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红
(长沙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3)
翻译过程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以认知主体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基础的“认知加工”心理过程。转喻是指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式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作为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机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有关致使移动构式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生成与扩展[1-2]以及致使构式的认知转喻机制[3]。本文以致使位移构式为研究对象,分析致使位移构式与其中动词所表征事件的互动融合中深层的认知转喻机制,探讨微观的借助转喻策略实施致使位移构式翻译的认知操作。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功能的匹配体[4]1,包括实体构式和抽象构式。本研究关注的是构件可替入的抽象构式。致使位移构式是对现实世界中致使位移事件的概念化。致使位移体现为致使行为从施事传递到受事的一种力的传递过程,其内涵是施事发出行为,受事接受行为。施事对受事发出致使行为,受事接受致使行为,并因受致使行为作用而产生物理、生理或心理效应,如空间位移、状态变化、思想和情绪的改变等致使结果[5]。此外,致使位移构式的致使意义不仅来自于其组成部分,如所包含的致使动词事件的意义,而且也来自于其构式,即构式内部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可推导性,构式的整体致使意义大于其部分致使意义之和。在构式语法框架下,致使位移构式与动词的互动关系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常规的致使位移构式,构式论元结构和动词事件本身所携带的参与者角色达成理想匹配,其内部构件组合表述致使移动事件,如例1、例2;第二种,构式论元结构与动词事件所携带的参与者角色部分失配,动词的语法特征保留,但出现与非常规旁格组合的情况,如例3至例7;第三种,动词事件常规参与者角色与构式的论元结构完全失配,动词的语法形态与论旨结构组合属于非常规组合,如例8至例12。
例1As I got up,I knocked a pencil out of its holder.
例2Philp pushed the grocery cart towards the door.
例3They sat the guests around the table.
例4She stood the flower-pot on the window-still[6]246.
例5The farmer trotted the horse into the stable.
例6The man rolled the log across the field.
例7Sarah drank him under the table.
例8The manager stared the young man out of the room.
例9A knife(flying at him) scared the spy out of the room[7]507.
例10He caught such a bad cold that he coughed the tissue off the table.
例11Richard lit another cigarette and puffed smoke towards the ceiling.
例12Fans were screaming their heads off.
例3至例7构式与动词部分失配的构建和识解,是构式整体与其动词之间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转喻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喻通常是在ICM(理想认知模型)内运作,以事物的邻近性为基础,通过凸显、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从例3至例7可以得知,施事和受事之间存在着一种致使力的传递,受事受力后位置状态被迫作出空间上的移动或发生相应变化。从运动事件视角来说,致使位移构式主要包括两个事件,致使事件和移动事件。致使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移动事件的发生,从而说明致使事件对移动事件产生一定的致使力。具体而言,致使位移变化过程可以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致使阶段、移动阶段和结果阶段。致使阶段是指施事将作用力或能量传递给受事;移动阶段指受事接收作用力或吸收能量并开始位置移动;结果阶段指受事受力移动后的状态[3]。如例3中“they(sat)”是致使阶段,“the guests sat”是移动阶段,“the guests sat around the table”是结果阶段。施事“they”通过某种方式如热情接待、做出安排等发出作用力,作用力传递给了受事“the guests”,并且导致“the guests”发生位置状态变化“sat around the table”,从而构成了三个阶段的互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语法转喻链。此类构式的致使位移过程可以解读为其中某一阶段引发另一阶段的因果逻辑关系过程,用其中一个阶段指代整个致使位移过程,这正是转喻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换言之,转喻机制将致使阶段、移动阶段和结果阶段这三个阶段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条连续语法转喻链,在语言层面表现为:“the guests”“sat”“around the table”,在致使力的传递过程中,转喻机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例4至例7同样如此。
