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诊断肠气囊肿的价值探讨

2021-12-24 13:08陈占军饶慧敏郝宏毅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肠壁肠管游离

卢 林,陈占军,饶慧敏,郝宏毅

肠气囊肿(PCI)是一种较少见的腹部疾病,常被误诊为腹腔空腔脏器穿孔,可以发生在食道到肛门的胃肠道内的任何地方,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与消化内镜检查[1]。以往文献多以个例报道、X线报道为主。本文对我院诊断肠气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多排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9年5月经肠镜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肠气囊肿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3~88岁,中位年龄69.4岁。均长期生活在本区(属于高原地区)。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可以忍受的腹部胀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2例患者为行肺部CT时意外发现;5例患者伴有肺气肿,2例有哮喘,1例为肺炎患者,1例为干燥综合征经激素治疗。2例行结肠镜于黏膜下见透明半球形隆起。2例并发肠梗阻,1例继发纵隔气肿。所有患者均无腹膜炎体征,3例有白细胞轻度升高。3例外院误诊为空腔脏器穿孔。

1.2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的星光256层CT(Philips Brilliance,iCT256)进行检查,采取仰卧位,头先进,双手上举置于头部,暴露全腹,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方,螺旋CT容积扫描,呼气后憋气。患者均采用双期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速率3.5 mL/s,造影剂300 mg/L欧乃派克75 mL,采用对比剂触发技术,将感兴趣区(ROI)设于降主动脉末端。嘱患者闭气后监测腹主动脉末端管腔内CT值变化曲线,将阈值设为110 Hu,达到阈值,自动触发动脉期扫描,延迟23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获得常规横断图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层厚7 mm,矩阵:512×512,准直器128 mm×0.625 mm,螺距0.993 mm,重建层厚0.9 mm,重建间隔0.45 mm,Fov为350 mm。观察图像除采用正常腹部窗宽、窗位(200 Hu、45 Hu)以外,还需调大窗宽(调整窗宽至500 Hu)及薄层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重建(CTVE)。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本组9例肠气囊肿,6例腹腔内有游离气体,3例未见游离气体,未见游离气体者累及范围较小,均位于升结肠。肠腔周边及内部见大小不等气泡影,以小于1 cm气泡为主,最大者直径约为3.7 cm。9例病变均累及升结肠,其中6例还累及横结肠,3例小肠也受到累及。1例气泡呈孤立散发,分布于升结肠内,2例为升结肠肠壁内外多发气泡影,呈串珠状改变。6例表现为升结肠、横结肠及部分小肠内外多发大小不等气泡影,呈串珠样、葡萄样、蜂窝状改变,局部肠管分层,部分病变完全附着于肠壁,部分病变部分附着于肠壁上。6例可见间位结肠,所有患者病变肠管均向腹侧移位。2例患者有肠梗阻,1例有纵隔气肿。注入对比剂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未见气泡影。

2.2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未采取外科手术切除:9例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双歧杆菌进行调节肠道菌群及抗感染治疗。在全面控制细菌感染和肠道炎症的基础上调节菌群,避免因菌群失调引起患者症状加重,所有患者均予以间断吸氧治疗。2例患者部分肠气囊肿在内镜下用活检钳夹破囊壁后见气泡冒出。9例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均有好转,7例患者复查气泡及膈下游离气体减少,2例患者气泡影完全吸收。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肠气囊肿症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特征为肠壁或系膜上有多个黏膜下或浆膜下气囊肿,又称为囊性淋巴积气症。肠气囊肿多见于小肠,特别是回肠,囊肿可位于浆膜下或黏膜下[2]。笔者所在医院发现囊肿多位于升结肠,与文献报道不符,考虑可能为既往诊断困难,病例数目较少有关。文献报道病变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在40~70岁,与笔者收集病例基本一致。PCI有时自行破裂可引起气腹而不伴有明显腹膜炎表现,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3]。本组病例就有3例在当地医院行腹部平片误诊为空腔脏器穿孔者,但患者均无腹膜炎体征,腹部未见压痛及反跳痛。PCI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无症状,因肺部病变行胸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会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腹部胀痛、乏力、食欲缺乏、腹泻、黏液样便、便秘等,少数严重者可有肠穿孔、肠坏死、完全性肠梗阻等表现。病理表现为无柄或有蒂的多个充气囊肿,通常出现在黏膜下层浆膜下位置。有文献报道[4]:结肠镜对结肠黏膜下的PCI诊断有独特之处,可见肠腔内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的半球形或球形隆起,基地较宽,透明或半透明。本组有2例由结肠镜检出,表现为黏膜下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基底较宽,无茎蒂,表面光滑,透明或半透明,直径0.3~1.0 cm。活检钳触压时,隆起物可被压缩,活检钳夹破囊壁后可见气泡冒出,随之隆起物塌陷以至消失。

