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要】古往今来,吟诵已经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诗词的发展和吟诵之间的关系也紧密相连,吟诵可以生动地传达出古诗词当中作者的心境和环境的优美。要想深入研究吟诵在古诗词声乐作品发展中的作用,要注重诗词的格律、腔韵、语调、意境,对吟诵所起的艺术效果。吟诵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中国各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已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多方面对吟诵进行研究,诠释古诗词作品的传承,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吟诵,再通过不断地学习,将古诗词吟诵运用到声乐作品当中。
【关键词】声乐作品;古诗词;吟诵运用及演唱方式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8-0076-0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原吟诵普查与推广研究”(2020-ZZJH-5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尤其重视对中国古诗词的学习,在声乐作品中穿插古诗词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欢。古诗词与声乐作品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作品,这种新的艺作品,不仅具有声乐作品的特点,同时还传承了古诗词当中的诗词力量与文化底蕴。古诗词声乐作品是中国古代与现代艺术的有机融合,大家要不断地学习现代声乐知识,努力发挥古诗词声乐作品当中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一、声乐作品中古诗词吟诵的现状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传统吟诵的人越来越少,进行传统吟诵的年轻人变得更少,有些人虽然会吟诵,但是因为缺乏文学素养,导致这部分人只会少数文体的吟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吟诵腔调,20世纪初出现了一批吟诵的录音和录像,这批录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为了保证传统吟诵不消失,我们要继续传承吟诵,并且不断学习,促进吟诵的持续发展。重视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越来越多的优秀古诗词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国家教育也重视对古诗词文化的培养,在高考教育当中,越来越重视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近几年,各个综艺节目也注重对古诗词吟诵的传承,像《中华好诗词》等综艺节目的出现,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对古诗词吟诵的学习。
二、古诗词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古诗词是抒发情感的纽带
诗人最喜欢用直接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同事物产生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也是古诗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情感与景物的融合,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委婉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运用典故借古抒怀,在古诗词当中也非常的常见,许多作者在创作古诗词的时候,经常会借用历史当中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壮志未酬或者哀叹时局,怀念历史当中国家的繁荣昌盛之情。
在古诗词当中,充分运用各种诗词艺术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作者也喜欢把明显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种手法不仅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还能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是诗词当中不可缺少的描写形式,正面描写进行直接勾绘,再通过侧面描写,对正面描写进行烘托和渲染,在弥补正面描写缺陷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力。古诗词当中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感情。
(二)古诗词所具有的文化品格
中国的古诗词当中体现着许多值得他人学习的文化品格,例如,诗词当中对菊花的描写,可以体现出菊花坚贞不屈的品格美;诗词当中对牡丹的描写,可以生动地传达出作者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诗词当中对学习的描写,可以体会出作者对于学习的热爱,忘我学习的态度;诗词当中对爱国人士的描写,可以充分地激发读者与作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竹子也是古代诗词当中常出现的物品,诗人对竹子的描写,表面上是写竹子生命力的顽强,但是从竹子的空心,告诉人们应该具有虚心学习的态度,要具有顽强不屈的能力。不与百花争艳的梅花,也常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梅花在寒风当中独自绽放着自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诗词当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诗词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优秀的文化品格。
三、吟诵与古诗词作品之间的联系
(一)吟诵与古琴的充分融合
琴歌的历史悠久,同时琴歌也是一种优秀的古琴声乐作品,琴歌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需要演奏者自己弹琴,自己唱歌,吟诵是从琴歌发展而来的。琴歌主要强调“乡谈折字”,在演唱琴歌的时候,要用纯正的方言结合“四呼开合”和“四声阴阳”生动形象地把琴歌当中的每一个字,用美妙的歌声唱出来,要想成功地学会四声阴阳这一方面,就要熟悉每一个字音平仄,把吟诵与古琴结合起来。