此外,具体到致使位移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转喻机制的运作表现为以凸显的动作转喻指整个事件的运动过程。以致使阶段为例,例5中的“trot”指“马小跑”,而致使受事“horse”移动的过程则包含了“鞭打马”“向马扔小石子”之类的驱赶动作以及“抬蹄”“跑”等多个动作环节,其中,“鞭打马”“朝马扔小石子”应该是致使受事“horse”“trot”移动的方式,借助于“分事件转喻整体事件”或“方式转喻运动过程”的认知转喻机制,“(鞭打驱赶)马小跑”这一具体动作代表了整个致使环节内部致使力的传递过程。同样,例6中,“rolled”即“(施加作用力)滚动”,致使受事“the log”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包括“用手推原木”“用脚踢原木”“原木(在作用力下)开始滚动”“原木(依着惯性)不停滚动”“原木滚过田野”等多个动作环节,其中“(手推)原木”“(脚踢)原木”应该是致使受事“the log”移动的方式,借助“分事件转喻整体事件”的认知转喻机制,“(推或踢)原木滚动”这一具体动作代表了整个致使环节内部致使力的传递过程。同样地,例7的“drank”指“喝酒”,致使受事“him”移动的过程包含了“他跟萨拉一起喝了酒”“他喝醉了”“他坐不稳”“他趴倒了”等多个动作环节,其中“他喝醉了”“他趴倒了”应该是受事“him”“drank”移动的结果,借助于“结果转喻运动过程”的认知转喻机制,“喝酒喝醉了”这一具体动作代表了整个致使环节内部致使力的传递过程。
例8至12构式与动词误配的构建和识解,转喻机制在构式整体与其动词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组构式中的动词stare,scare,cough等原本是语义自足的不及物动词,语法行为上多表现为致事的自主完成动作,不涉及受事。从例8可以得知,“stare”只说明施事的行为,本身不具有作用力或致使力较弱,但在构式与之互动融合之后,被构式赋予了一定的作用力或致使力,施事与受事之间存在着一种致使力或能量的传递,受事受到来自施事致使力的影响从而被迫产生相应的位置变化。以受事“the young man”接收施事“the manager”的致事行为“stare”作为致使事件,这一致事行为或能量传递至受事,从而使其被迫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为移动事件,致使事件的发生引起了(got) out of the room移动事件的发生。在致使阶段,施事发出致事行为,“the manager(stared)”,移动阶段“the young man(got) out”,在结果阶段“the young man was no longer in the room”。施事“the manager”通过“stared(盯着看)”这一方式发出作用力,作用力传递给了受事“the young man”,并且导致受事发生位置状态变化“(got) out of the room”,从而构成了三个阶段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整体事件完整的语法转喻链。此类构式的致使位移过程同样可以解读为其中某一阶段引发另一阶段的因果逻辑关系过程,用其中一个阶段指代整个致使位移过程,以具体动作转喻指相应的状态或结果。依然以致使阶段为例,例8中的“stared”意即“盯着看”,而致使受事“the young man”移动的过程则包含了“盯着某人看”“使人产生心理压力”“使人产生心理恐惧”之类的多个间接动作环节,导致受事因心理恐惧而离开,借助于“分事件转喻整体事件”或“行为转喻移动结果”的认知转喻机制,“stare”这一行为替代了“导致人离开”的结果,即建立了原因代结果的转喻模式,“stare”这一具体动作代表了整个致使环节内部致使力的传递过程。同理,例10以受事为某轻质物体“the tissue”接收施事的致事行为“cough”作为致使事件,伴随“cough”这一致事行为喷出的强烈气流作用至受事,从而使其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为移动事件,致使事件的发生引起了“(move) off the table”移动事件的发生。在致使阶段,施事发出致事行为,“He(coughed)”,移动阶段“the tissue(moved) off”,在结果阶段“the tissue was no longer on the table”。施事“He”通过“coughed(咳嗽喷出气流)”这一方式发出作用力,作用力传递给了受事这一轻质物体“the tissue”,并且导致受事发生位置状态变化“moved off the table”,从而构成了三个阶段的互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语法转喻链。此类构式的致使位移过程同样可以解读为其中某一阶段引发另一阶段的因果逻辑关系过程,用其中一个阶段指代整个致使位移过程,以具体动作转喻指产生相应结果的方式。例12“scream”原本仅仅表现为一种情感动作,进入致使位移构式后,便有了对施事施加相应的作用力或传递一定能量的致使意义,“scream”作用于受事,即其自身肢体的某一部位 “their heads”导致“(their heads) off”,以某一肢体部位因“scream”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具体形象变化转喻指抽象的兴奋情感,以加强情感的表现强度。
