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昌
济南市市中区汇诚小学(以下简称“汇诚”)毗邻大庙古迹,与百年古槐相依,是市中区最西部的一所城区小学。在市中区教体局集团化办学的引领下,学校以舜耕教育集团优质教育品牌为引领,传承生态教育文化,追求教育和谐发展。作为一所新建校,汇诚面临的挑战是“四个新”——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教师平均年龄为29岁,名师少、经验少、基础薄。家长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4.92%,自由职业者占43%,以从事小商品买卖、个体户经营为主。家长们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经验不足、陪伴孩子时间较少、家校沟通困难等问题。
面对现实情况,学校发展之路在哪里?如何使当下存在的短板转化为可以提升的增长极?在集团生态化教育的引领下,在全体汇诚人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的发展路径逐渐明晰:从管理走向治理,全面开启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
01组织管理:实现扁平化、分布式管理
传统的学校管理层级是校长—分管校长—分管主任—年级主任—全体教师,这种线性管理结构的优点是层层传导、分工明确,缺点是层级多、信息衰减明显、部门间沟通合作受限。汇诚管理人员少,实施校长领导下的中心管理制,成立学生发展中心、学生服务中心、课程研发与实施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四个部门,面向全体教师竞聘,选出四位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四个年级级部组长,每位中心主任招募自己的核心成员,这样管理层级就缩减为校长—中心主任(级部主任)—全体教师三个层级,所有的决策和任务能第一时间传达到一线教师,减少了信息衰减的可能,提升了执行力。每一位中心主任既是某个领域的分管领导,又是本级部具体工作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所以大家既是分管,更强调落实,有效避免了“各扫门前雪”的情况。补位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当某位中心主任出差或者临时缺岗时,团队成员第一时间补位跟岗,同时补位也成为中心主任之间的行动自觉,形成了一种团队文化。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校重大事項的参与者、决策者、实施者、评价者,形成了一种民主氛围。
02学生管理:实现自我教育
在汇诚,有两道最美风景线:一是入校排队时的最美行走风景线;二是互相问候致意成为最温暖的交往风景线。自我教育的突破口在习惯培养,而传统的习惯培养方式往往存在“两重两轻”的现象。一是重说教轻体验,二是重管控轻自育。学校和教师一味地提出要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管理状态,忽视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需求、发展愿望和成长潜力。学校在德育课程的实施中,力求让每一名学生全程参与,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德育治理的主人,于是“学生自治管理组织——汇诚好少年志愿岗”应运而生。
首先,明确评选标准。学校倡导人人享有均等的机会,推选岗位以平等、民主、自治为原则,不唯成绩、不唯全面,凡是在自律、习惯、思维创新、阅读等方面有进步且被广泛认可就有机会得到推选。
其次,明确岗位职责。学校倡导学生之间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汇诚好少年志愿岗”旨在为同学服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伙伴,而不是一种官衔。 当遇到不文明现象时,值勤队员不会训斥,而是温馨地提醒——“请同学们安静地排成一队”“感谢你的支持”……
再次,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执勤时,尽管执勤队员很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但总是不能得到100%有礼貌的回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志愿岗队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与追问:执勤队员没有得到善意回应的原因是什么?我能理解这一不礼貌的行为吗?我还应不应该继续主动打招呼呢?除了问好,还有哪些同学们能够接受的问候礼仪?队员们经过反思,坚定了和大家打招呼的信念,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主动问候的行列。
最后,在自我服务性劳动中落实公民责任。一是中午就餐的自主管理,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个人独立完成排队领餐、就餐、收拾餐桌卫生;二是每天放学后的卫生管理,取消值日生模式,每个人都是值日生,负责自己桌椅所在区域的卫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卫生习惯已经初步养成。
03课堂改革:让学习真实发生
学校倡导“三个还给”,即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变课堂以教师“教”为主到以学生“学”为主,重视学生课前的自学,课上注重引领围绕学生核心问题展开合作学习,课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结,从而形成循环研究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体现学生主体。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成长一定始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学校明确规定要先学后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导学案,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脚手架。
调整“教”与“学”的比重。先学后教,即以“学”为主,把学生的“学”分为课前自学、课上组内初学、合作深学,教师的“教”突出引导性和启发性。时间分配上,在课前15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课堂20分钟的二次学习时间中,教师的讲解约占10~15分钟,真正凸显以“学”为主。重塑“教”与“学”的结构。学校明确了教的原则——“三教三不教”:教易混、易错、易漏点;教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学生已会的不教、自己能学会的不教、讲了也不会的不教。“后教”的“教”不只是教师讲解,而是与教师对问题的梳理和深化、课堂引导和组织、展示和评价融为一体。明晰了“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先学”的“学情”,重点是根据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教师的“教”就会更有针对性。
以学评教、以评促学——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评教”的学有两个维度。一是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每节课后我们都会以访谈或者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做出评价,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二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评价一堂课。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课堂观察量表,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他们参与的广度、深度、交互性、自主性都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评教、以评促学”实施以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变成了“教练、裁判兼球童”,学生变成了“球员、助理教练兼裁判”。
“汇诚”二字,既蕴含着教育理念,也描绘了发展愿景:汇优质教育资源,以赤诚之心、精诚之艺,尽竭诚之力,育至诚之人。我们致力于在市中教育西部突进圈的格局中,办一所人文化、智慧化、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小学,让市中西部的学生享受高位、优质、均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