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制度改进及实验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2021-12-24 07:13邵雨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9期
关键词:实验员实训室综合素质

邵雨萍

摘要:高职院校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阵地,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和实训重要平台。随着实训室中计算机数量增多、使用频率提高,实训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日渐凸显。虽然计算机更新换代以及引入新技术如云桌面、物联网等能够优化管理,但根本途径是消除实训室管理制度中的弊端,注重对实验员的管理和培养,增强实验员的归属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实验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实训室;管理制度;实验员;综合素质;运维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9-0192-02

高职院校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阵地,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和实训重要平台。随着实训室中计算机数量增多、使用頻率提高,实训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日渐凸显。例如不重视计算机实训室环境维护,导致计算机内部元件损坏过快;多个学院共用计算机实训室,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大型软件,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或者是误删除、误修改计算机配置,甚至带入病毒;实验员遇到计算机配件故障,因技术能力限制,多是通过更换硬件来解决问题,导致耗材成本高;教师抱怨实验员在工作上推脱懈怠,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影响教学正常进行,而实验员抱怨工作量大,还不受尊重。

虽然将机器更新换代,或是引入如云桌面、物联网等新技术能使问题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出现。因为无论是实训室保养还是故障解决,最终依赖于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员的细致管理和计算机专业水平。消除实训室管理制度中的弊端,提高实验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机房日常保养维护,帮助教师及时解决突发问题,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减少设备损耗,降低运维成本。

1职业学院实训室管理制度上的弊端——以广州某职业院校为例

各高职院校在实训室管理归口划分上存在差异,导致管理效率有差距。例如有的职业院校所有实训室都属于实验实训中心管理,责任集中;也有部分职业院校将实训室分为专业实训室(划归到各系部管理)和公共实训室(划分到实训中心管理),这种划分方式使得管理责任相对分散。

以广州某职业学院为例,责任归口划分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职业学院计算机实训室管理责任相对分散:各二级学院建有各自的专业实训室,实验实训中心负责公共计算机实训室。在这种模式下,各实训室的管理责任划分得很清楚,但由于缺乏集中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导致的问题有:

1)实训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高低不一。各二级学院实训室管理员普遍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遇到技术性的问题无法独立解决;故障不能及时解决,影响正常教学;无法对硬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硬件更换频度增加,相应费用也会提高。

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员一般是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毕业,能够独立解决常见的技术故障。但管辖的范围有限,通常只负责公共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和维护。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一般也只在实验实训中心内交流共享,较少与二级学院实验员分享。

2)分散建设,标准不一。二级学院和实验实训中心都可分别提出新建计算机实训室,多数实训室都是根据本部门短期内的需求提出,没有经过统一调研、论证,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还会造成设备种类繁多、型号不一,加大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实训室分开管理还导致了难以全面掌握全校实训室中的计算机现状,不利于后续规划实训室建设和运维。

3)资源不均衡,使用率不一。热门专业的实训室排课量高,课室紧张;而有的二级学院实训室排课量少,使用率低。由于没有统一调配归口,因而无法形成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2人员管理制度上的弊端——实验员方面

计算机的管理在根本上还需依赖实验员将机房的日常管理落实到位,以及自身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只有督促实验员将工作做精做细,帮助实验员逐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经验,提高实验员工作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消除计算机实训室的“顽疾”,实现良性运维,充分发挥实训室应有的功能。高职院校在实验员管理上存在较多弊端,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实验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自我提升上受到较多限制。

2.1职责不清

在工作内容上,实验员除了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实验实训室管理、仪器管理等工作外,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工作职责繁杂而不专。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工作上的推诿,造成工作不积极、执行不力的现象。

2.2待遇偏低

高职院校轻视实验员的工作,将实验员看作是次要的教学辅助人员,并反映在偏低的待遇上:(1)实验员工资一般低于同等职称的专任教师,且工作量和服务水平没有在待遇上得到体现;(2)缺乏系统的激励机制。职称晋升过多强调科研能力和教学产出,没有充分体验实验员的工作价值。而由于工作内容的限制,实验员在科研产出上一般低于专任教师,在教学上更是无法与专任教师的业绩相提并论。制度上的偏袒导致实验员在职称晋升上相对于专任教师明显处于劣势,打击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发展受限

