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雪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应在形式、内容、结构与评价方面发生转变,并以教材为基点,创新信息技术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4-0093-04
改革开放40年,是教育事業快速建设的40年,更是教育现代化飞速发展的40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教育信息化阶段、教育信息化1.0阶段和教育信息化2.0阶段。党的十九大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事件,十九大之后中国就进入了教育信息化2.0阶段。
从这4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重点从原先的关注内涵、概念的理论水平,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师生应用水平的实践水平,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素养水平。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师生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应该承担起提升学生素养水平的重要职责。
●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
1.教材编排理念陈旧滞后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已经引入众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如Python语言、STEAM教育等,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结合的形式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掌握这些前沿知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兼顾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均衡发展,同时应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点,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
2.教材内容选择脱离实践
信息技术的内容有很多,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不要求全部涵盖,但要求精准理解,内容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应注重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继续进行之后的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还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选择的操作平台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课程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小学生不但要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软件的操作,还要及时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如果硬件设施有一定的局限,学校和教师也应该采用其他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3.教材学科特色包容度低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较强沟通性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历史、化学、语文、美术等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优势。但是,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文字和图画的操作练习占据文本的大部分,学生接触的数学、音乐、科学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这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息技术只适合美术和语文学科的错误想法。
●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的几点展望
1.教材形式:由纸质化转向立体化、数字化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应该由数字土著转向数字公民,面对这种转换,纸质教材很难满足现在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应该多多使用数字化教材。
纸质教材能够将信息技术发展的精华通过专家学者多种形式的阐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系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而且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知识点。但是,纸质教材也有明显的缺点:第一,无法将最新的知识立即编入教材,软件的版本或者技术操作知识存在滞后性。第二,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材是需要普遍推广的,因此内容设计是按照大部分学生的水平来编写的,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较高的学生来说,教材难以提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第三,受篇幅和出版相关限制,纸质教材呈现的内容是有限的,只能用文字、图片等静态形式展示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知识的迭代更新,除了要强调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之外,还要融入最新的发展结果,数字化教材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数字化教材是将图片、文字、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形式的内容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整合,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知识传授的教材形式。但数字化教材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内容转化为电子文档,还要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习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系统地进行处理和编排。出版社的电子教材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面对网络上多种形式的电子教材,国家也应该建立和完善数字教材的管理制度,进行严格地监督和审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2.教材内容:由零散化转向体系化、科学化
教育信息化2.0引发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对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那教材如何能够在吸收新成果的基础上维持自身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呢?第一,要保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科学化。小学奠定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基础,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建设应该衔接高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建设,并且能够吸收国际上较为通用和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结构框架。在不断吸收和学习的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还要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核心特色体系。第二,保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体系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应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由易到难,不断提升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广度,对接初中和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第三,适当引入最新科学成果。小学生在生活中会提前接触电脑、手机等设备,但是对科技成果并没有深入了解,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加入一些简单的机器人编程语言,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普遍发展现状,而非强调一种特定机器人的学习。
3.教材结构:由螺旋式转向结构式、项目式
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采用的是螺旋式的编排结构,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将内容按照不同层次或者顺序来组织编排,让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逐层深入地重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这种教材结构相较于直线式的编排更加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也会出现简单的知识技能重复或者在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创新等问题。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境的构造,打破了学科之间的逻辑结构,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项目式学习能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针对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学科特征,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应该强调教材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从学生当下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构思未来的真实生活,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另外,应注重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项目式学习任务的产生情境,提升学生应对多情境的处理能力。
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小组学习,学生在分组中有自己的角色,教材建设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构建自我角色认知。学生要能够从书上了解他们已经获得的、他们需要获得的以及如何去获得有利信息的内容、方法。这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此外,教材编写者还要给教师提供指导手册,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持、建议和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
4.教材评价: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动态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也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而不是以教师的个人评价为标准。例如,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每节课的“导学牌”都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展示出来——“認识键盘分区”“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健康上网”等。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不难看出,苏教版更加侧重于理解运用,对评价创造方面的目标强调得较少。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教材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程序设计逻辑可以采用笔试来进行测试;对于计算机软件工具和操作软件设计建议让学生通过作品设计来进行分享,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作品的评价者;对于基本的操作可以直接上机操作。此外,在课堂上可还以通过计算机随机模拟和教师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方式,都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
●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两个基本”战略目标。在目标完成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要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和教师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软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促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建设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进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来说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01):66-70.
[2]沈兵.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问题浅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03):23-23.
[3]沙沙.中小学数字教材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7(07):90-93.
[4]王应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之我见[J].中国电化教育,2001(09):39-40.
[5]饶爱京,万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现状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5):58-62.
[6]赵倩.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1(04):76-77.
[7]魏晓军,成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向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2019(06):25-28.
[8]吴文涛,张新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现状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10(07):60-62.
[9]李梅,胡继强.云时代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9(06):23-25.
[10]张雄.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4(09):70-72.
[1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建设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3(05):51-53.
[12]任友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6):27-28+60.
[13]任昌山.加快推进2.0,打造教育信息化升级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6):29-31+89.
[14]赵紫芮.我国终身教育系统构建政策的成就、问题与建议——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十年的思考[J].成人教育,2021,41(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