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嵩山少林记忆

2021-12-24 05:33郜明超
少林与太极 2021年11期
关键词:嵩山苏辙龙潭

◎郜明超

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佛、道、儒三教荟萃,禅宗诞生于此,北天师道发源于此,程朱理学孕育于此,三教文化独树一帜,积蓄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帝王将相祭祀封禅,文人墨客歌咏书丹,高僧名道传教弘法,他们与嵩山生生不息的联系,为嵩山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使得嵩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自古就博得青睐。这里从大量有关少林寺的古诗里,选取唐、宋、金、明、清五个朝代、两位帝王、七位进士的诗作,从这些诗中,我们或许能够品味出嵩山少林的一些禅意武韵来。

武则天崇尚的精神圣地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皇后,并州文水(今陕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唯一封禅中岳嵩山的封建帝王。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对嵩山情有独钟,一生八次驾临嵩山,把这里作为实现政治抱负的精神寄托。

唐高宗李治一生曾三次驾临嵩山,为封禅中岳嵩山做准备。永淳二年(683)正月,唐高宗第二次驾幸嵩山时,武则天写下《从驾幸少林寺》这首诗: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武则天在少林寺目睹其母亲杨氏在少林寺营建的“功德所”后,因怀念母亲,作诗一首,她在诗序中写道:“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衿,逾悽远慕,聊题即事,用述悲怀。”诗中的前五句,描述武氏出游的原因和盛况,中间三句叙述隋代末年少林寺被大火焚烧,独存一塔之事,后两句是表述武则天思念其母在此获福善终,而自己又不得清净,无法和母亲相比,就是哭出血泪,也没有用!

这首诗虽是在“述悲怀”,但用金轮、香阁、铎吟、幡摇、花台、莲塔等词眼,描绘出少林圣地的佛光塔影。既有游幸队伍行进的大张旗鼓,又有日月山川迎驾的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和《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至今犹存于少林寺碑廊。到了武周如意元年(692),武则天还迎接少林寺神像15尊,供奉在宫中。而后于久视元年两次下敕书送还少林寺神像,寺僧义奖上书贺神像归少林。天宝十四年(756),寺僧将武后的敕书及义奖的贺书刻字于石,嵌于寺殿的墙壁。此碑于1928年被焚毁,现仅存有碑文及碑拓。

万岁通天元年(696)腊月,武则天从神都洛阳出发封禅嵩山,在嵩山极顶登封坛上祭天后,大赦天下,免除了天下百姓当年的租税,改元万岁登封。因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武则天改嵩阳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此二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沈佺期笔端的佛寺胜境

沈佺期(约656-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他是继“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世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是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语言流畅,形式华美。沈佺期在嵩山留下了不少诗篇,有《岳馆》《侍游应制》《游少林寺》《凤笙曲》等,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他一生至少随武则天两次到嵩山。第一次游嵩山时写下《游少林寺》这首诗: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沈佺期诗《游少林寺》

白居易诗《从龙潭寺至少林寺赠同游者》

苏辙诗《少林寺赠顿起》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踏着歌声来到少林寺这座佛门宝地,观赏了寺内秀美的景色。雁塔之古是由于岁月之深,龙池之深是因为霜风之古。清幽的寺院在雨后的斜阳里仿佛被清水洗过,显得分外明亮;碧色的殿宇在茂盛的树荫间依稀被轻云抚过,变得有些黯淡。在归去的路上看着天际的晚霞,听着起伏的蝉鸣,这是何等的快意!

