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丹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215021)
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历经了畏惧自然的原始文明时代、初步开发自然的农业时代、以及近现代以来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而疯狂掠夺自然资源的工业化时代。而今,在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智慧,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予以创新性转化与诠释,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主客两分、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与道家都通过朴素的论证,反对将自然与人对立,而直觉性地认为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道家思想将“道”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是创生、融贯人与万物的根本原因和总动力,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为“万物一体”的整体生态系统。 而儒家则从“性天同一”思想出发,认为人的本性与天的本性完全一样,竭力反对将人与自然分割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今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生态思想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在以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下的简单统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天人合一”始终保持着一种神秘的宗教情结,即较多地表现出对天的权威的无与伦比的神性崇拜。 它反映出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性,表现出生产力低下时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屈从。在我国当今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一方面,现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已经充分展开,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现实;但是,如果以天人二分的自然观以及由此形成的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任由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必然会重走西方文明的老路,造成人与自然、社会的高度紧张对立。
为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对西方提倡的把自然与人相对立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给予否定,继承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万物是共在共生的一体关系的思维模式,并予以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使之在新时代得以焕发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将“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强调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一体。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将自然实体看作像人一样作为主体而存在,与自然的“共在”,才可能实现现代经济、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的协调、合规律地开展。
习近平认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33。 习近平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统一性关系认识上的突破,树立了自然价值与自然利益相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既能保护自然、又能够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 习近平指出:“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冲突思维,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1]126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联系,指出一方面人类物质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和谐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 习近平将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关系形象地类比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强调“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两者必须放在同一价值高度进行考量,“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230。 “绿水青山”是人类获得生产资料的根本,只有保护生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生产劳动者才能具有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而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 绿色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使社会物质财富得以增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保护自然与发展生产力相统一,正确解决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 它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摒弃传统农耕文化下对自然的一味屈服,强调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和睦相处、共存共生的基础上积极互动、协调发展,从而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的战略性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与法则,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而不妄以人力改变。道家把“自然”看做是事物的本真状态,认为人类必须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尽量遵循自然规律, 而不能以人力强行改变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老子认为“道法自然”[2]34,人类“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92,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必须以“知常曰明”,才能“有为”。 这里的“常”即是指自然规律。 反之,如果人的主观意志不去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而轻举妄动,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所谓“不知常,妄作,凶”[2]22。儒家也认为人必须顺应自然, 依循宇宙万物的内在本性与发展规律采取适宜的而非强制的行动。《周易·系辞》明确指出:“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样才能“范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3]539“天人合一”思想中不仅包含着尊重自然规律的“知常”“知和”等思想,还包含着“知足”“知止”的观念,朴素地提出了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适度”原则。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自身的限度,人类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满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68,人应当学会适可而止,克制自己无限追求物质的欲望。儒家主张利用万物,但特别强调用之有度,将“取之以度、用之以时”作为用物原则,客观上形成了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中所包含的尊重自然规律以及知止知足、对自然用之有度的思想,对于人类现今如何采取正确的生产行为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习近平继承传统文化思想,引用《论语》《荀子》《吕氏春秋》中的论述,指出应在遵循自然规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有条件地开发自然。习近平强调,必须警惕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恶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而应探索一条环境保护新路”[1]235-236。 习近平认为,在开发自然过程中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需求矛盾,就必须继承传统文化“道法自然”“知止知足”的思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有所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是要回到以往传统社会低下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1]121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习惯于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社会伦理关系合一,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古代社会较注重对道德的天理探究,而不重视对自然物理的认识,因而无法走向对物的彻底的形而下的科学认知,生产力总是处于较低水平。 习近平同志结合当代社会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更加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绿色经济发展必须采取的行之有益、行之有效的生态措施,探寻出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走节约集约型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习近平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4]209由此,习近平给出了人类在新时代以节约资源为根本目的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的顺应自然、知止知足的具体方法:第一,做好产业结构的生态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如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导致能源资源耗费严重;粗放型经济导致生态环境逐步脆弱。 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生态调整,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 “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4]209必须促使政府合理决策,从政策源头优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发展趋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逐步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与能源消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消除企业主体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经济行为。 