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祥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茂兰镇人民政府,云南 临沧 675806)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规划的新蓝图,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健全党管“三农”工作组织体系,创新体制机制运行,集聚发展优势要素,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强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确保5年的过渡期内始终保持帮扶措施、投资机制的总体稳定,严格贯彻落实好退出贫困县、贫穷村、贫困户“四个不摘”的要求,落实预防返贫、帮扶政策工作机制,继续针对脱贫村、脱贫户脱贫巩固状况进行定期核查,及时进行帮扶,动态清零,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服务平台。建立巩固脱贫长效机制,把一二三产业统筹联系起来,覆盖所有脱贫户、边缘容易致贫户,扶持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健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和扶志扶智长效机制。持续深入开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偏远相对贫困地区等脱贫成果巩固和后续扶持项目,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扶贫体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健全解决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健全职责体系、监督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防范返贫与新生贫困预警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户户清、项项清、帐账清“三清”工作,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监督体系,确保扶贫项目高效实施、扶贫资金安全运行。精准识别农村低收入劳动者对象,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帮扶。健全完全或部分散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各项综合性保障制度。建立解决居民住房安全问题的有效机制,巩固危房改造成果。积极争取更多的县纳入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扶贫县,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
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保持政策举措稳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和农村社会保障救助长效机制,稳定政策措施,精准靶向施策,提升脱贫群众小康水平。抓实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文化振兴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重点项目,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日用垃圾、日常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深入改善和有效保护农村生态人居环境条件。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抓好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精准脱贫攻坚发展成果。
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和方法来研究和谋划农业,围绕实现农业经济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乡村经济增绿,加快和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办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新兴产业,调优做强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促进农业健康全产业链。严守耕地环境保护红线,加强对耕地环境的保护,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谷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扎实推进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的有机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加工的现代化。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5G技术运用于农业物联网、科学种植、智慧养殖等方面,推动农业智能化、信息化。
着力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扎实开展乡村建设活动,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落规划的编制,实施“百千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与新型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智慧化发展。加快铁路、高速路等沿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更多的农村交易集散地,培育农村节点经济,繁荣农村线上线下市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建成打造一批新型具有农村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中等级农村小城镇。
着力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化。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围绕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依托各级专门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加大农民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热衷于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乡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专门技术和资源。
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政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各项机制和政策,着力促进城乡需求与农村物质基础设施之间的双向流动、均衡交换,不断激发和增强农村现代工业发展的活力。加强城乡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壮大城乡经济产业,全面深化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各种类型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发展和创业扶持工作,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支持的力度。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服务。
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制度的统一。增加和优化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加快“两个一批”健康城镇化建设,增强乡村基本卫生和医疗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政策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项目。
建立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政策措施。创新相关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扎实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农民在生产活动中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和规范发展新型专业种养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入股企业。健全落实对农民补贴政策,发展农业保险,强化农民收入保障。
全面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放管服”、财税金融、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制度机构障碍,优化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与人口、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巩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保护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审批管理,加快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提高乡村物质文化管理水平。加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领头雁”培训工程,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活动促乡村经济振兴、促新型乡村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绿色乡村环境治理规章制度,深入组织开展促进法治、平安、文明的绿色乡村环境建设,健全推进农村清洁卫生、扫黑除恶扬善常态化乡村管理机制,严厉打击遏止黄赌毒等各种违规违法活动,构建平等、友爱、互助的乡村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建设风清气正、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加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具有新时期特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学习教育,广泛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各项创造活动。全面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教育活动,持续引领边疆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入挖掘繁荣和开发利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培根铸魂工程。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落实制度,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