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山圩镇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12-23 02:48韦天丽王梓廷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

韦天丽 王梓廷

摘 要 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满足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要点进行分析,探寻出各类科学有效的策略,提高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水平。结合实际以“山圩镇-木艺小镇”为研究背景,在阐述山圩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基础上,对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研究,探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方案,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 特色小镇;文化振兴;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9.013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开展特色文化小镇创建工作的通知》(桂文产函〔2018〕97号)要求,遵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特色文化小镇创建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木艺小镇)依托地方特色文化突出、经济基础强劲、区位优势明显及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特点在文化建设中崭露头角,列入首批广西特色文化小镇创建名单之一,开展广西特色文化小镇创建工作,对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山圩镇同时作为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按照“五位一体”方式统筹推进木艺小镇产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急需在文化与工业产业融合上不断探索,找寻特色小镇建设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突破。

1 山圩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

山圩镇先后获得“中国白头叶猴之乡”“中国剑麻之乡”“广西壮族采茶剧之乡”“自治区和谐乡镇”“自治区文明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等荣誉称号。山圩镇隶属于崇左市扶绥县管辖,于1987年正式撤乡建镇,辖昆仑村、那利村、坝引村、渠透村、九塔村、那任村、那白村、玉柏村、那派村、平搞村、平天村和山圩居委会12个村(居)委会、105个自然屯,总面积283 km2、镇区建成区面积2.66 km2,建成区常住人口3万人,城镇化率达43.68%。

山圩镇位于扶绥县东南部,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距南宁国际航空港30 km,距扶绥县

32 km,距南宁市50 km,距崇左市90 km,距防城港出海口200 km。随着南宁新江-扶绥一级公路、机场轻轨专用线、南凭高铁、南宁新外环高速等一批大交通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山圩镇将全面融入南宁大都市圈开放开发,成为推动南宁-扶绥一体化、承接南宁空港经济区产业梯度开发的重要区域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中心城镇。镇内山圩产业园于2012年创建,以剑麻产业和循环林业为主,拥有广西3A级农垦山圩林业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和剑麻产业核心示范区2个现代特色核心示范区,鑫源木业、丰森木业、东正木业、春江木业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园区板材深加工及其配套企业204家、单板企业500家,已投产项目109个,共有规上企业65家,木材产业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扶绥县第二支柱产业。山圩镇成为广西第一大木材集散地,山圩镇有近30家木材深加工企业,可就地加工300万方的单板原料,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带来可观的税收,提供11 000个就业岗位。

山圩镇有着悠久的恐龙文化,是世界上独一仅有的,在1973年、2001年曾先后2次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恐龙化石。其中2001年发现了“一窝三龙”奇观,先后发掘出80多块恐龙骨骼,属于蜥脚类恐龙,距今已有约1亿年,较大的一具肋骨最长超过2 m。据了解,该恐龙长度超过20 m,高度约6 m。这些化石是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早白垩纪大型恐龙化石,也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高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同时山圩镇是扶绥壮族采茶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主要阵地,独特的壮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早些年就以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开展农民丰收节,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姚文为壮民俗文化主要传承发展人,着力挖掘、传承和保护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先后收集整理了壮族采茶剧小调53首,整理改编34部壮族古装采茶剧和创作3部现代壮族彩茶剧和一批小品、相声、山歌、舞蹈節目。2014年,扶绥壮族采茶剧列入广西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姚文被评为广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扶绥壮族采茶剧小品《跪老婆》荣获2008年广西自治区小品大赛铜奖,地方民俗戏《唱春牛》荣获2011广西第三届魅力北部湾群众优秀文艺展演二等奖,扶绥壮族采茶剧小戏《丰收时节》荣获2015年全区小品(小戏)大赛崇左赛区三等奖。

2 存在的问题

2018年山圩镇获得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木艺小镇创建单位,同年列入首批特色文化小镇[1]。但目前经济发展迅速,配套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跟不上,农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日益攀升的健身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使文化与工业产业融合发展及建设培育特色小镇中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显露出以下问题。

