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芝
(1.临沂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2.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加影 43000)
红色文化教育主要以两种形式开展:一是校内课堂教学,二是到红色资源所在地参观学习。校内课堂教学的形式保障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但因缺少在场体验与实践,容易导致学习离身化、情意边缘化[1];到红色资源所在地的参观学习往往有形式无设计、内容适切性差,容易导致知识的碎片化,二者都无法促进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系列化、整体化与长效化。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引导中小学学生走向广阔的校外场域,综合设计旅行与研学项目,使人、自然、社会、文化同时在场,促进知、情、意共同融生,从而化育完整的人。“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中人所处状态的一种设想。 ”[2]基于完整的人的视角探讨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研学旅行重构了教育模式与文化传承的模式。 旅行具有“异地性”特征,是对时间与空间“远方”的探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远方”与“诗”的追求一直都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途径。旅行是为获取更加广博的知识,纵观人类发展历程,有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文史考察旅行,以张骞为代表的公务外交旅行,以李白、杜甫、陆游、柳宗元、苏轼等为代表的士人漫游,以玄奘、鉴真为代表的宗教旅行,以郑和为代表的航海旅行,特别是以李时珍为代表的药物考察旅行和以徐霞客为代表的地学考察旅行,都拓宽了人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更好地证明了旅行对研学的促进作用。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以其独特的形式全面而完整地关照人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化育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totaler Men-schen)出现于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指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全面的方式”是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人的“全面的本质”包括自然——感性、社会——精神方面的本质,是这两个方面本质的“总和”。[3]“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是人的现实的实现。”[4]人是现实的、多维的有机生命体,既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抽象的自然人,也不能被定义为纯粹的社会人或只有精神存在的人,若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理想生命所构成,那么完整的人是身体与精神合一,情、意、知融生与全面发展的人。[1]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在对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理想生命的洞察中完成化育完整的人的理想追求。
1.研学旅行的提出与推进。
根据《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的界定,研学旅行是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旅游活动。 它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中小学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5]2013 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首次提出在中小学中逐步推行研学旅行;2014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一次明确地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中小学学生日常教育的范畴;2016 年1 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 “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 和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地”;2016 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研学实验区工作的通知》;2016 年11 月教育部等11 部门发布了《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意见》;2019 年《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发布;全国多个省市也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推进与规范研学旅行的政策文件,并进行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管理机构的组建。
2.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的发展。
2016 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0 个研学旅行目的地中有2 个是红色旅游城市,20 家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中也有一半与红色旅游相关。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已经成为研学旅行开展的重要场所, 如2019 年山东省临沂市成为中国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蒙山沂水(红色文化)”“尼山圣境(儒家文化)”与“稷下学宫(齐文化)”共同成为山东省三大游学地标品牌。 2021 年胡和平在《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中提到:“十四五”时期文化与旅游系统要实施文化赋能、推进文化铸魂,发挥好公共文化机构、旅游景区景点等平台和阵地的作用,积极推进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发挥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能;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国家公园、博物馆等资源发展研学旅行,拓展新旅游市场。[6]2021 年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到课程教材中,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了顶层设计。 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小学学生对伟大的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传承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求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语文三科为主,加上艺术(美术、音乐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到革命传统教育中,在中小学其他学科课程中亦进行有机渗透,最终实现“3+1+N”的革命传统进教材全科覆盖。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规定了进教材的内容(原始素材、基于原始素材创作的作品)、主要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各科具体要求,这也为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内容与主题的预设指明了方向,从而保障了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的校外实践目标能更好地实现。[7]
从完整的人视野透视目前的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诸多缺失。
教育空间经历了开放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的校内课堂——虚拟现实叠加空间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内课堂中,以文本式教育为主。教与学的过程即教师解读与解构教材文本[8]、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与记忆知识的过程,这种模式虽保障了理论学习的充分性与系统性,但对重大历史节点(如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道路的选择等)知识的学习缺少在场体验。 在场体验的缺失容易使学习变成单调乏味地记忆、回忆、复制与存储的过程[9],缺少知识传授的生机与活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能低下。
认知、情感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是实践育人的内在机理。 校内课堂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缺乏行为与态度的卷入,部分地割裂了行为与认知的关系。 实践缺失使得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脱离了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这种缺乏体认、体验、体悟的教育形式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育场域中,在场体验与实践缺失表现为学习的离身化。[1]
“生物亲和本能(biophibia)”[10]理论认为,人类天生有亲近自然的本能。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开展教育活动是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方式。然而,相对封闭的校内课堂教育减少了学生在自然场所中活动的时间,学生远离了大自然,从而易导致“自然缺失症”的出现。
