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娜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往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更加活跃,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增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32
引言
新时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逐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实践中,为了引导小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点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采取更现代、更多元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激活自主学习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在数学课上更加积极主动。
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应用性很强。学生在数学教育课堂上学习的一些微积分规则、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对真正掌握其他一些学科有很大帮助,这一意义的背后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此外,与文学相比,学生应该能够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数学强调建立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真正学会控制自己,冷静地面对问题,认真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优化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从小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角度,采取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实践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2.1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当今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学校对学生学习的学科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应该受到小學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在过去落后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下,小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与当今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当今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2.2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达到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有效组织和认真有序地实施这一系列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堂学习进行投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注重优化小学数学教育,引导小学数学教师的方向,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应有效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学校数学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策略 2
3.1调整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基于理论讲解和习题训练,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容枯燥乏味。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没有兴趣,会使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较低,无法使学生学好,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计,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睛,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来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容。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关于直角的知识时,他们可以放弃僵化的理论解释。如果他们只是告诉学生90度角是直角,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它。但是如果老师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教室里观察图片,窗户,书籍等物品举例告诉学生,从桌子上或者课本的一角可以看到一个90度的角度,这样,加强学生与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的质量。
3.2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口头叙述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学生所学的只能是老师解释的内容,学生不会主动思考知识的内容,这会导致教师讲解时学生能理解,但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忘记。因为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够,思考问题时不能充分考虑。因此,教师应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结语
总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有趣、更适合的数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玉赐.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9(24).
[2] 屈晓敏.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 (33).
[3]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
[4]罗柱森.采用参与式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应用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