3.2 发病机理:PIC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有以下6种观点:①力学理论:梗阻、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病、胃肠肿瘤、肛肠手术、肠道准备或结肠镜检查导致肠壁损伤或管腔内压增高在PCI中起到驱动作用,导致壁内气体聚集。但这个理论不能解释囊肿一旦形成,便会被维持。②囊肿肺理论: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间质性疾病肺炎,可能导致肺泡破裂。产生一个纵隔气肿沿着主动脉,然后沿着肠系膜血管肠壁。然而,许多患者的肺或肠系膜内缺乏游离气体。③细菌理论:气体是由产气细菌形成,经黏膜屏障进入黏膜层。这一理论得到了间接支持,通过抗生素成功治疗PCI。然而,囊肿中存在气生细菌尚未得到证实,许多患者有气腹破裂造成的囊肿没有显示腹膜炎的迹象,提示肠气囊肿的气体不是由细菌引起的。④营养不良学说,长期消化及营养不良,导致某些物质缺乏,致使肠腔内酸性产物增多,并促进气体释放。⑤高原山区生活,机体内血氧浓度长期持续偏低,导致PCI发生[5]。⑥最近与化疗、激素相关的PCI报告治疗和结缔组织疾病接受[6]。但其中任何一种说法均不能独立解释。就我们收集的病例来说,有5例患者肺部有疾病,1例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患者均来自高原地区,所以我们认为跟患者生活地区、肺部疾病及激素治疗密切相关。

3.3 影像学表现:肠气囊肿是一种少见疾病,其MSCT表现在以往鲜有文献报道,有部分报道也限于X线表现,本文总结其影像表现如下:(1)X线检查:①腹腔游离气体,一般双侧膈下均可见较大量游离气体,游离气体呈月牙形或镰刀形。②肠气囊肿表现为升结肠肠壁欠光整,呈波浪状、结节状低密度影外突,其内未见气液平面。③间位结肠,充气结肠位于膈肌下方,右侧多见。④钡剂灌肠可见结肠壁充盈缺损并多发囊状低密度灶。除此外可见清晰的腹脂线、肠腔内积气、积液等肠管梗阻征象[7-8]。(2)CT检查:①腹腔内可见大量游离气体,游离气体未见伴发局部系膜、腹膜增厚,未见腹腔、盆腔积液,游离气体分布于肝脏表面。本组有6例患者可以见到游离气体,且未见腹腔积液。②腹腔内见肠管内外气泡影,大小约为数毫米至数厘米,以数毫米为主,气泡影呈蜂窝状、葡萄状、串珠状分布,部分可以孤立散在分布,本组有1例病变呈孤立散在分布,累及范围较少,位于升结肠壁内外侧。病变部分完全附着于肠壁上,浆膜下病变可以部分游离,不完全与肠管相连。③肠管漂浮,肠管受气体影响有上浮趋势,本组有5例有间位结肠,仰卧位时病变段肠管位于腹腔最高位置。④并发征象,如果病变继发肠坏死时见到局限性肠管积气,相应系膜密度增高,脂肪间隙模糊,见积液征象,严重时会形成门脉积气;继发肠管积气、积液,可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继发穿孔时会在相应部分出现腹膜炎;继发肠套叠时会见到“同心圆征”。

3.3 鉴别诊断:肠气囊肿诊断困难,常常误诊为空腔脏器穿孔。本组病例有3例被误诊为空腔脏器穿孔。分析原因,主要是本病少见,缺乏对本病的认知,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提出鉴别诊断。①空腔脏器穿孔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腔内游离气体量较少,游离气体位于腹腔,不与肠管相连,患者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腹痛剧烈,伴有白细胞升高等。②肠管坏死是因肠壁的血液循环减少或中断造成的,注入对比剂后在相应血管内见血栓形成,在肠壁上或肠壁下可见多发气泡影,并发肠系膜静脉和(或)门静脉腔内积气,表现为血管内低密度气体密度影。③结肠憩室是指结肠肠壁肌层缺损,结肠黏膜经此薄弱处突出形成的囊状病理结构,一般憩室壁较厚,且其与肠管相通,其内可见气液平面,鉴别容易。

综上所述,肠腔囊肿在临床上表现为无腹膜刺激征的气腹征象,MSCT表现为腹腔有大量游离气体,沿肠壁内外分布大小不等的多发气泡影,气泡直径约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多数气泡直径在数毫米内,气泡内未见液体,气泡呈蜂窝状、葡萄状及串珠状改变。无继发穿孔、坏死时系膜,腹膜未见浑浊、增厚,气泡内未见气液平面。MSCT还有助于并发病变的检出,如出血、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穿孔、坏死等。总之,肠腔囊肿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与肠镜一样对病变可以做出诊断,有助于临床诊疗。

猜你喜欢
肠壁肠管游离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的辨证施治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