(二)吟诵与传统民间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
自从吟诵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吟诵与传统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密不可分了,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族各代人民通过代代相传和口口相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留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
不同的传统民间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经过不同民族、地域和民俗的影响,最终传承出来的民间音乐也各不相同。民间音乐当中包括歌词的演唱,歌词演唱的部分就是对吟诵的最好诠释。吟诵主要采用平低仄高的节奏,同时还有旋律和重音的存在,而戏曲的传唱,则需要演奏者进行字正腔圆的演唱。吟诵与多种传统民乐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吟诵和传统民乐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对吟诵行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其他传统民间艺术。
四、文学意境当中反映出来的吟诵
(一)一字一句地分析,通过吟诵还原诗词场景
学习诗词的时候,合理正确的诗词吟诵方式,不仅可以表达出作者当时的心境,而且还可以充分还原诗词当中的场景。比如文章《枫桥夜泊》,中国古代声乐作品和诗词吟诵结合最具有代表地位的作品之一,对《枫桥夜泊》演唱的学习和对诗词内容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学习声乐作品。这篇诗词歌曲,首先对诗歌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旋律和伴奏方面着重归纳《枫桥夜泊》的特色。接着从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入手,再结合演唱者的心理感受,把气息、咬字、行腔作为分析的依据,研究如何更好地掌控演唱技巧和此曲意境的呈现与风格把握之间的联系。对这篇词曲的深入分析学习,把声乐作品与古诗词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内容,接着再把声乐作品与诗词的意境进行融合,将作品的意境和情愫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学习历史习俗,寻找生活的细节
习俗是对一个民族的思想、心理等等各方面的完美体现,习俗也随着民族和地区的改变而改变,历史习俗当中,充满了许多热爱生活的小细节。比如每年端午节的赛龙舟,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人们都参与到了赛龙舟的组织当中,并且每年的参赛人员都在不断地增加,周围有一群加油助威的人,参赛人员带着人们的祝福与自己的龙舟队伍,开始了一场赛龙舟的较量。另外,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忙着包粽子,这一天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习俗已经绵延了2000多年,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敬佩之情和爱国之志。此外,还有门插艾叶和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的出现,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传承了对民族文化的赞美之情。
五、吟诵与器乐的结合
(一)吟诵在古典音乐会中的传承
诗词歌曲音乐会当中的演唱家,没有借助外物,仅靠歌唱家的本色演唱,就给观众带来了一阵古朴清幽之气,仿佛让观众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遥远的古代,再现诗词的周围环境。比如方琼演奏的长相知,很好地将古代文化展现在当代舞台。诵读古诗,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志趣和高尚的情操;吟唱古曲,可以帮助人们进入历史,认识祖先的文化知识结晶。在演唱古典音乐的时候,要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把古词古曲传统文化全方位地传承下去。
(二)“平仄”在器乐声腔中的演奏与人声“吟唱”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器乐也在逐步改进,一些新的乐器和新的声音也在不断出现。人声“吟唱”则是一件非常具有技巧性和表现性的“乐器”,通过对人声的学习和开发,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和作品。比如《水调歌头》当中,器乐声腔与人声的结合,融合人声音调和器乐化语言。应该合理地运用现代音乐当中的作曲技法,同时再结合自己的思维和灵感,“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传统文化融入优秀的作品当中,挖掘更深层次的音乐意义。
六、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声乐作品的现状与吟诵古诗词作品之间的联系,吟诵与器乐的结合和吟诵对个人学习古诗词演唱的启发等方面展开来论述,然后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声乐作品的演唱方式,感受优秀的声乐作品。把吟诵与声乐作品结合,达到强强联合,把古诗词和声乐作品当中的优秀文化完美地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魏平.以技辅艺 以情发声——古诗词声乐作品艺术指导的“三步曲”[J].四川戏剧,2020,(09):122-125.
[2]莫幸锋.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演唱技法研究[J].黄河之声,2020,(17):174-176.
[3]孙华兵.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之见[J].北方音樂,2020,(17):24-25+98.
[4]高昕昱.高校民族声乐古诗词作品的艺术表现探究——以《声声慢》为例[J].北方音乐,2018,38(23):
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