“自然教育”是指尊重人自身的自然(即天性)教育,也即以卢梭为代表的众多教育学家的理论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认为“受之于自然的是自然的教育、受之于人的是人的教育、受之于事物的是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即尊重人自身的自然,它并不能由人决定,同时,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也必须尊重自然的教育”[11]。 “自然的目标”就是教育的目标,儿童自身的“内在自然”朝向“自然的目标”的展开就是教育。[12]已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提倡关注学生的“自然”,但统一的课堂、相对单一的课程组织方式造成了“自然”教育的缺失。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 教师以具有创造性和具身性的劳动为手段引导学生成为在德、智、体、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劳动教育具有与多学科渗透融合的优势。[13]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然而目前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却忽视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割裂了劳动教育与红色文化的关系,甚至将劳动教育作为惩罚的代名词与手段,误导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包括学生的态度、表现、反应等,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意义重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对于意义的构建与注意力的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能够形成自己的记忆通路。[14]学生在兴趣、好奇、求知欲等情感的驱动下认知世界,情感需求的满足正向强化意志,促进认知的深入与持续;校内红色文化教育重视外显知识符号的学习,知识背后内蕴或隐含的人的情感容易被忽视或遗忘[1],导致了情感培养的边缘化。 在情感边缘化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帧帧静止的时光切片,是没有“温度”的学习,“审美人”失落。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后,人才能获得更加充分全面的发展。[15]在理想生命的层面,完整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人。 然而,校内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知识的关系,片面化、单一化了多维关系,更忽视了学生“人与自身”关系的建构。具有复合型知识与能力的教师[16]是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的需求,但目前学校或综合实践基地中的研学导师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与安全的保障,忽视了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中存在的复杂关系。校内红色文化教育课程设计也缺乏指导学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模块。
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属性,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以红色文化认知、情感认同、传承践行为核心内容。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在厚植家国情怀、塑造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提升中小学学生自身素质方面意义重大。
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空的环境,保证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要合理安排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从组织形式来看,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是红色文化教育从校内向自然空间与社会场域的延伸。学生通过在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获得的体验与实践来认识客观世界,感受与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参与过程中合作与分享。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拓宽了中小学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开放的社会,并在亲身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促进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17]
1.红色文化中蕴含在场调查研究的理念。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毛泽东同志曾先后到湖南的长沙、宁乡、岳阳、平江、浏阳等地进行了“游学”式考察,通过调查研究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 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 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18]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为了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而全面‘身入’,为了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而‘心至’,才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19]这些将“身入”与“心至”的在场调查研究作为解决问题方法的素材不胜枚举,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小学学生的价值观中。
2.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是对红色文化的具身学习。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是学生的校外课堂,学生不仅仅是用耳朵听研学导师、讲解员、老师们的讲授,也不仅仅是用大脑思考与记忆,而是综合调动眼、耳、鼻、手、脑,践行具身学习。如观看红色电影、瞻仰红色遗址、唱红歌、穿军装、参加拥军支前劳动、战地救护、擒敌自卫等,这种进入现场、浸入历史情境、具身学习的形式可以增加中小学学生的亲身经历感。 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认知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所做的选择是怎样贯彻“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的理念,同时认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贯穿一切工作的主线。
具身学习使中小学学生认同千千万万个共产党人百年的历史是为独立、解放、富强与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使他们形成始于自身感受而非逻辑分析的“是什么”“意味着什么”的认知,并通过参与体验与动手制作等环节具体化为“应当怎样做”——学会生存与生活、学会做人与做事。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的旅行与研学活动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自然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自我认同和处理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自然具有独特的疗愈功能,在自然中开展活动,或能够安定人们的情绪,或能够挑起人们征服的斗志,或能够激发人们去探奇、去揭秘、去赏鉴、去感悟。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了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发现自然风景的机会。
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中小学学生都是特别的存在,“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让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且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生命的独特性需要教育者的差别引导和对待,而不是整齐划一的“修剪”和“塑造”;如果从生命视角来反思教育的话,教育的过程应该渗透在生命里,去唤醒生命的灵性与自觉性。[20]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中的关于生命与成长的教育素材、小我与天下的情怀,都有助于中小学学生进行自我身份的认同;同时,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评学、展学的独特教育方式有助于中小学学生情感的升华与世界观、人生观的重构。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作为教育活动,通常按照导、研、展、评四个环节展开。 导学、研学阶段是中小学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的过程,他们可以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感受丰富的社会关系,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也会得到均衡而协调地发展。 研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与创意物化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创造性、自觉能动性及自主性,强化和丰富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展学阶段中中小学学生会将知识、经验、情感内化生成自我意义及自己独特的人格与理想。评学阶段中中小学学生的自评与他评体现他们对社会的独立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对自我能力和行为的判断与控制,这将指引与影响他们之后的社会形象和能力体系构建,帮助他们形成独属的自由个性。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倡导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有助于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涵括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劳动精神的弘扬,综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有效解决有教育无劳动或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1.在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是红色资源的天然基因,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传承着劳动精神。 为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提供的有形空间及展示物、旅游商品的生产以及无形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都是劳动生产活动的结果,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劳动创造的结晶,是劳动成果展现的载体。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包含有劳动教育的基因,具有弘扬劳动精神的功能。