此诗的前半部分写入寺观赏古迹,抒写诗人对少林名刹的敬仰之情,后半部分描述游览过程中景色的变化,以及归路晚景之绮丽,显示出诗人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写景抒情的感染力。长歌来游,蝉声相送,前后对应,主体与客观协调一致,呈现出一片欢愉场景,诗人畅游的欢快心情也跃然纸上。这首诗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带入唐初少林寺的胜境之中,实为诗人五言律诗的代表佳作。

戴叔伦描绘的少林秋色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常州)人,登进士第。早年曾在盐铁使刘宴幕下任职,后任抚州刺史,又迁任容管经略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因其祖父、父亲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受其影响,戴叔伦晚年上表辞官归隐,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

戴叔伦在当时的名气很大,其诗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放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他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意思是蓝田以盛产美玉闻名,但美玉在没有开采出山和未加工前,乍看上去与一块破石头无异,自然不能把它放在眼前来观赏,倒不如去看它在山中被烈日照耀时所发出的朦胧光芒。这种主张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后来,乾隆皇帝来少林寺时,采用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一首诗: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戴叔伦的这首《游少林寺》,记述了游览的经过和感受:寺前有一条清幽的路径,我顺其自然地去拜访佛寺。石窟历经风雨已长出了苔藓,香烟萦绕的甬道延伸到白云深处。树木蕴含着浅淡秋色,山峰涌起阴晦的云气。从廊道走到了尽头,回过头来,我禁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吟叹。这首诗语言平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结句“回首一长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诗里的山水情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中年参禅,晚归净土。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从龙潭寺至少林寺赠同游者》这首诗,就能充分反映出这些特点来:

山屐田衣六七贤,

搴芳踏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

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

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

别有逍遥地上仙。

这首诗的颔联“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既有宁静、深邃的气氛,又有飘逸轻柔的环境。杯中的美酒倒映出九龙潭的明月,禅宗的松涛鸣奏着少林寺的圣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我译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六七个同游者,脚穿山民之鞋,身着农人之衣,拿着芳香的野花,踏着青翠的小草,身影倒映在溪水里。昨夜在九龙潭边对着明月饮酒,月亮映于杯中,今日在少林寺里听着松涛赏景,弦乐似在耳边。趁身体强健就应该游览胜地,这里清静凉爽,仿佛炎热的天气早已过去。这时才知道乘着仙鹤飘在云外是怎样的感觉,想不到人间还有少林寺这样逍遥的地上仙境。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十二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河南尹,次年其幼子阿崔暴病夭折,白居易悲痛不能自持。初秋,其方外法友邀请他同游嵩山,一行人游历了嵩山太室山东麓的九龙潭(今八龙潭)。

九龙潭在春震峰下,这里奇峰耸峙,曲径盘绕,水穿石涧,飞落为瀑,继而成潭,为嵩山之胜境。《龙潭寺志》记载: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多次在九龙潭沐浴,曾留五言诗一首:“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欲骄山家尝,唯有风入松。”

元好问诗《少林》

九龙潭秀丽的景色让白居易大开眼界,欣喜异常,挥笔写下了《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抖擞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大和六年(832)暮秋,白居易同众僧再次来到嵩山,嵩山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他们先到了龙潭寺,龙潭寺因依九龙潭而得名,原为武则天的离宫,建于久视元年(700),唐开元年间改为寺院。这里四周山峦环绕,河水潺湲,为嵩山古寺,历代名人谒寺者络绎不绝。

白居易在龙潭寺逗留了一天,当晚就住了下来。一弯明月镶嵌在深邃的夜空,白居易陶醉其中,写下了《宿龙潭寺》一诗。第二天,白居易一行赏山玩水来到天下闻名的少林寺,这便是《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这首七言律诗的来历。

司马光唱和的禅宗故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宝元初年(1038)进士,历任天章阁侍制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王安石用事,退居洛阳,编修《资治通鉴》。哲宗继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司马光在任嵩山崇福宫提举时,经常来往于崇福宫和嵩阳书院,经过逍遥谷叠石溪,十分留恋那里的景色,为此,就在叠石溪西岸购买了一座小院,取名叠石溪庄。“永日杜门无俗客,临风隐几的天机。西山爽气秋应好,恨不相从上翠微。”过上了一段不论朝政,琴书相伴,对酒当歌的安适生活。

司马光春夏多在嵩山和洛阳,秋冬则返回家乡夏县。在嵩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编写《资治通鉴》。这一时期他专心著述,终于编纂成了这部历史名著。

