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解读理论下的中学诗歌阅读教学研究

2021-12-24 12:42:07周从兴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摘要:诗歌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部分,语文教师对诗歌阅读教学的正确把握是非常必要的。多元解读理论融入中学诗歌教学是首次创新,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通过对多元解读理论的概念阐释,遵循重视作者与作品的独特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特体会、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原则,关注整体意境解读、注重想象能力发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重视学生主体接受等特点,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多元思维、营造和谐氛围而深化、落实多元解读。

关键词:多元解读理论;中学诗歌;阅读教学

多元融合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培养创新型、创造型、操作型人才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课程也在不断革新,满足时代对语文课程的要求。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与观点,促成自身的变化与发展。

一、多元解读的概念及原则

多元解读理论引入中学诗歌阅读教学是一次创新。在解读过程中,要尊重作者、作品的特殊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重视教师在多元解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多元解读的重点是“多”方面,但无论有多少种不同的理解,多元解读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多元解读实质上是在容许实现的限度内,在始终遵循作品有效性和暗示性的条件下,展开合理想象的创造性解读。所以为了保证解读结论的科学合理性,在多元解读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重视作者与作品的独特地位

在鉴赏作品的同时,虽然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审美体验、人生体验,但也必须重视作者、作品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地位,才能让自己在解读文本时不至于过于重视自身,而忽略文本的意图、结构及表达意义去做出不符合文本的随意性解释。所谓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不正是如此吗?因此,读者在多元解读作品之前,要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要有一个十分充足的了解,对作者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以此作为基点,在多元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进入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体悟作品的结构,挖掘作品的意义所在。

(二)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特体会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对作品的鉴赏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視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在发挥着充分的主观能动性,以其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对作品进行内容、形式、主旨等方面的多元解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地提取经验、建构新经验,由于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不同的,具有个体差异性,阅读作品后的个人体会也是各不相同的,具有独特性。独特的阅读体验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后个人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而文学作品是在作者的创作需求下运用想象、虚构等多种手法将大量的感性材料熔铸成凝练的形象,以表达某种情感倾向的作品形式。因为,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性,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品内容进行补充,以便能多元解读文学作品。

(三)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先行体验与独特解读,对整个文学作品有了一个准确、全面、多元的掌握,从而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从文本的立意、内容、主旨等各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每一个个体拥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是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会不太全面,甚至只是停留于文本表层,缺乏深入挖掘文本更深层次内涵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引领,帮助学生树立多元解读观全面、正确地走进文学作品。

二、多元解读理论下中学诗歌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关注整体意境解读

意象的创作过程是一个集所闻、所见、所想、所悟为一体的过程,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再创造。读者把握诗歌意象,抓住了其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景,就可以充分理解诗歌的整体意境、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多元解读理论指导下的诗歌解读并不仅仅只关注诗歌的某一个意象的意义,而是从整个意象群出发,关注意象与意象互相结合构成的整体画面,体悟整体意境的意蕴。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曹操的《观沧海》中,对意象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碣石”“沧海”“水”“岛”“树木”“百草”等单个意象上,而要从整个布局出发,感受“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的气概。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体悟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是对诗歌所表达意义的最好解读。

(二)注重想象能力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语义的理解上具有多样性、意境理解上具有模糊性等特点,因此,诗歌比其他文学作品更具有可发展的想象空间。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通过对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的解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诗人为什么发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的感慨?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从多方面去解读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诗歌文本的解读是多元与开放的,多元解读理论要求读者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已学知识、已有经验,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文本之中,丰富对诗歌意境、意蕴的认识,对诗歌文本进行再整合与创造。

(三)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某些事物可能存在偏爱或喜欢,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就显得极为重要。诗歌在每一个朝代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学习诗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出了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船帆高悬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漫长的人生需要一生正气,才能顺风满帆,直达目标的人生哲理。通过诗歌的阅读教学,学生对诗人笔下的美景深有体会,甚至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心灵与诗人同在,受到了来自诗人内心的熏陶与感染。

(四)重视学生主体接受

学生是学习活动发生的主体,一切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所谓“主体接受”是指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尊重作品、作者的前提下,为了完成阅读的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在中学诗歌阅读教学中,由于诗歌具有用词典雅、语言精练、节奏韵律、意境优美等特点,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可发挥个人想象力的空间,需要读者充分运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填补和完善,而读者又是带着自身的认知、情感、经验和能力在探索文本的深层意蕴所在。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仅只是让学生读懂字面意思,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当时诗人内心深处由绝望到重燃希望的心境,以此来激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从多元思维出发,换一条路径去探索真理。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在探究诗歌意蕴时的再创造。

三、多元解读理论在中学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落实全新解读

在多元解读理论指导下,中学诗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进行多元解读,实现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探究。创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诗歌文本本身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内容,因此,在探究诗歌文本的深层意义时要依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的解读过程就是再创造填补和完善的过程。学生在与教师、作品、作者的对话中增加了自身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个体生命在交流沟通中得到释放,也彰显了学生的不同个性。

(二)有利于培养多元思维,深化多元解读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多向的、独特的、丰富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元解读理论倡导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方向思考问题,探索多种方式,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中学诗歌阅读教学,在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解读,品读诗歌的节奏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对詩歌作品进行情感的深层探讨,感悟诗歌中的情感及其变化。

(三)有利于营造和谐氛围,提高主体意识

多元解读理论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并且认为对诗歌的多元解读是通过作者、作品、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而形成的。在语文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理解、体悟作品的深层含义,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读诗歌。

(四)有利于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情境,树立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有效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性学习,多元解读理论强调在中学诗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是引导者。

多元解读理论融入中学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对诗歌作品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意象的挖掘,对意境的感受,对情感的体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实现对诗歌文本的多元解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悦.多元解读视角下的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3]李金刚.“多元有界”理论在初中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0.

作者简介:周从兴(1997-),女,汉族,贵州遵义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3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43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1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