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育人质量

2021-12-24 07:00杨帆寇改红于新茹
科技风 2021年33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改革

杨帆 寇改红 于新茹

關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育人质量;“三教”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职教育在持续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输送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所有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都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应尽快适应市场新需要进行调整,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通过大力推进“三教”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一、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和课堂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已有高职院校近1300所,从人数和规模上看,已大致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经济生活中急需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其中民办高职院校300多所,为支持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本土化的人才。按照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大力支持并切实发挥民办教育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的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通过组建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来使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是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所以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但民办高职院校课堂目前在育人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育人质量。第一,传统的民办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依旧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在课上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第二,课程实用性不强,与岗位的关联度低,一般是把传统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降低难度后移用到高职课堂的,一样的理论只是适应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不高的学生特点讲得简单一些,工作岗位真正需要的实践性知识没有纳入课程中。第三,这样教学的后果是学生反感学习,大一新生到校后,原本主观上愿意学好,但第一堂听不懂,第一周听不懂,第一个月还是听不懂,他会觉得学习没意思:“这个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是我的弱项”,此时部分学生为了得到毕业证书,不得不勉强应付课堂学习,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开始上课走神、玩手机、睡觉,这样的现象会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民办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

二、民办高职院校课堂育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教师角度来看,第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一般都是接受的本科、研究生这种普通高等教育,自身的经历经验都是来自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形式,所以教师讲课就以陈述性知识的语言传递为主。而且大多是自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相关行业的企业从业经历经验,不了解实践的具体细节,更不知道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的脱钩。

第二,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只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足够多的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到工作岗位上学生自然就会用,能够做好工作。所以就认为在学校、在课堂上学生就是储备知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等到学生以后的顶岗实习和工作中去完成。

第三,由于没有企业专家配合,单个教师无力开发出完整地基于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每名教师安排的课程门数多,日常的教学工作量就已经很繁重,而要进行教学改革,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面临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和两难,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选择延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看,民办高职院校的课堂普遍学生人数较多,同时学生之间差异又很大。有高考在本科分数线以上的统招生,基础科目掌握相对较好;也有单招生,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没有方向和兴趣;有高中毕业的,也有已经学过一部分专业知识的中专毕业生。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经济贫困家庭学生和富裕家庭学生、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等在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同,统一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民办高职院校课堂育人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教育理论上

德国专家Hattie(2003)研究得出,学生、家庭、教师、学校等各个角色对学生“成功学习”的贡献度是有区别的,其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占了半壁江山,教师发挥的作用占25%,其他诸如学校、校长、家庭和同龄人等产生另外25%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生自身重视学习是“成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应该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所以作为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安排都要调动学生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理解了;我做过的,我记住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也表述了同样的观点,被动听老师讲课、阅读、音视频学习、观看演示和示范这几种学习方式学生只能掌握5%~30%的知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做中学、马上运用知识而且能够讲出来把知识教给别人则可以掌握知识的50%~80%。这告诉我要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讨论和表达观点。

(二)国家政策上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开篇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5~10年后,职业教育基本转变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成为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

在教师改革方面,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原则上职业院校专职教师从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而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学历只要求高职及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职业院校教师与实践脱节,从而更好地打造双师素质教师,满足职业院校育人需要。其次,对于进入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每位专业课老师,每年要在实训基地或对口企业实训至少1个月。最后,教师个体的力量需要在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所以要组建高水平、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挥“1+1>2”的团队效应。

在教材改革方面,一方面从教材形式上看,提倡职业院校使用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同时为辅助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配套开发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另一方面,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专业教材,实现每3年修订1次教材。

在教法改革方面,着重强调推进建设和普遍应用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进教法。

2.《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十条改革发展任务。第四项任务“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中提出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要及时吸纳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建设开放共享的数字教学资源和实训实践基地。此外还有组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团队之中的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并且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课堂革命、推动教材与教法改革。

第五项任务“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在第八项任务“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中指出职业院校要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在第九项任务“提升信息化水平”中指出通过智慧课堂、虚拟工厂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3.《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2020年9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十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七项就是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师改革上,一方面,全体教师在校企共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或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中培训,每5年轮一遍,持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另一方面,改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职称评定等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倾向,评价标准中加入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和业绩成果。

在教材改革上,第一,及时吸纳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第二,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每年小修订,三年完成一次大修订。第三,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设计教材形态,推行和使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

在教法改革上,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日常管理,确保教学秩序,让学生身心都在课堂,保证学习效果。二是适应多样生源,推动课堂革命,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三是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分阶段的认知实习、跟岗实习或集中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0%以上。四是从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上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五是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教师团队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四、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育人质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稳定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在数量规模提升的同时不断调整优化内部结构,继续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选派教师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学习,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师下基层实践管理规定等有效措施,进而提高民办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对于专职教师的建设,建立课程负责任制,每位教师负责3门左右的课程,每门课程有3位教师教授,形成课程组,便于教师研究、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引入企业的专家、“劳模”走进课堂,用他们的企业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

(二)推行新型教材使用

专业课程全部使用新近更新的教材。使用现有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根据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从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出发,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新旧媒体融合”,与企业共建教材和开发适应学生需要、贴近学生学习特点与实际应用情境的新型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教材内容及配套资源跟随岗位需求变化、企业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而持续进行更新,适应学徒制、任务式等不同人才培养模式需求,每年小修订、每三年大修订。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调研,邀请业内专家一同梳理职业标准和真实岗位具体工作过程,分类整理其中的专业知识要点,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引领,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选取符合行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实践、成果展示,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等。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的融合,利用线上优质资源,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互补優势。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略谈RBAC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生源危机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