并在不同生长期根据冬瓜的需肥特点科学配施N、P、K 肥, 同时结合施中微量元素调整施肥方案,一般追肥4~5 次。
5.2.1 催苗肥 定植缓苗期过后, 采用传统种植人工施肥的可每隔7~10 d 施1 次腐熟的人粪尿, 开始浓度为10%,视瓜蔓生长情况浓度可增加至30%。 滴灌施肥可采用3~5 kg/亩高N 型冲施肥,或用促进长根的微生物菌肥兑水滴施1 次, 并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瓜类苗期生长叶面肥。
5.2.2 伸蔓肥 瓜苗长出12~14 片真叶时, 每亩用N、P2O5、K2O 为 15∶15∶15 的三元硫酸钾复合肥 20 kg滴施或埋施, 开花前10 d 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与硼液叶面肥,利于开花坐果。
5.2.3 膨瓜肥 定瓜后施膨瓜肥, 每亩用N、P2O5、K2O 为 16∶9∶20 的三元硫酸钾复合肥 20 kg 配施硫酸镁、硫酸锌、硝酸钙各1.5~2.5 kg 滴施或埋施,隔10~15 d 施第 2 次。
5.2.4 壮瓜肥 第2 次膨瓜肥施入10 d 后, 视植株生长情况每亩用 N、P2O5、K2O 为 14∶5∶26 的三元硫酸钾复合肥5~10 kg 滴施或埋施,以利壮瓜保蔓。
5.3.1 搭架 当瓜蔓长至30~40 cm 时及时搭架,平架的棚高0.7~0.8 m,架材就地选用竹木。架式多采用骨架龙根法,用2 支或3 支竹子搭成骨架,竹子径粗2.5 cm、长度2 m,上面横架一根粗些的竹竿作为龙根,架高离地面1.3~1.5 m,冬瓜绑在龙根上。
5.3.2 植株调整 搭好架后瓜蔓生长期要做好盘蔓、压蔓、引蔓、绑蔓、整蔓等管理措施,先摘除全部侧蔓,保留一根主蔓生长,瓜蔓上架前 在植株周围进行盘蔓、压蔓,第1 次用土选择在植株的第6、7 节位压蔓,第 2 次在第10、11 节位压蔓,并进行圈蔓,促进节间发生不定根。 当主蔓叶生长至16~18 片叶时引蔓上架,每3~4 节绑一次蔓或用绳子吊蔓,上架后使茎叶在棚架上均匀分布,坐瓜后留8~12 片叶去顶摘心,并抹除其余侧蔓。
5.3.3 留瓜定瓜 青皮冬瓜坐瓜节位一般以23~28 节为宜, 每株先坐 2~3 个幼瓜, 待瓜长至 0.25 kg 左右时选留一个瓜形正、 瓜柄粗的幼瓜, 实行1 株1 瓜[4]。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可生产两批瓜,在第一批瓜采收后,瓜苗长势旺,侧蔓会继续开花,可采取拉蔓结瓜,称翻瓜。当果实发育生长至2~3 kg 时进行定果和吊瓜,用绳子或布条套住瓜柄,固定在龙根上或平架上。
5.3.4 护瓜托瓜 冬瓜生长膨大期易发生日灼病,要利用瓜叶或干草遮盖护瓜, 若冬瓜伸长膨大至顶部接触地面时,可用木板块垫底托瓜,以防瓜顶端接触土壤导致病菌入侵,造成烂瓜。
5.3.5 辅助授粉 冬瓜开花期花粉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5~30℃, 如遇低温阴雨或天气炎热等不良气候,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瓜率。 授粉时间以上午7∶00~10∶00 时为宜,授粉后喷一次坐果灵,可促进瓜果健壮生长。
5.4.1 青皮冬瓜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蔓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白粉虱、瓜实蝇、瓜绢螟、斜纹夜蛾等。
5.4.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的准则。
5.4.3 农业防治 采取轮作制度, 与非瓜类作物尤其是水稻轮作; 选择地势高不易积涝的地块做深沟高畦定植,科学肥水管理,地膜(干草、烟茎)覆盖栽培;种子与土壤消毒,培育壮苗;引蔓整蔓、吊瓜护瓜、清洁田园等健身栽培措施。
5.4.4 物理防治 采用绿色植保防控措施, 用黄色板粘捕白粉虱、蚜虫、各种蝇类等,蓝色板粘捕蓟马等害虫。 每亩悬挂黄蓝色粘虫板20~30 片, 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夜蛾类害虫。
5.4.5 生物防治 加强田间监测保护天敌, 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如选用苏云金杆芽孢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5.4.6 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按照 《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一般果皮变粗变硬、青色发亮及果毛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留果柄3~5 cm,产品质量需符合《NY/T 777 冬瓜》[6]的要求,并注意保持表皮洁净,切忌人为或机械损伤。 冬瓜可保鲜贮藏,在常温下放阴凉通风的贮藏室或窖室贮存,底层垫好稻草,存放期间每隔20~30 d 检查一次,发现烂瓜及时清理,一般可贮藏4~5 个月。采收后要及时将瓜蔓残枝败叶、烂瓜、杂草等集中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武平青皮冬瓜采用自留种种植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果型正大、成熟的瓜作种瓜留种,取出种瓜瓜瓤内的种子, 用清水搓净后再放置于竹制编制物上在阳光下晾晒2~3 d,切忌放置在烈日下暴晒或在会产生高温的水泥板等处晾晒,造成高温死种。 晾晒后再放入室内晾干水分, 放阴凉处保存或冷藏箱内贮存,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6715-2010 瓜果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瓜类》[7]中2 级以上要求。 自留种主要指标:种子水分含量≤8%,发芽率≥80%,可存放1~2 年。 种子用量:平架栽培 40~50 g/亩,架式栽培75~100 g/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