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和关键指标识别
——以杭州小微企业为例

2021-12-25 05:56:38
北方经贸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区县城区营商

吴 丹

(浙江开放大学 教学中心,杭州 310012)

一、引 言

作为改革创新的表现形式,优化营商环境是打破行政性垄断,提高企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重要战略方案,同时是提升城市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长期以来,杭州市的营商环境都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杭州上榜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标杆城市”;同年,全国工商联发布《2020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在10个荣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的称号中,杭州以总分第一高居榜首。研究营商环境典范城市杭州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指导本地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

回顾已有研究,多是从城市、省级甚至国家层面对营商环境进行关注,涉及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和经济社会效果(董志强等,2012;魏下海等,2015;孙玉山和刘新利,2018;娄成武和张国勇,2018;夏后学等,2019),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杨涛,2015;娄成武和张国勇,2018),区域评价和比较分析(史长宽和梁会君,2013;宋林霖和何成祥,2018)等,缺乏从更微观的区县层面进行研究。就城市内部而言,基于区县层面的营商环境比较分析很有必要,它能够更直接有效地指导地区发展,其现实意义高于学术价值,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独具实践价值。一些研究报告从区县维度上对营商环境给予了一定关注,如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于2019年发布的《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研究报告》对杭州市13县(市、区)企业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价,排名依次为拱墅区、上城区、滨江区、下城区、余杭区、桐庐县、江干区、西湖区、萧山区、建德市、临安区、富阳区、淳安县。又如,《第二届(2020)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杭州市下城区入围2019年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机构,在“营商环境吸引力”“营商环境满意度”方面位居前列。然而,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它们更多地是关注区县排名,缺乏从企业规模、企业经营状态、行业属性等维度的分类梳理,以及对被调查企业的深度访谈,因此很难获取区县一级营商环境的“精准细致画像”。

由于既有数据不足以支撑区县层面的相关研究,需要借助社会调查获取独有的一手数据展开研究,这一方面能够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另一方面可以为政策出台提供一定依据。为此,本文在杭州市各区县抽取了一定数量的小微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政府工商部门的统计数据,着重对以下问题进行关注:在区县层面上,杭州各区的营商环境满意度如何,关键指标有哪些;就单个区县而言,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流动和企业生存。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县营商环境改进的政策建议。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基于320份问卷调查数据对杭州各区县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关键指标进行识别;第三部分以下城区为例,通过电话访谈研究营商环境对迁入、迁出和注销三类企业的影响;第四部分据此提出区县一级营商环境提升的政策建议。

二、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和关键指标

(一)样本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20年12月底,历时7天。调查对象是杭州市内的小微企业。问卷内容涉及企业基本属性、企业家信心水平和营商环境评价三个方面。调研样本企业覆盖面大,囊括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所有行业。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20份(企业规模见图1)。营商环境评价主要涉及如下问题:第一,您认为企业所在区的总体营商环境如何:好,一般,差;第二,最近两年,企业所在区的营商环境是否有变化:明显改善,有所改善,持平,变差;第三,您对在当地继续投资经营的信心水平:好,一般,差。

图1 样本企业的人员规模和资金规模

(二)企业家信心水平

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对本季度宏观环境和微观经营状况的评价,以及对下季度的宏微观预测都较为保守。有62.5%的企业家认为目前经营与发展的最大忧虑来自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最大忧虑

(三)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

1.区县比较

在对营商环境的现状评价方面,做出积极反馈(评价“好”)的区县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西湖区、滨江区和拱墅区。对所在区近两年营商环境的变化感知方面,做出积极反馈(评价“明显改善”和“有所改善”)的区县居前三位的是滨江区、下城区和余杭区;西湖区做出消极反馈(变差)的企业比重在所有区县中最低(4.2%)。对所在区继续投资经营的信心水平方面,西湖区、余杭区和下城区表现最好。

2.行业分析

杭州市各区县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较差的行业集中在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商除外),文化、体育、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评价较好的行业集中在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如表1所示)。

表1 分行业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

3.企业规模维度

企业规模越大,对所在区总体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越高,在当地继续投资经营的信心水平越高,对企业所在区最近两年营商环境变化的积极反馈也越高。因此,政府需要对小规模企业给予更多的营商扶持。

(四)营商环境关键指标的识别

杭州市各区县普遍看重的营商环境关键指标包括人才环境、金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下城区企业最看重的营商环境关键指标是基础设施环境(占比近七成),这不同于其他主城区的情况(如上城、江干、拱墅和西湖,认为人才环境最关键)(如表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企业所看重的关键指标,可能是该区域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是区域发展短板,结合后续第三部分内容发现,基础设施环境是下城区营商环境的短板和不足。

表2 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区县层面比较

从行业层面来看,不同行业对指标的排序有差别,相当部分的行业将人才环境和技术创新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具体来说,对技术创新环境最为看重的行业有制造业、电力等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对人才环境最为看重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业;对基础设施环境最为看重的行业有建筑、住宿餐饮业,对金融环境最为看重的行业是金融保险、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

企业规模层面,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指标的排序也有差别。就人员规模来说,初创企业(10人以下)和初具规模企业(21-50人)最看重的都是人才环境,起步企业(11-20人)和中等规模企业(51-100人)最看重的是基础设施环境,而规模较大企业(101人以上)最看重的是金融环境。就资金规模来说,初创企业(50万以下)最关注技术创新环境,起步企业(50-100万)最关注人才环境。而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100-500万),资金需求成为瓶颈,迫切需要政府更多的金融支持。当企业逐步具备规模(500-2000万),人才环境的完善又成为发展亟需。当具备一定规模后(2000万以上),企业愿景更加宏大,会进行横向、纵向扩张甚至转型的发展规划,因此金融支持又成为衡量营商环境的最关键因素。

