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初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21-12-24 12:10杨海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示意图读图考查

杨海莲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 山东·东营 25710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应当做到图文并茂,以提高可读性。”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中,插图占了大量篇幅,教材插图的设计是按照知识的深度和难度,经艺术加工而成,既保证科学性又便于理解。它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也是生物学知识的载体和学生学习的常用工具。教材插图的应用不仅能简单明了和生动形象地揭示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因此,在近年来的中考中,图表题屡见不鲜,且占了较大分值,有些图表虽然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来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图表的转变、深入和拓展,实现了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和图文转换等科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立足于课本图表信息,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呢?本文主要从看图、析图、绘图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行介绍。

1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生物学插图是对文字内容的高度概括,能把抽象的课本知识直观化,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看图,引导学生注意把教材插图与相应的教材文字对照,让学生既看懂图片,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和相关概念。

1.1 让学生明确看图目的,养成良好看图习惯

生物教学中的插图较多,每种图的看图目的不同,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结构模式图,如“细胞结构模式图”等,这类图一般要求记住图示的结构名称,看图时应根据各图的特点有序进行,或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不能杂乱无章地看;第二类是过程示意图,如“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这类图要求掌握整个生理过程,看图时要注意前后连贯性,不能断章取义;第三类是实验装置图,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装置”图,这类图要求我们明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探究的目的,因此在看图时应注意实验条件,学会前后对照。不同的插图读图重点是不同的,一定在看图前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看图目的,养成良好的看图习惯。

1.2 以渐进式问题引导学生看图,化难为易

生物学教材中有些插图较为烦琐,比如“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本节的重难点。学生初次见到此图,感觉线路繁杂,信息量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抵触情绪大,很难达到教学目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掌握复杂的图像信息?实践证明,问题导学是一种很实用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鼓励学生归纳基本规律,往往能够提高读图效率。比如提出以下问题,就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1)谁能最快找出心脏的位置?(2)你还记得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吗?请在图上标出。(3)心脏的哪个壁最厚?为什么?(4)如果有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开始旅行,请帮我找出它能旅行的最远路径,它的路途有终点吗?(5)现在另一滴血要从右心室出发了,它会流向哪里?通过渐进式、情景式的提问,使复杂的图像信息条理化、清晰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引导学生回忆了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攻克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难点,完成教学目的。

1.3 化静为动,运用多媒体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和复杂,仅依靠静态平面图,往往很难描述动态的生命过程,比如“呼吸运动示意图”,在课本图上仅仅用箭头来表示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单靠老师口头讲解,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很难立体的想象呼吸肌的运动状态。这个时候就要借助集图像、动画、模拟等手段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了,实现把一些抽象难懂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连续的画面,这样就使图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比如在本节教学中,选用人体呼吸过程的动画,把一些复杂的呼吸运动过程分阶段进行动画演示,再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就可以为课堂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读图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

读图教学,不能就图说图,学生仅学会看图,只能死记插图中内容,建立一些基本知识。如果不善于思考剖析图中蕴含的原理、规律,不能多角度从图中提取有关的信息,一旦在考查中遇到一些源于教材又稍做变动的析图题时就会感到吃力。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对图进行挖掘、转换、对比和整合,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

(1)深入挖掘,增加信息量。初中生物教材图片中蕴含着大量信息,如果让学生自主发现,收效甚微。因此在读图时应对图进行拓展,化图为题,注意知识融合,加大图片知识量,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2]。如在“生态系统简图”的讲解中,搞清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是重点,但还可以据图拓展,比如提出以下问题:①图中有几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食物链?②若该生态系统中含有毒物质,那么谁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③若水体含氮、磷等矿质元素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后对食物链会造成什么影响?提出多个与前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将知识要点化为思考题,提问越多,学生思维越发散,越能达到深刻剖析图的目的。

(2)对比记忆,深化知识体系。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有关系的、相似的图片,我们把这些图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区别和联系,可提高学生析图能力。如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教材中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动植物细胞在分裂时各自的特征,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样的比较、联系,使学生不仅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把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融于其中,使知识更系统、完整,达到深化、巩固知识的目的。

(3)多图整合,构建知识网络。知识考查不是单个知识点、单章节的考查,往往是把分布在教材不同章节彼此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体系进行考查[3]。在生物考查中,综合性的图片信息往往是考查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复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图片进行加工、迁移和应用。如济南版七下生物教材中主要讲述的是生物圈中的人,分章节的介绍了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每个章节都有大量的知识点和示意图,但人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把各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归纳出一张生理过程图(如图1),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人体各个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实现一图多思、多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图1

3 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学生自主绘图能力,不仅是读图能力的体现,也是忆图思文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生理过程、生物结构的理解,通过知识再现,用简单的线条来绘制生物图。比如在复习中有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画简图,教师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用简图形式绘制教材中的重要插图或文字内容,比如在复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这一章节时,可以先将“心脏的形态和结构示意图”简单的画成一个“心”状(如图2),在里面标识出心脏四腔及所连血管、哪个腔的壁最厚和房室瓣、动脉瓣的位置和开口方向等重要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用简单的线条进一步描绘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边绘制边说出知识点,本章的重点内容就跃然于纸上了。济南版生物教材七下第三章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阻力的关节点,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生物图,以图述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知识前后贯通,攻克难点,与此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绘图技能,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图2: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亚里士多德曾说:“一切真知均始于感官”,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获取知识,同时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适当合理的应用教材插图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当然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这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明显效果,所以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贵在坚持。

猜你喜欢
示意图读图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读图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