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集控运行及管理对策研究

2021-12-24 21:14李彬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集控运行风电场管理对策

李彬

摘要:运行模式的启用,能够给风电行业的高质量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优化风电场企业效益和运营管理水平都具有明显助力,值得推广。本文对风电场集控运行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电场;集控运行;管理对策

引言

运行管理主要是指,依照风电场的各个地理分布点位,某个大区域范围内存在的风电场进行进一步区域划分,然后针对划分之后的區域内部的风电场实施设备检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备品备件管理等。

1运行管理在风电场中应用的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风能资源分布相对比较丰富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气候都比较恶劣,风电场工作人员需要长期在这种偏僻的地区驻守,工作与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且不够便利,因此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引进存在较大难度。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主导因素的影响,风电场群大多出现在内蒙古地区、甘肃地区以及东北等地区,而对于沿海地区或者山区等低于跨度相对较大的地区,往往都是设置单个风电场,规模较小,且点位分布较分散,很难形成数量较多的风电场群。风电场的颞部包含大量的机组设备,设备数量多且间隔距离较大,塔筒的高度也比较高,不易攀爬,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检修巡查的时候难度较高。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规模的风电厂应用的控制平台与信息平台的供货商往往存在差异,其运营期间对于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以及分析展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不同风电场之间的统一化运营管理,对于各风电场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生产运营情况很难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为了改善这种管理难题,根据各风电场不同的运营需求和自身运营特点,对其实施区域化的集中管控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风电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2风电场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概述

2.1模式创建背景

受到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的限制,多数风电场项目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与内蒙古等地区,风电场项目具有地理区域集中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实施传统项目运行管理模式,需要投入较为高昂的管理成本,且部分管理资源被闲置浪费。同时,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各区域风电场实时运行情况,缺乏统一的生产调度及管理平台。为解决这一问题,风电企业持续加大对风电场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力度,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传统单独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基于电网运行情况合理分配各风电场负荷,并提高管理资源实际使用率,避免管理资源闲置浪费。

2.2电厂集控运行的主要模式

在新形势下,传统电机组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电厂集控运行与协调控制的应用可为电力生产营造良好环境。当前,电厂集控运行、机组协调控制具有三种模式。一是整体控制,该模式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针对数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可将各个设备联系起来,发挥合力,实现高效运作;二是集合控制,该模式的应用十分关键,可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使传输信息更加精准高效,使生产质量与效率得到切实保障;三是分级控制,与分散控制相似,可针对生产阶段的多个层次进行管理,使生产过程整体性得到保证。对于上述模式来说,虽然有所联系但又存在区别,可确保集控运行高效完成

2.3以人为本

受限于地理环境,多数风电场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与内蒙古等地区,这类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基础生活设施较为缺乏,虽然风电企业在风电场项目现场建设了一系列基础设施,但管理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实施集控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具备了推广“少人值守”乃至“无人值守”模式的基础条件,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例如,在传统运行管理模式中,需要在风电场项目中维持一支较大规模的管理团队。而在集控运行模式中,仅需组建一支小规模管理团队,在风电场配置若干名值班人员,定期对值班人员进行轮换即可。

3风电场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实现策略

3.1深度分析及对标管理

集控运行系统将持续采集与分析处理各风电场项目的实时运行数据,将实时运行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准确判断风电场运行状况,为后续集控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依据。简单来讲,则是由集控运行系统替代人工,从庞大数据量中快速提取关键数据。例如,集控运行系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绘制日发电曲线对比图与各风电场实时发电曲线对比图,并持续对电网测动态等变量因素加以跟踪分析,准确预测变量因素对风电场发电量造成的具体影响,提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或是对发电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以保证风电场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3.2完善集中控制模式,健全应急处理预案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远程监控与站内值班相结合的方式,该模式适用于单一电站,集控中心与电站间的距离应在50km以内。在该模式下,自控化系统与相关专业数据均处于建设阶段,集控中心只需开展必要的实时控制工作即可,如构建监控系统操作员站、生产信息传输等等,为发电机组建成过渡打好基础;其次,集中调度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在机组初步构建中,可采取该模式,要求集控中心与电站之间相距100~1000km,通信通道为一对多运行,可保障监控系统与调度系统相连,实时掌握电厂的生产情况,实时接收上级调度部门的指令,促进各电站设备的高效运行。中心电站为24h值班,成本投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后,健全应急处理预案,一旦电厂因故障导致停产,不但会影响企业效益增加,还会为用户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电厂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做好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应急培训,培养其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定期举办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等等,提高成员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突发事故时,应急小组可迅速采取科学应对方式,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量增加,为了提高电厂系统稳定性,应从集控运行、协调控制两个层面着手,通过加强软硬件配置、重视集控管理、完善生产控制方式、健全应急处理预案等方式,使机组设备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协调,充分发挥机组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涛,刘立红,王岱岚.某风电场智能化远程集控系统设计[J].中国电力,2018,51(04):161-167.

猜你喜欢
集控运行风电场管理对策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发电厂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探析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及应用技术分析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