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苗苗
摘要:小学语文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背景下,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设计有效的情景交融教学环境是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传统的情境创设方式慢慢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运用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脱离,或没有设计好的情境,使情境创设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本文从具体的教学示例入手对有效组织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交融;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31
一、让课文情景趣味再现
在讲述课文时,老师可通过分析课文的教学内容来改编或再现故事,并引导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进行活动开展,积极沟通联系学生,让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一方式运用,不仅可让学生活跃起来,还能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感到学习语文学生的乐趣。讲解《草船借箭》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并运用自己的表现力进行对话和表演。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愿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富有戏剧性的文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反复记忆属于自己角色的对话,这一过程也加深了对文章的印象,可对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指引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根据人物形象特征,在表演过程中演绎出动作神态,使剧情变得更加精彩。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里面有五个人表演五壮士,其余人表演敌人。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精神,体会到爱国人士为自己祖国不惜献出生命的伟大壮举,如此更能理解文章主旨,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感受到革命先烈身上散发出的伟大光辉,对文章内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满足了复述教学的目的。
二、科学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生活和社交经验相对缺乏。在语文的系统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有受到外部事物的吸引,学习注意力很难长期保持,自律能力也很差。教师可在全面把握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精神需求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趣味故事情境,促使学生可更为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故事教学,要求学生合住课本,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文本中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圆明园的毁灭背景时,语言要独特且富有威严,必须密切重视语言的缜密性,并告诉学生英法联军入侵时对于圆明园的大肆破坏,语言要富有情感。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和圆明园的特定背景知识向学生讲故事,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过的。其中在进行故事性文本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经验,通常并不真正理解文本。为帮助学生更深入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选择具体的实物对象给学生观察,使用具体对象让学生进行仔细全面的观察。例如,在讲授《曹冲称象》时,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然后理解曹冲在课文中使用的方法,学生将不会对课文有清晰的认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益很难获得提高。为有效地改善這种教学状况,转变这一教学困境,教师可创建这样的实物情境:使用装满水的透明玻璃缸作为一条小河,使用一个小的白色盒子作为船,然后使用橡皮泥挤压成大象的样子,并将其放置在船上,让学生进行观察,看看船此时的状态。通过实际的物品观察,向学生形象展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并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实践操作,以此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一方式,不但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活动获得进一步优化创新,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课文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对操作和训练的兴趣,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三、拓展文本阅读时间情境
推进文本细读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对文本阅读时间予以适当性的拓展和延伸。具体言之,教师可整合学生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总结,以此助力学生阅读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比如,在课后实践,教师可为学生发放关于课文的导图、课文材料,要求学生利用零散时间来整合阅读资源,如此才能够保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同时也能够推进文本细读高效开展。如《将相和》中涉及到三个小故事,渑池大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而蔺相如是三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能够看出蔺相如等内、对外分别是什么态度,体现其什么样的性格?在廉颇思想态度的轉变中,蔺相如发挥着哪些作用,从这中间你能感悟出哪些道理?通过教师设置一系列这样的问题,使得各个小组之间能够深入交流、加大阅读合作力度,为整个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新形势下,教师应清醒意识到创建情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基础上得到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切实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获得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金芳君.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9(20):39.
[2] 张继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导引策略[J].新课程,2019(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