通过对上述构式与动词部分失配和构式与动词误配的分析可以看出,认知转喻机制的具体运作,使部分动词可以进入致使位移构式,这些动词不仅包含致使力较强的动词,而且也包括部分致使力较弱或无致使力的动词。施事通过动作发出作用力或能量,作用力或能量传递给受事,并且导致受事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构成了致使、移动和结果三个阶段的互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语法转喻链,如图1所示。
图1 致使位移构式流程图Fig.1 Process flow chart of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翻译的认知过程是对源语进行解构后,在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和意义,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恰当的表现手段进行建构,转喻的翻译是在目标语中再现从源语概念到目标概念的心理可及过程,不是语言形式之间的简单对应关系,也不是单纯的喻体转换过程,而是一个从思维到语言的互动过程,是一个涉及思维、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认知活动[8]47。转喻的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译文中从源概念到目标概念的心理通达过程与源语中的心理通达过程基本保持一致,应该尽可能保留源语中的转喻特征。同时,由于转喻以简单的措辞表征复杂的意义,以达到认知的经济性,因此,翻译转喻最根本的就是需要维持信息的忠实和文字的通顺。由于不同语言中存在大量相似的转喻思维方式,目标语源概念与源语中的源概念所激活的目标概念一致,对这类转喻的翻译,可以通过直译来使目标语读者和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反应,使译文得到与原文如出一辙的认知效果。
上述致使位移构式主要包括致使事件和移动事件,表征致使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移动事件的发生的因果逻辑关系,即致使位移过程为其中某一阶段引发另一阶段的因果逻辑关系过程。翻译时,应该将源语中的因果逻辑关系在译文当中体现出来,维持源语中的转喻机制,例3、例5和例7中“sat”“trot”和“drank”是分事件转喻整体事件,即源语表征分事件(整体事件的一部分),翻译时可将聚焦点从分事件转到整体事件,这样,译文与源语体现一种互补的关系,上述致使位移构式可翻译如下。
例3译文他们安排好客人,让客人围着桌子坐下来。
例4译文她把花盆放到窗台上。
例5译文农夫驱赶着马小跑进了马厩。
例6译文那人将原木滚过田野。
例7译文萨拉和他一起喝了酒,喝得他醉倒趴在了桌子底下。
例3的“sat(坐下)”译为“安排(让客人)坐下”,前者仅是后者行为结果的一个部分,后者比前者所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两者具有“相邻”关系;例5中“trot(马小跑)”译成“驱赶马小跑”,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致使手段;例7的“drank(喝酒)”译为“喝酒醉倒趴下”,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二者具有邻近关系,这类构式的翻译可使用增译法。
同样地,翻译构式与动词误配的这类构式,应该将致使事件与移动事件的因果逻辑关系直译,例8“stare”是“原因代结果”的转喻操作,例10“cough”体现了转喻“行为代方式”的操作过程,这二者中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行为”和“方式”分别为一个事件中的两个不同组成部分,它们在整体事件链中概念相邻。翻译时维持源语中的认知转喻机制,将聚焦点分别从“原因”和“行为”转到“行为”和“方式”,例8至例11可译为:
例8译文经理盯着那个年轻人看,迫使他离开了房间。
例9译文一把(飞过来的)刀把间谍吓得离开了房间。
例10译文他患了重感冒,咳嗽时把桌子上的面巾纸喷到了桌下。
例11译文理查德又点了一支烟,朝着天花板喷云吐雾。
例12的“scream”通过转喻“具体身体动作代抽象的情感”,翻译时维持源语中的转喻思维机制,可译为:球迷们高声尖叫。
本文具体分析了英语致使位移构式与其动词所表征事件的互动过程,并深入挖掘其深层认知转喻机制。通过分析致使位移构式与动词的部分失配和误配可以得知,基于认知转喻机制的具体运作,一些语义自足的不及物动词可以进入致使位移构式,这些动词不仅包括致使力较强的,也包括致使力较弱或无致使力的动词,致使位移构式主要包括致使事件和移动事件,是致使事件的发生导致移动事件的发生,从而说明二者构成因果逻辑关系,翻译时应该将源语构式所蕴含的因果逻辑关系直译,将聚焦点从源语中“分事件”转到“整体事件”或“整体事件”链中的另一“分事件”,使译文和源语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采用增译法维持源语中的认知转喻思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