2.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素养。
目前开展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都涉及到劳动教育的项目,既有以生产劳动为主题的红色运动会、拓展训练,也有走进工厂、生产车间或农村田野等场所的劳动项目体验。 中小学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劳动情境中,既能感受到生产劳动的辛苦,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实现生产劳动教育、德育和体育的目的;又能在生产劳动中习得生产劳动技能,体验生产劳动的快乐,达成热爱劳动的教育目标。 研学旅行中注重红色文化内涵的营造而形成的体验性产品[21],能使参与的中小学学生获得生产劳作的体验、身心得以锻炼、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流动性与情感密切相关。[22]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是流动的过程,是动态地观照自然与社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的具身性体验。这些体验不是简单的感官传送而是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目视心摇,在此过程中痛苦或愉悦、感动或憎恨、热爱或鄙弃随着不同的情境变换,无拘地渗透到中小学学生的情感中。
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是鲜活的历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是追溯那些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历程的过程;是在遗迹、遗址跨越时光感受那些高尚生命的喜怒忧惧的过程;是重走他们走过的路,探究他们怎样树立为了和平、发展而舍弃小我、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小学学生在认知革命先辈们如何践行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形成具身体验,感同身受才能形成情感认同。
具体而言:小学阶段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可以激发小学生感受英雄人物与革命领袖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前辈们舍生忘死、艰苦创业、忘我奉献与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感知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小学生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小学生为国家独立、自主、富强而奋斗的志向。初中阶段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做到知史爱党、爱国、爱军,在学习与生活中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筑成中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高中阶段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以及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国防观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与信念的奋斗目标。[7]
1.人与自然的关系。
劳动改造自然,但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在实践中遵循的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能够自觉地将主体的内在尺度与客体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既能根据自然的现实条件、发展规律与内在本性去塑造自身,又能运用人的知识、能力与才干,按照人自身的目的、需要与理想去改造自然,全面而自由地实现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显示出人的自由个性。[23]
蕴含着生态保护基因的红色文化,能够天然抵制资本的逐利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红色文化指引下发展绿色经济,能够减轻生态社会背负的压力。 比如一代又一代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治黄,“绿我涓滴, 会它千倾澄碧”,并在2017 年率先脱贫摘帽,实现了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厉家寨人、九间棚人,都是科学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可以使中小学生树立起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态,在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2.人与社会的关系。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关系。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大多是集体活动,在研学旅行中,每一位成员与其他成员的社会互动、主客交往的互动、与目的地陌生旅行者的互动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学者吴茂英用“当地人凝视”“游客凝视”“专家凝视”等来描述了这些社会关系,认为“旅游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24]丰富关系中的社会交往,可以提升中小学学生的社会认知。 研学过程中红色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中小学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充分全面的发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的集体组织形式本身也有益于中小学学生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能让中小学学生感知到正能量的社会关系,比如“蒙山沂水(红色文化)”研学,就可以感受到沂蒙人民在处理家国关系时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无私无畏奉献的正能量。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亦帮助学生感知社会关系的平衡与调整,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Lefebvre[25]认为空间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 社会空间生产主要涉及关系空间、资本流动空间、制度空间等。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是对地理空间、物理空间的设计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研学旅行组织者(学校、旅游企业等组织)、研学旅行设计者(政府、规划方、课程设计者等)、研学旅行接待者(目的地居民、政府、基地等)、研学旅行研究者、媒体等在内的诸多主体进行有形旅游商品生产和无形红色文化氛围营造及决策时博弈权衡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
其中,如何协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关系,特别是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旅游企业与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者的利益关系、旅游企业与研学基地周边居民的利益关系、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者与基地居民的利益关系、政府与基地居民的利益关系等,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平衡或减少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公益性与营利性、公益性的“显性”与市场运作的“隐性”、红色色彩的永久性与旅游地客源的消长性之间的矛盾。[26]关系的处理及决策的制定最终会影响到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基地以怎样的面貌呈现给来研学的中小学学生,从而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学习观和交往规则理念的形成和树立。[27]
综上,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是以研学加旅行为表现形式,通过现场教学、情境体验来认知自然与社会,通过劳动教育项目的设计弘扬劳动精神,并引导中小学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生成自我意义。 教育性是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化育完整的人是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