司马光有个好友叫王拱辰(1012-1085),字君贶,开封府咸平县(今河南通许)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考中状元。他是北宋时期大臣,仁宗、英宗、神宗时期著名诗人。君贶写有一首诗,司马光以原韵为之唱和,遗憾的是君贶的原诗已无从查考,现将司马光的《和君贶少林寺》照录如下:

达摩自云传佛心,

绪言迷世到于今。

既携只履归西域,

安得遗灵在少林。

孤月正明高殿冷,

清风不断老松深。

谢公自爱山泉美,

肯为幽禅此访寻。

司马光在诗中谈到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这个故事传播得很广,不妨作下陈述:

达摩圆寂两年后,东魏出使西域的使臣宋云返回洛京,途径葱岭时遇到达摩,问道:“大师,你往哪里去?”“我往西天去。你回京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二人道罢,各奔东西。

宋云以为达摩是戏言,丝毫没有在意,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遇见达摩之事,孝静帝认为宋云是在欺君,便将宋云投入监牢。

后来孝静帝审理此案,宋云描述说,他见达摩时,达摩一手扛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为了辨别真伪,只得开棺验证。打开棺后确实仅剩一只鞋子,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才被昭雪。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图碑》,上边刻着: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苏子由归隐的理想家园

熙宁四年(1076)八月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举行举人试,时任陈州(今河南淮阳)教授的苏辙和许州主簿的顿起,奉命担任考官。苏辙在试院凭楼远望嵩山在晚霞中的美妙景色,赋诗《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一首:“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高楼一闭三十日,遥忆岩头种药翁。”

原来,苏辙与顿起来洛阳时途径嵩山脚下,因公务在身未能在此停留,二人远眺中岳风光和诗相约“同上嵩高望九州”。九月初考试结束后,他们结伴谒缑氏祠、过轩辕关,九月九日到达少林寺。苏辙赋诗《登封道中三绝》三首赠予好友顿起。其中《少林寺赠顿起》诗曰:

共君将住还归去,

欲问安心知已疏。

一径乔林下黄叶,

三山翠壁绕禅居。

短短的28个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路边的秋林飘着悠闲的黄叶,幽静的禅房隐于青翠的深山。我们今晚将住在少林禅寺,可明天就要踏上归程,不用问,片刻的气定神闲将随着我们的离去渐渐消散。这恬逸的时光多么短暂啊!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一生仕途坎坷,随着革新与保守人物的交替执政,苏辙的为官也几起几落。苏辙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辙游历嵩山后,又游览了石淙河。“石淙会饮”是中岳古八大景之一,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在此建三阳宫作为其避暑之地。当年夏,武则天在石淙大宴群臣,并赋诗歌咏,故名“石淙会饮”。石淙乃嵩山地区非常有名的景观,苏辙来时见石刻尚在,睹物思人,写下了《过韩许州石淙庄》,其中写道:“将追赤松游,自置青云外。犹恐山未深,更种万株桧。”为他以后归隐嵩山埋下了伏笔。

苏辙在嵩山留下了26首诗,最著名的是《登嵩山十首》。随后,苏辙和顿起一块入许州,写有《许州留别顿主簿》:“洛寺相从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箪连床夜雨喧。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这首诗回顾了他们洛阳之行的前后经过,表达了彼此间的深厚友谊,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感情。

苏辙晚年定居在颍河上游,自号颍滨遗老,去世后葬在嵩山南麓的郏县。

元好问至深的嵩山情结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一代文宗,文章独步天下三十年,诗文多为后人称道。

元好问七岁能诗,有神童之誉。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编成《中州集》。

从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至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这九年中,元好问一直寓居嵩山,期间写下大量的诗作,以《少室南原》《少林》《启母石》《同希颜钦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其一)》四首最为出名。《少室南原》描写了嵩山脚下美丽的景色:“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哔。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少林》一诗颇有禅意,读之让人神醉心往: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

