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一线教师的新作为

2021-12-24 05:13陈霜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减校园文化育人

陈霜

[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身为一线教师要以校园文化育人为理念、以作业改革为引擎、以跨学科育人为抓手,把身体、心理、科学、道德、审美、劳动、交往等七种素质作为培养目标的根本要素,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发展教育事业不仅仅是对国家全体国民个人素质的保证,而且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以校园文化育人为理念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要精心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场所教室,并把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做成主题课程,让学生了解校园里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个雕塑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校园中处处是美景。根据这些物化的校园景观,结合语数英体美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相应的目标找到对应的链接,通过前测制定目标、结合各学科特点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在多维度的评价中呼应我们的前测目标。在这样的课程闭环管理模式下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期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校园中处处是文化、校园中处处是教育。在校园中学生能通过每个角落找到自己的身影、自己的脚印、自己的思考。比如:让学生研究自己学校的历史,曾经的校舍,校园的发展历程、校园环境发生的改变,引导孩子们去探寻这些变化中的故事。当学生毕业之后,他能通过某些故事回忆起自己的母校、自己的校园、自己的老师、自己所受的文化熏陶以及做人的道理。

二、以作业设计改革为引擎

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的重点之一,如何实现量与质的平衡,正是我们很多老师目前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以作业设计改革为撬口,推动从被动执行视角向研究视角的转变,从作业管理到作业研究致力于学生作业常态优质的改变,让双减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引擎。

(一)作业设计要精心而灵活。

所有题型的设计都要精挑细选、精意覃思,比如多音字的练习,都要放在语境里面进行训练,可以设计选字填空、根據语境选拼音等,形式多样的题型让学生浸润式地掌握多音字。

(二)作业设计要睿智而实效。

双减背景下,老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加,我们老师除了日常每天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还要看学生午餐午休、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培优辅差,要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学校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还要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可见,工作量是无限的,而老师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在习题旁边适当地搭一些答题支架,比如:分一分,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填一填。1 、10   、12  、25  、37  、 54、 102 、 417 、 23 、 298。请用:什么叫奇数,奇数有……的思路思考。再比如:说打车付费问题:的士起步价是2千米内(含2千米)10元,之后每行1千米加2.6元,停车等候每分钟加0.8元。笑笑的爸爸打的去办事,途中等候8分钟,到目的地付给出租车司机50.2元。笑笑的爸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出租车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很多同学看到这类问题知道要画线段图,但由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多,往往会出现越画越混乱的现象,老师在题目旁边备注:画线段图时请在线段上面标出金额,线段下面标路程,带标注的清晰线段图引领学生清晰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有条理地展示出来。这样的支架让孩子得到了训练,老师不用每次都细细地评讲。孩子顺着支架往上爬,爬了几次,孩子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自己想办法搭梯子了。

(三)作业设计阳光而有趣。

比如,设计红色打卡作业,让孩子完成打卡路线图,了解红色打卡点的相关资料,记录红色打卡过程中的交通情况等。孩子们结合语数英体美劳各学科相应年级的目标及能力点,在阳光下完成这样的实践作业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寒暑假,可以尝试布置让孩子们回老家进行经典景点打卡活动的作业,可以是全省的经典景点、也可以是市的几个经典景点或区的景点,让孩子自己做旅游规划、画线路图、了解景点故事,计算旅游经费等,回到学校跟同学们分享,带着同学们一起畅游自己的家乡,落实各科素养的同时培育了家国情怀。

三、以跨学科育人为抓手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课程形态是以分科制为主的,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即接触分门别类的各科知识。在学业成就的导向下,分科制的优势很时显,它可以使学生的学科学习更精准、有效;而它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不管是从对儿童大脑的学习基础的研究出发,还是从教育所处的复杂而不确定的环境出发,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思考和问题解决都应该成为必要的学习经验。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的现实情境,重视学生的己有经验,有目的性地提出有价值的主题来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列出关联学科和关联技能的清单,引导学生提出趋动性问题,带着趋动性问题完成有意义的活动,体察现实生活中的万物自然和社会,最后进行美好的分享与碰撞,并在多元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要以围绕“灵动的水”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水从哪里来?身体中有水吗?水为什么会变脏?水中怎么会有漩涡?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各科老师结合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找到与这些问题相关联的目标,设计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或任务,在参与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选择和决定自己或小组采取的行动,对这些行动进行反思。这样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通过揭示自然和社会中的现象、问题带给学生惊奇的感受,使学生开启探索性的理解之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管理实践和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探索,通过教育科学和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质量,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悦颖,夏雪梅.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2(2020.12重印)

猜你喜欢
双减校园文化育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