三、企业流动与营商环境:以杭州下城区为例

(一)下城区企业基本情况

从图3和图4看出,近五年来下城区每年新设企业和新设个体户数量都较为稳定,注销企业数量缓慢增长,注销个体户数量除2018年波动较大,其他年份保持平稳趋势。总的来看,下城区近五年在册企业数量逐年增长,在册个体户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下城区在册企业数量能够维持增长与其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接下来按迁入、注销和迁出企业分别进行分析。

图3 下城区近五年来在册、新设和注销企业数量

图4 下城区近五年来在册、新设和注销个体户数量

(二)迁入企业分析

对《2015-2019年下城区企业市内迁移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15-2019年间,迁入下城区的企业主要来自江干、西湖和拱墅区。对《2020年迁入下城区企业名单》的全样本(共计2463家企业)在完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20年迁入行业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

从全样本中随机选取部分企业进行电话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行业、人员和资金规模),来源区县和迁入时间、迁入原因以及对下城区营商环境的评价。由于电话访谈难度极大,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109份。经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迁入原因。企业迁入下城区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发展需求(响应率60%)和熟人关系介绍新地方(响应率46.4%)。分区县统计情况类似。第二,迁入企业营商环境感知。迁入下城区的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网络、区位条件等,响应率69.4%),自然环境(天气、地理环境等,响应率51%),技术创新环境(响应率44.9%)。分区县来看,不足之处因地而异。其中:来自江干区的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之处是基础设施环境;来自西湖区的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基础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来自拱墅区的企业认为,不足之处是技术创新环境和人才环境。

(三)注销企业分析

2015-2019年间,下城区注销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个体户年均注销数量高达3361户(见图5)。随后随机抽取注销企业进行电话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行业、人员和资金规模)、注销时间、注销原因,以及对下城区营商环境的评价。由于电话访谈难度极大,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78份。

图5 下城区近五年来市场主体注销情况

数据整理分析发现,注销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不善(响应率高达94.9%)。注销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体现在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网络、区位条件等,响应率66.61%),自然环境(天气、地理环境等,响应率52.5%),技术创新环境(高新支持政策,响应率42.4%)。分规模来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下城区营商环境不足的认识有差异。如10人以下企业认为主要的不足体现在基础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11-20人企业认为主要的不足体现在基础设施环境和金融环境。然而,所有规模的企业都认为下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有待改进。

(四)迁出企业分析

通过对《2015-2019年下城区企业市内迁移情况》数据进行分析,2015-2019年间,下城区企业主要迁往江干、拱墅和余杭区。通过对《2020年迁出下城区企业名单》的全样本(共计3068家企业)在完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20年从下城区迁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电商除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从全样本中随机选取部分企业进行电话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行业、人员和资金规模),迁出县区和迁出时间、迁出原因以及对下城区营商环境的评价。由于电话访谈难度极大,共获取有效样本67份。经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企业迁出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企业迁出下城区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发展需求(响应率79.1%),房租等成本因素(响应率28.4%),熟人关系介绍新地方(响应率16.4%)。

分区县来看,迁出原因因地而异。其中,迁往江干区的原因:企业发展需求,熟人关系介绍新地方,房租等成本因素;迁往拱墅区的原因:企业发展需求,政策扶持;迁往余杭区的原因:企业发展需求,房租等成本因素,熟人关系介绍新地方。分规模来看,20人以下企业迁出的原因主要是房租等成本因素,20人以上企业迁出的原因是企业发展需求。

2.迁出企业营商环境感知

总体来看,迁出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体现: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网络、区位条件等,响应率49.3%),人才环境(人才支持政策,响应率49.3%),自然环境(天气、地理环境等,响应率44.8%),文化环境等(文化基础设施,响应率44.8%)。

分区县来看,不足之处因地而异。其中,迁往江干区的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体现为金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迁往拱墅区的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体现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才环境;迁往余杭区的企业认为下城区营商环境的不足体现为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分规模来看,20人以下企业认为主要的不足体现为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20人以上的企业则认为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才环境等方面存在不足。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时政角度对杭州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对关键指标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下城区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来看,在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方面,杭州存在区县差异,并且企业规模越小,营商环境满意度越低;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商除外),文化、体育、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较低。在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方面,也存在区县差异、企业规模差异和行业差异。就下城区而言,基础设施环境成为制约营商环境改善的最关键指标。为提升杭州市的营商环境,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要对特定行业、特定规模的企业给予优先安排。调研结果表明,对包括下城区在内的杭州各区县而言,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商除外),文化、体育、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较低;企业规模越小,营商环境满意度越低。对下城区而言,2020年从下城区迁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电商除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因此需要对上述行业和小规模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

二是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成为下城区营商环境提升的当务之急。对现存、注销和迁出企业的调查结果均表明,下城区营商环境的最关键制约因素是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网络、区位条件等)。优化下城区基础设施环境,一方面需要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延续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则需要对新基础设施布局和落实。一是通过路网建设的优化,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将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二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基础设施项目的新成员,为此也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

三是要从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入手,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规模实施差异性的营商环境提升战略。调研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营商环境关键指标存在差异:如对技术创新环境最为看重的行业包括制造业,电力等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对人才环境最为看重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时,不同规模企业的营商环境关键指标也存在差异,如初创企业(10人以下)和初具规模企业(21-50人)最看重的都是人才环境,而规模较大企业(101人以上)最看重的是金融环境。因此,区分行业类型和企业规模,针对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有的放矢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区县城区营商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 01:44:10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26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8
营商环境软转型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36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中国水利(2015年13期)2015-02-28 15:14:04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