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几个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互联网传播时代。文化的创新与突破往往是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曾经,美国现代文化基于电影技术和光电技术的好莱坞和百老汇极大丰富和推动了美国现代文化的传播;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突破,真正实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关键词:传统文化;信息技术;传播;互联网;数字化
本文索引:刘语童.<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23):-119.
中图分类号:F23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2(a)--03
1 信息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例研究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5000多年的文明中孕育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绵不断。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积淀着华夏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我们特有的精神标识。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用其丰厚滋养将中华民族发扬壮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壤。
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最大特点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和普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一种迫切需求。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这个时代的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并根据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人才储备,积极进行探索。目前在局部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不少成功案例。
1.1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年初,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了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纪录了故宫八大类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故事。随后该纪录片入驻B站,短時间内就获得数百万的点击播放量。文化的灿烂、历史的厚重让年轻一代赞不绝口,热爱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更多的优秀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1.2 一部手机游云南
2017年9月,云南省正式启动了由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任组长,省级3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全域旅游智慧平台。2018年10月1日,“游云南”App正式上线,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打造数字身份体系、数字消费体系、数字诚信体系、地理信息开放体系、基于LBS数字化资源服务、商务聚合服务等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一键订单、一码通行、一键投诉服务,让游客安心享受旅游之前、当中、其后的全过程。游览途中可以通过AI增长景点知识,帮助游客规划行程、查找厕所、智能订车和无卡乘坐本地公共交通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旅游项目结合,使人们出行旅程智能、便捷化。
2 信息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通道,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不断增强数字文化领域的消费潜力。
2.1 通信技术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媒介的形式、媒介的创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2019年10月31日,中国5G网络正式商用,极大地为传播媒介创新赋能。一方面,5G技术使得传播渠道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传播质量更加高清化,信息投放更加精准化,信息反馈更加效能化。同时,5G技术使AR/VR技术有了实现的可能,使用户体验从视听感受转向沉浸式感受,在此基础上实现人际传播、人机传播等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融合共存。敦煌研究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联合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运用测绘遥感技术,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满足游览、欣赏和科学研究等需求。另一方面,5G技术推动超高清数字传播快速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2018年10月率先开通4K超高清电视频道后,自2021年2月1日起试验播出8K超高清频道CCTV-8K,2月11日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8K超高清电视频道对央视春晚进行现场直播。5G技术的运用使得个人体验的丰富性不断得到提高,也正是因为5G带来的体验的丰富性以及技术支持的可能性,使文化宣传与展现拥有了创意的、丰富的前景。
2.2 沉浸式系统
CAVE沉浸式系统是利用VR技术的仿真环境,由计算系统、视觉仿真、交互仿真、声场仿真、触觉仿真、嗅觉仿真、感觉仿真等子系统构成,产生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3D环境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进行交互操作,广泛应用在对空间感和视觉效果要求较高的领域。2017年投入运营的黄山市城市展示馆,拥有国内目前唯一的720度CAVE全景沉浸式体验的剧场——梦立方,在11m×11m×11m LED矩阵式六面体沉浸式体验空间,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全景CG超高清影片《梦幻黄山 礼仪徽州》,从黄山到齐云山再到牯牛降,从新安江到太平湖再到古村落……9分钟内饱览黄山市的30多个自然、人文美景,跨越时空、穿梭天地,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
2.3 大数据
大数据是在传统数据基础上产生的,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是巨量的、海量的数据,传统数据则是孤立的、小量的;大数据关注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传统数据则强调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传统数据通过事先的定义、算法或模型,固定、机械地建立和处理数据库,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而大数据是随机的,只要是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都属于大数据的范畴,都是用大数据方法进行处理的。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创新思维,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数据来源和技术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全方位记录人们在线社会化生活的特性,具体可以建设创意设计服务平台,根据数据挖掘受众喜好,针对性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缩短文化设计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创意设计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文化IP的有效宣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反映了科技助力文化建设的指导性、可实施性与巨大潜力。
3 几点思考与具体设想
3.1 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式和途径
所谓文化科技融合,就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文化科技融合在本质上就是要加强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故宫博物院通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故宫博物院集保护、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三维数字化道路,打造出一个展现故宫独有特性的数字社区,使博物馆融入公众生活,成为继承、传播、发展传统文化的动力源。