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住。

我无玄豹姿,漫有紫霞相。

回首山山云,灵芝日应长。

元好问在嵩山居住时,和农民们一样劳作,品尝生活的甘苦:“书生如老农,苦乐与之偕” “已开长沟掩鸟芋,稍学老圃分红姜”“嵩山飞来昆阆山,山家茅屋翠微间。鸡豚乡社劳相苦,花木禅房时往返。”《食榆荚》更是写出了共食榆荚的甜美,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安闲恬静的农家生活。

元好问在嵩山的寓所,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虎头峰下,一说是清微宫附近,一说是龙潭寺,无论居于何处,对于当今的我们不再紧要,我们所体会的是,嵩山的山光水色,给元好问带来了无限的快慰,“此生愿作登封民”,才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元好问的嵩山情结,至老弥深。

程公业眼中的寺僧演武

明朝天启五年(1625),时任河南巡抚的程绍(字公业,明嘉靖十一年进士)莅临少林寺,在观看了少林武僧演武之后。写下了著名的《少林观武》七律诗:

暂憩招提试武僧,

金戈铁棒技层层。

刚强胜有降魔力,

习惯轻携搏虎能。

定乱策勋真证果,

保帮靖世即传灯。

中天缓急无劳虑,

忠义毗卢演大乘。

这首诗把少林武僧演武的场面描述得惟妙惟肖,仅观文字就能使人感到震撼。该诗当时即被刻石于少林寺,至今犹存。

明代少林寺的演武活动非常盛行,当时凡是有地位的名人到少林寺,寺僧都以演武形式展示少林功夫,留下记载的有:

正德八年(1513),时任主客郎中的都穆;

嘉靖四十年(1561),抗倭名将俞大猷;

万历九年(1581),时任礼科给事中的王士性;

万历三十六年(1608),时任巡抚河南都御史的金忠士;

万历三十八年(1610),时任河南右念都御史的李思孝;

万历三十九年(1611),赴陕西主考的袁宏道;

万历四十三年(1615),文坛大家文翔凤。

万历时曾任礼部侍郎的公鼎游少林寺时,武僧为之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演武,引发了公鼎的诗情,写下了长达352字的七言古诗《少林观僧比武歌》。

明代少林武僧的大规模的演武活动,不仅展示了少林功夫,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少林功夫的提高。

乾隆帝留下的少林三章

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三十日下午,乾隆一行抵达少林寺。“酉刻雷起少室,澎雨沛然”,但这并未打消乾隆游览的雅兴,在细雨中乾隆参观了少林寺各个殿宇,欣赏了唐宋碑刻,又上了初祖庵、达摩洞,当晚驻跸方丈室,并制诗三章,以抒发高兴的心情,这三首诗是:

《少林寺作》

少林千载寺,少室一房山。

禅悦偶重扣,秋岩此乍攀。

树姿纷绮绣,涧响静潺湲。

却见来时路,轩辕云外关。

《题面壁石》

大地那非碧眼僧,

九年面壁却何曾。

宋云道是逢葱岭,

五叶原教到惠能。

片石无端留色相,

千秋不必考明徴。

我非见布疑黂者,

画取由他故事增。

《宿少林寺用唐沈佺期韵》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

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

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前的乾隆御碑上。除此之外,乾隆又为佛殿写下了四副楹联,五块匾额。

乾隆皇帝游览少林,给少林寺带来了莫大的荣耀,同时也体现了少林寺作为皇家寺院的身份象征。随后几天,乾隆还去了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登上嵩高峻极峰,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并将越南贡品9柄玉如意赐予中岳庙收藏,现保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

不知不觉中已写下了数千言,少林寺作为天下第一名刹,1500多年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最后,以我的一首七言律诗《中岳嵩山》作结:

岳立天中气势宏,

七十二寺露峥嵘。

观云惬意三皇寨,

面壁清心五乳峰。

诗画同源邀朗月,

禅茶一味绕盘松。

钟声磬韵凡尘远,

道骨仙风步履轻。

猜你喜欢
嵩山苏辙龙潭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岳嵩山
醉美西龙潭
九龙潭的险
三教策源——中宗嵩山
我爱我家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咏蜡烛(外二首)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