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璇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要有目的地选取案例、创设情境,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任务达到可能范围内的最大效果。当前,情境教学模式日益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地理教学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并创新设计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为例,结合设计东京奥运会地震演练情境,以问题导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刚开始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掌握日本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学习了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但是还不会将其应用到具体国家区域当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和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并逐步培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
由《2011版课标》指导,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首都,掌握日本工业布局及其成因,以及工业发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自然地理现象和自然灾害,简要说明成因;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工业布局及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迁移运用,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建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初步形成对区域地理的好奇和兴趣。
重点:(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防灾措施,日本文化的特点;(2)主要工业区的分布,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难点:(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2)主要工业区的分布,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课时
【教师活动】 2017年东京奥组委和当地政府部门在位于东京的有明体操中心,进行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场馆的首次地震演练(见图1)。大家仔细阅读这则新闻,了解当时情况,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图1 新闻图片
1.为什么只有日本奥运会前要做地震演练呢?
2.为什么这个国家经常发生地震呢?
3.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自救或者帮助他人?
【设计意图】 展示时事新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兴趣。
PPT展示日本的位置图。
【教师活动】 同学们对照PPT或者课本上的地图,完成下表(见表1)。
表1 日本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 描述国家位置和上一章所学的描述亚洲位置有所不同,除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外,还要关注相邻位置,突出日本是个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四面环海的岛国,那么请同学们看图找出日本的四大岛屿与首都的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日本除了这四大岛屿之外,还有3000多个小岛组成,使日本的国土呈南北狭长分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地形地势的特点。
学生回答: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势起伏差异大。
【教师活动】 很好,接下来一起概括出日本的地形特征,结合日本的地形图,完成表格里的内容,并找出富士山和关东平原的位置。
教师总结日本地形特点: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最高山富士山,最大平原关东平原。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承接过渡】 刚刚说到日本最高山富士山,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几幅富士山的美景图。
【教师活动】 图片中发现山上有气孔岩石,山顶有奇特的凹陷景观,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 富士山是火山。
【教师总结】 很好,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就是富士山,而且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一年会发生上千次地震,平均每天有感地震四次(补充一下何为有感地震,有感地震就是能实实在在感觉到的),因此,日本奥运会进行前要进行防震救灾训练,保证各国运动员和本国人民安全。下面来观看一段视频,更直观感受一下,日本为何被称为“火山王国,地震之邦”。
【设计意图】 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视频图片的观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日本火山地震的威力,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展示板块示意图。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结合板块示意图,分析解决课前提出的冬奥会为什么要提前进行地震模拟演练呢?为什么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开始。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 好,时间到,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呢?
【学生活动】 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很好,每个小组的回答都很精彩,概括一下就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这就是冬奥会前要做地震模拟演练的原因,请同学们补充在课本上。
【设计意图】 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材料,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接过渡】 可以说日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日本在同等程度上却是地震损失较小的国家,这是因为日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防震经验和措施,这也是第三个问题,下面就请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 (学生整理资料,PPT展示)日本民众有日常强烈的防灾避灾的意识,而且日本还有科学先进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教师点评】 同学们PPT制作很认真精美、细致。
【设计意图】 课前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制作和讲解PPT,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这都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能力的需要。
枢纽及防洪配套工程年运行费按投资2.5%计,后续灌区配套工程按其投资4%计,防洪、养殖等配套工程按其投资5%计[2],则正常年份年运行费32.77万元。
【迁移运用】 我国也处在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上,还记得汶川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巨大,而日本先进的防震措施非常到位,应该去借鉴与学习。那同学们当地震来临时,应该怎么做呢?现在就来模拟一下吧,听到哨声,大家要在三秒内迅速作出行动,哨声响起。
【学生活动】 学生动作敏捷,开始在教室里躲避。
【教师活动】 停,大家有不同的避灾方式,但地震发生的时间很短,来不及逃生,最好就地躲避,利用地震过后的时间空隙,再逃出室外。躲在桌子下面,还有同学拿书包顶在头上都很可取,看来大家资料收集得好,课前预习得也好。
【设计意图】 学生现场模拟地震逃生,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同时巧妙记忆课本知识内容,回归课前的三个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力。
【承接过渡】 那同学们火山地震带来的都是危害吗?
【学生回答】 不是,还有温泉。
【教师小结】 对,没错,火山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在温泉休憩,欣赏富士山脚下美丽的樱花;还可以开辟科研基地;还有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教师活动】 接下来,我们学习日本的经济发展情况。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咱们买的汽车、马桶、相机有日本的品牌,日本的工业特别发达,是工业大国。那同学们,什么是工业,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教师活动】 很好,一起看投影,看看专业化的语言怎么描述工业,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那同学们,日本面积狭小,矿产资源也不是很丰富,那它是怎么成为工业大国的呢?结合PPT中给出的图片,小组讨论,三分钟时间,告诉老师答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 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同学们看它进口的主要以什么为主,出口的又是什么?
【学生活动】 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活动】 日本面积狭小,但是海岸线狭长,海运十分便利,利于它从国外进口煤、棉花、石油等原料和燃料,然后日本科技力量雄厚,将原材料制成汽车、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出口到国外。但同时它自身工业发展有其局限性,对外依赖性大。
【教师补充】 同学们再来看,日本工业布局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教师在学生困惑时,提供语言提示,让他们自己思考逻辑关系,建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衔接过渡】 刚刚学完了日本的工业布局、成因等内容,那同学们日本还有什么比较有名呢?
【学生活动】 寿司、和服。
【教师活动】 同学说得都很好,我们来看几幅图片,日本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比如寿司;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如和服;还有特色的日本建筑,如和屋。那同学们,日本人只穿和服,吃寿司吗?
【学生活动】 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活动】 对,他们也吃米饭,穿西装、打领带。这体现了日本文化的何种特点呢?
【学生活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日本文化的特点。
【教师活动】 日本文化的特点就是东西方兼容。在课本上画下来,重点注意是东西方。
【设计意图】 运用图片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且加深学生的记忆。
【教师总结】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就是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迁移运用到我国;了解日本工业布局及特点,以及文化的特点。课下同学们完成填充图册,对下节课的知识提前预习。好,下课。
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日本一节内容。
2.思维结构图:
图2 思维结构图
【设计意图】 整合本节内容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建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日本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接触区域地理的第一个国家,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建立起对区域地理的认知框架,学会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等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并理解工业布局、成因以及文化特点等人文方面内容,这都是考试中的常见题目。本节课采用讨论法、情境法等教法,选择热点新闻为情境主线,贯穿教学设计始终。设计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但是课程节奏不够紧凑,视频图片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导致最后的模拟演练时间不足,没有做好升华,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压缩图片、视频容量,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与机会,选取情境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创新性、生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