3.2 增强技术公司文化底蕴,把优秀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正如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所说:“故事是一个外壳,里面的精神内核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应该符合当代精神。”我们应遵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產生活。
3.3 综合利用信息技术,避免文化产业电商化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传播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单一的信息技术只能满足公众的部分需求,使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不能快速、大范围的辐射,全面性和便利性不足,互动面较窄。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但不能只把信息技术当成一个简单的工具,而应作为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这不只是提供一种服务,更是一种生产力,是文化研究、文化保护、文化展示的方法。比如,数字故宫社区是一个多技术、多功能的综合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优势搭建社交广场;利用VR技术、App进行文化展示;举办虚拟展览,通过官网进行资讯传播、学术交流;利用手机等无线移动终端的方式进行导览和辅助参观;电子商务不仅销售故宫文创产品,还把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4 具体方案设想
3.4.1 VR剧本游戏
智能手机、基于位置服务、大数据及其社交性打造的在场感和沉浸式体验,将传播场景化,场景精准化,场景对我们的影响越发显著,V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感官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
剧本游戏是一款以个人为中心的辅助推理游戏,是当代年轻人休闲聚会的热门选择,集逻辑推理、社交等属性于一体。据统计,疫情期间,线上剧本游戏App每天有20万的活跃玩家,日均使用时间2.5小时,每日新增玩家5000余人。剧本游戏的流行与给人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密不可分,一般的剧本游戏营造沉浸式氛围是通过NPC的场景化扮演、剧情引导、角色服装搭配以及相应的场景搭建等设置,使人置身剧本场景。如果将VR技术应用到剧本游戏中,运用VR眼镜,可以使参与者真正“进入”模拟现场,获得逼真的游戏体验。剧本游戏的剧本开发可以设置中国文化专栏,如以“中国古代著名画作”为主题的剧本,让参与者融入如《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场景中,自己的游戏形象也被设置为与画作相同的画风,将二维的画卷变成三维的剧本场景,展开一系列画卷时代背景下的推理故事,带来新奇刺激的玩法体验,在游戏过程中,玩家能对中国文化产生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文化宣传和商业获利双赢的效果。
3.4.2 VR游戏沉浸式展览
在云端博物馆的基础上,线上展览中融入带有互动性更强、类似于游戏情节的设置,采用更符合线上浏览的模式。在运用现实博物馆中的素材之上,添加像游戏情景对话一样的参观导向,为导向设置拟人肖像,根据文物背景和文物之间的联系故事设置巧思和“彩蛋”等,在现实博物馆数据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接近游戏流程模式的云端博物馆,在“游戏”过程中,以精美的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画面、立绘和创意有趣的参观流程吸引观众,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完整地呈现给观众,更符合线上表达模式,给人更流畅、更富有探索性趣味的体验。还可以举办有关博物馆展览品IP的立绘二创、情节策划征集活动,既宣传了博物馆展品,又能将征集到的作品运用到“游戏”展览画面中,激发大众的关注热情。
4 结语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签,信息技术作为人类科技革命史上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对文化领域的颠覆性影响正在向纵深推进,万物互联打破行业壁垒,跨界融合持续深化,文化资源开放共享,数字化、社会化将成为主流。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依托多种传播渠道,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式与路径的多元化,提高大众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艾媒咨询.2015年互联网+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报告[EB/OL].艾媒网,2015-12-22.https://www.iimedia.cn/c400/40008.html
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1):108-123.
刘爽.大数据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J].知识经济,2013(21):43.
沈浩,黄晓兰.大数据助力社会科学研究:挑战与创新[J].现代传播,2013,35(8):13-18.
张耀铭.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转型[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4):20-28.
郑子君.通过互联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7-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135352588296509&wfr=spider&for=pc,2021,7,13
高江虹,侯悦婵,赵梦婷.故宫数字化20年:从技术超炫到文化內涵的解读是一个过程[EB/OL].http://www.21jingji.com/2018/9-8/yNMDEzODFfMTQ0ODMyNQ.html,2018,9,8
牛梦笛.新技术让传统文化故事焕发新活力[N].光明日报,2021-08-11.
文化科技融合的四大趋势、三大路径与前景展望[EB/OL].数字展示在线,2019-11-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400855?fr.aladdin#reference-[1]-21095928-wrap,2017,1,25
Research on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heritance Path of “Chinese Story” in the Digital Era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LIU Yutong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world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ointed out tha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piritual lifeblood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ultivating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 to gain a firm foothold in the world cultural turmoi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experienced oral communication, text communication, printing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nvention of comput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t has entered the era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are often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technology. Modern American culture, based on the film technology and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of Hollywood and Broadway, once greatly promoted the spread of modern American culture with richer meanings, while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promot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inheritance and breakthrough, and truly mak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liv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Internet; digi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