由于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实验员工作责任心强,熟悉机房保养方法,同时要具备较好地计算机专业技能,能够处理计算机故障,而实际上实验员在学历层次、研究水平、专业化程度等方面总体低于专任教师[1]。以图1广州某高校为例,二级学院实验员队伍,由二级学院管理,不少实验员并非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没有系统的计算机维护和故障处理知识,后期也没有统一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二级学院的实验员只能进行简单的管理工作,不懂得计算机的日常保养,遇到计算机故障也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长此以往,二级学院实验员在专业技术上没有长进,变成“只管钥匙”的形象。

2.4缺乏培训、交流

实验员属于高等学校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在技术上有丰富的实验技术经验和某些特长,能解决某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实验技术队伍的使用和培养,目前仍基本停留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阶段[2],没有系统的进修机制和培训规划帮助新进实验员熟悉岗位工作,已入职多年的实验员也缺乏途径提升自己。

3实训室管理制度改进和实验员综合素质提升的策略

无论是设备维护还是人员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提升高职计算机实训机房的使用效益,减轻学院计算机实训室建设、教室安排和资金的压力,避免各二级学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和维护困难等弊端,以及为提高实验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对计算机实训机房建设、管理和维护及实验员管理等进行改革。

3.1统一管理归口

为解决实验员分工不清、职业发展受限问题,应将实验员统一归于实验实训中心管理,由实验实训中心来统一实训室管理和维护制度、划分实验员工作,保障全院所有二级学院计算机实训室的教学需要。

3.2统一日常管理流程和标准

由实验实训中心统一负责全院计算机实训机房建设、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负责全院所有计算机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和资产管理,并选派实验员进驻各二级学院负责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

实验实训中心参与全院计算机实训机房的排课任务,优先安排计算机实训室原所属二级学院的排课,而后对包括公共课程在内的全校教学任务进行排课,提高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率,减轻学院计算机实训室不够的压力。

3.3统一建设

为全面了解计算机实训室状况、避免重复建设,应将计算机实训机房的建设或升级统一通过实验实训中心来申报。由实验实训中心负责收集各二级学院对实训用计算机数量和參数需求,经协调、论证后申报并负责监督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在全面掌握计算机实训室数量、参数等情况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维护。

3.4完善实验员考评机制

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比较复杂、专业性强,因此选聘的实验员在专业上要与计算机技术相关,才能保证故障出现时实验员能够更好、更迅速地解决问题。实验实训中心对定期对实验员进行统一考核,建立派驻实验员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1)选派制度。信息中心统一安排实验员进驻二级学院,同时二级学院可以对派驻的实验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2)实验员的工作内容。被选派的实验员除了负责二级学院的日常实训室维护管理外,还需要参加二级学院教学、实训竞赛和信息化教学比赛等工作,但每个实验员的工作要划分精细,体现专长,发挥优势,避免推诿。(3)考核方式。实验员的工作既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还有科研和服务,所有这些工作要实现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从工作量、资料管理、财产管理、安全卫生和仪器设备维护、出勤等几个方面对实验员进行量化考核[3]。工作量是主要因素,需体现出管理的实训室数量、维修维护次数、实训教学课时数等,凸显实验员工作的重点,再根据工作质量和评价匹配绩效系数。二级学院对派驻的实验员的评价也是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4)职称晋升途径。根据实验员的工作特点,将实训室维护、实训竞赛等列为考察重点,建立相应的晋升制度。

3.5注重实验员的管理、培养

学院应当设立专项经费来保障实验员系统专业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需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主要包括计算机相关技术、机房保养要点、安全管理、实训教学能力提升等。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外,还需让实验员“走出去”,例如组织实验员实地参观、考察国内外优秀的实训室,吸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宝贵的经验,或与其他院校建立紧密交流合作关系,形成经验共享模式。还可与知名运维公司合作,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让实验员接受企业第一线培训,及时了解最新技术信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高职院校还应鼓励实验员参加相关技术型竞赛、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来强化和提升实验员的专业水平,并给予奖励和荣誉,以激励实验员突破简单的日常维护工作,在专业技术上得到加强甚至突破,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4 总结

高职院校是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技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实验员作为重要的教学人员,在管理计算机实训室、辅助教师教学、提升学生实训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需解决实训室管理上的弊端,增强实验员的归属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实验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肖金兰.浅议高校实验员队伍建设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172.

[2] 朱丽,董先明,杨乐敏.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及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10-312.

[3] 张金宝.高校实验员量化考核办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7):42-43.

[4] 罗敏杰.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培训的“四个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98-99.

[5] 浦海英,奚鹰.新形势下实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134-136.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实验员实训室综合素质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校实验员队伍问题分析及建议思考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高校实验员队伍建设刍议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浅谈实验员助理制在护理实验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