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能成为新时代的孤岛

2021-12-24 04:30吴遵民周杨嘉源法洪萍
教育家 2021年49期
关键词:社会化个体青少年

吴遵民 周杨嘉源 法洪萍

《社会学基础》一书中指出,狭义的社会化概念,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并实现从生物人转为社会人的过程,其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转换的知识学习,就使得个体能够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简言之,社会化就是一个不断通过学习以养成个体社会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学校教育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缺少实践的场景,塑造价值观的同时也匮乏社会印证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的认识容易落入“空乏”的窠臼。因此,学校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走出校门的机会,即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推进社会化的进程、提升社会化的品质。如目前中小学普遍开展的远足活动、假期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校外劳动实践活动等。

新社会化的时代呼唤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受到过量信息的猛烈冲击。当个体想要获取信息时,只要通过网络,就可立即与外部世界产生连接。于是各种有意义或无意义的信息就通过无垠的网络世界,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个体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对于涉世未深、仍处于社会化初始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当面对一些伪装性较强的有害信息时,就可能因为甄别与判断能力不足,而极易受到误导,甚至与学校所传递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产生冲突,从而阻碍并影响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据最新《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统计报告》,10~19岁网民的数量占比已达13.5%,1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也已经提升到了3.1%。大量年龄更小、心智更加不成熟的儿童身处网络信息的狂潮中,有可能陷入迷失的困境。

简言之,处在一个网络与现实深度交织的社会,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轨迹、社会化的特点及进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时代必然呼唤“新社会化”的产生。那么何谓“新社会化”?其实它并没有改变原有社会化的本质,而是更加强调个体在形成社会性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并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并能持续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新社会化”的提出也不是否定以往学生的社会活动及其价值,但是两者的内容和意义确实已经相去甚远。因为即使没有教育者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早已身处与社会的联系之中。换言之,处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推动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日常学习生活与社会脱节,而是在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时就须面对社会中过量信息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因此如何提高分辨力、思考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是“新社会化”理念提出的重要缘由与背景。

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当下是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迭日益加速、新一代青少年成长环境突变的时代。处在这样一个资讯极为丰富、获取信息极为便捷的年代,以往主要通过学校及家庭进行社会文化规范与社会行为学习的模式,显然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当前环境变化的需要,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也已经不再能够满足青少年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学校不能无所作为而成为新时代的孤岛,如果我们都同意这一点,那么积极探索一种教育方式,使学生适应“新社会化”需求,就成为当前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而如何为学生的新社会化学习创造条件,也成为教育学界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命题。

所谓 “新社会化学习”,指的就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新社会化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新社会化学习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新社会化学习的主体应为青少年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教育因素都须立足于学生实际面临的社会化问题,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化生存的能力(主要指信息能力、社会情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第二,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仅贯穿于学生在校阶段的成长,而新社会化学习则要求站在学生终身学习的立场去思考其未来的发展;第三,新社会化学习还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系统化的更新,即从教育理念上对传统的社会化观念进行思维的拓展与思路的转换,并在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与新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度对话,在教育资源的协调、提供与配合上搭建更大的平台,以实现“统合”的诉求。

新社会化学习的价值愈发凸显

当前,随着计算机、新媒体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社会化学习亦以全新的学习场景、学习途径、学习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們的关注。新社会化学习的价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其一,新社会化学习可以有效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当下,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整个社会都应倾注全力的事业,其中学校教育仍然是各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但学校环境造成的学习负担与压力无疑也是广受诟病的问题之一。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新社会化学习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如网络、智能手机、电脑等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可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从而突破传统学校教育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内容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时时处处均可学习的愿景。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学习者进行分析,精准了解学习需求,从而让学习过程变得更为高效、更加“私人定制”。因此,新社会化学习不仅可以视为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更可以是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推动力量。

其二,新社会化学习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素养的培育。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即通过对社会规则、社会制度和行为准则等的习得,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职责,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在以往的家庭、社区和学校环境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化基础,但新社会化学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社会性素养的发展,如学习工具的智能化、学习过程的趣味化、学习时间的可选择化等。上述优势也使得新社会化学习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新社会化学习对于弥补传统教育互动交流不足、知识体系僵化等缺陷,尤其对于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的落实,都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其三,新社会化学习是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新社会化学习的学习平台对社会中的所有个体来说都是免费开放的,并且它不局限于某一个年龄段、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对象,因此青少年的新社会化学习可以贯穿一生。不仅如此,新社会化学习的便捷性、多元性、自主性的优势,除了能够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满足已经完成阶段性社会化或需要进行再社会化的中青年和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以鼓励他们利用空余时间进一步提升自我,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新社会化学习将有助于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实现及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就当下而言,新社会化学习正在逐步演变成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与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愈加凸显。首先,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关键一环的学校教育,其原有的教育理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新的学习发展和社会化的需求,必须面对新社会化学习带来的影响做出及时的反应和改进。在旧的理念和方法不再与新社会化学习的内涵和目标相适应时,学校教育应积极更新对教育、学习和原有社会化等概念的认知,此外,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要同步进行革新与完善。学校不仅可以通过升级硬件设施设备来为学生提供信息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比如对新的知识和实时社会热点的掌握、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及技能的更新等,来自上而下地适应学生对新社会化学习的需求。

其次,新社会化学习还对家庭、学校、社会三股教育力量的协同合作与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和学习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任务,而是需要社会全体共同承担的使命。在新社会化学习的背景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均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发展和社会化的需求,同时针对学生在新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困境,凝聚成一股合力。具体而言,家、校、社三方都需要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及独立能力方面下功夫,既要教授学生终身发展的一技之长,也要帮助学生找准社会角色的定位。与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养成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在新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共同为之努力的重要目标。

最后,新社会化学习的趋势也给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社会化学习以大数据、新媒体等媒介为学习手段,而终身教育若要与新社会化学习一同为学习者助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形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新社会化学习不应只是青少年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所有个人都应该享有的一种新学习理念和模式,这就需要通过国家的宣传教育来促进观念的转变和强化;另一方面,要立足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等场所设计、建造和完善时,应把学习者参与新社会化学习的需求考虑进来,并且国家还应组织力量进行培训,鼓励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以此来应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新社会化学习的需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新社会化学习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东风呼啸而来,必然在解决信息化社会的各种问题与弊端中留下浓墨重彩。新社會化学习在要求教育立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使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换代成为必然。从学校教育、三教合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破解新社会化学习所带来的挑战,亦将使得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迎来脱胎换骨的重要契机,最终必将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宏伟目标而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社会化个体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