习近平强调,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4]209。 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型是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核心,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度关注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再利用,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转向节约集约的转变。 第二,通过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合理利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学技术创新建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6]271与以往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相比,现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前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在我国生态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人类对自然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客观规律的深入认识,来实现对自然规律尊重前提下的科学技术创新。习近平强调:“要从全球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6]272具体而言,可以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构低碳能源体系。 同样,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依托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运用,最终实现生产要素改革,以减少能源消耗,遏制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共同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践行绿色消费方式。 习近平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有的来自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的来自传统的生产方式,有的来自不良的生活习惯等”[7]49。他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注重生产方式的转变,还要实现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向,大力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倾向,即背离了生活与消费的本质,将合理的生活“需求”发展到无止境的消费“欲求”,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6]396因此要助推人们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6]396,使每一个人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6]27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智慧成为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具体实际操作,从而形成了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现代社会描绘和创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总体空间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辅助天地、成就万物是人类必须担当的责任。 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过程,不仅是人类对自然融合与关爱的表现,也是人类个体自身道德修为得以提高、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 儒家经典《易传》强调应重视所有宇宙万物生命的价值,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8]543,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提高到道德的高度。 孟子主张人与万物之间存在着道德关系,人类应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9]111,将人类的仁爱之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乃至自然。儒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自觉、努力地把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珍惜的伦理关系扩大到人与物之间,最终达到“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的人物一体的精神愉悦状态。道家学说从“道”本体出发,认为宇宙间的飞禽走兽、草木昆虫等一切存在物都是道化而生,具有相同的本质和平等的地位;物物又各具其性,各得其所,因此要爱护万物,不能只以人类的价值判断剥夺甚至扼杀其他生命的个性与生存权。 《庄子·骈拇》云:“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踵;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是故凫胫虽下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0]275
应该爱护、尊重万物各自的本质与真性,才能保持世界在统一性基础上的丰富多样性。道家把对人的生命的爱护推及到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敬重,由此形成了珍视每一种生命价值的积极生命观,要求人们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关怀一切生命的道德实践,逐步形成“大人”“至人”“真人”乃至“神人”的理想人格,最终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中获得自身意志的自由。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出人类对自然超功利主义的价值理性色彩,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为超越物欲、纯化灵魂的人伦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安定、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凸显出的价值理性关注了人的精神指向, 强调了如何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达到人类自身精神的愉悦与满足,这对解决现今人与物甚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质化与功利化、人类精神世界的荒芜与缺失等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道德规范的柔性力量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的巨大力量。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4]158道德的规范力量虽不及法制硬性,却可以发挥持久而深刻的引导力。习近平指出,在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要注重良好的思想观念与社会风尚在保护自然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6]395“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风尚。”[6]396从功利的目的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为了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从道德的角度看,维持自然可持续发展也是人类对于自然最真诚的爱护,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存的思想转化为社会中每一位公民所公认的善德时,人们必然在行动中表现出与自然之间的适度关系。 这种道德力量一方面会有助于克制人类对物质的无限欲望、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将其转化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自愿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实际行为,另一方面也使人与自然达到各得其所、各得其乐的理想状态,人们也会因此得到平和快乐的精神状态。
当然,相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而言,现代社会通过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从自然中可能获得的巨大财富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其诱惑力往往远远超出了道德的约束。 习近平明确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4]210面对当下中国生态建设实际,习近平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除了注重人们内心的道德的力量,还必须建章立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6]396在继承传统文化注重“德治”的基础上,习近平突出“法治”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强调在建立健全各项生态保护法律条例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加强对各类行为个体的约束,实现对自然进行合理有规划的开发利用。 同时,习近平特别指出,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必须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6]396。 将生态文明状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在生态建设工作中建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估、管理、监督的制度,建立生态责任到人的追究制度,才能更好地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增强准确性与合理性,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长远有效的计划与部署。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以道德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并强调将法治理念融入生态治理,指出法律制度在当代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强制力与关键性作用。 习近平以生态保护为着眼点,在社会治理中将法的强制力贯穿其中,规范了人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的底线,从而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调节了人与自然的矛盾需求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各个层面的涵义,对现代社会反思工业文明与科技文明对自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并创造性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在整合、吸取传统文化智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问题的现实,形成了新时代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思想与行动策略,使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