2.1 发展不平衡

迅速发展的经济与地方文化发展建设难以统一。山圩镇产业园2021年预计实现110亿元的产值,但是目前园区及集镇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设施仍然是沿用以前的规模,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上投入的资金也没有同步跟上,经费及目前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文化建设的需求,这严重制约了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山圩镇各村屯农业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上不平衡,镇内最大的渠透村有1 140户4 492人,水田154.73 hm2,实现粮食年产量730 t,主要种植甘蔗、剑麻等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作物,渠透村除了一座文化古桥没有其他古文化建筑;最小的玉柏村和平搞村,仅有1 000多人,以养殖那白鸭、出售绿皮土鸭蛋、种植坚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兴产业为主,同时是恐龙文化的挖掘地及辐射地。产业结构上,镇区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规模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且还属于成长阶段,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文化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下,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形成。总体来说,镇区内各村屯发展各具特色,但基础薄弱、不平衡,诸如饮水池、硬化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较低,新引进的百香果、柠檬、坚果等作物种植面积小、起步晚,不具备规模经济的能力,这些是制约镇区统一规划、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山圩镇平搞村、那派村、平天村是恐龙挖掘地,出土了很多完整的恐龙化石,但是这几个村却没有能依托恐龙化石发展出文化产业。

2.2 地理环境位置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相互制约

山圩镇主城区自西南方向东北方沿南宁-上思高速公路建立在倾斜度约30°的山坡上,西南部是较为平坦的低洼之地,但由于征地困难、水源不足等原历史、自然原因,使得西南部的平地一直未能开发出来,制约了城区规模的扩大和规划。镇区其余各村屯与主城区相距较远,大都相距8 km以上,这对镇村之间、村村之间的交流互动会造成一定影响。山圩镇目前有那利村天然水资源、那利大栏河的自然风光、昆仑村渠楠屯白头叶猴保护小区天然生态的环境,2个位置分处两头,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线优势,而且山圩镇综合文化站虽然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文化品牌[2]。文化站的位置虽处于集中闹市,但是左右难以扩建打上标示性的建筑,在其整合的村屯文化资源挖掘难以全面分布,零散在那派村、渠透村等各村屯。

2.3 交通网络基础设施质量较差

虽然山圩镇已经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屯屯通小道,但即使是镇区内的地段也长期失修导致路途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的路况使得交通环境较为恶劣,而且各屯虽通有小道,但路基较狭窄,难以为较大型车辆的通行和运输提供便利。长远来看,山圩镇计划在白头叶猴和恐龙文化旅游上做文章,而白头叶猴和恐龙化石大多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因此必须在交通设施上做好保障。

2.4 文化人才队伍断层

山圩镇虽然在扶绥县内实力强劲,但囿于本身的经济发展现状,其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并不能占据优势。主要是乡土文化人才断层及本地民众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支撑山圩镇的良性发展,成立的采茶剧团人员大多是本地农民,普遍知识文化较低,对于政策的把握不准,即使是政府、村屯各级干部,也存在学历偏低、能力不够的困境,无法形成强劲的带动示范作用。虽然在学校设立了少年班,但是随着学生的升学也没能带去其所升入的学校。因此消除人才资源匮乏的威胁,已经成为保障山圩镇文化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

2.5 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中央、自治区、各地方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农村,有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队根本无资金添置新的设备,更不用说组织群众在文化室开展活动了,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3 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思考

3.1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并落实

《山圩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明确指出“要高起点规划,聚焦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品牌产业。”将山圩镇总体规划和山圩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完善产业布局机制,结合土地总体规划,确保多个规划协调统一。“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持具体的政策支持和执行:1)继续加大在农垦、“双高”、贫困助学、饮水改造、户籍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2)加强基层党建,下大力气破除阻碍政策执行的体制机制弊端,提高基层政府的运转效率,降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政、制度与时间成本;3)解决营商环境问题,加快形成法治化、信息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形成以山圩镇为中心,促进周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动,从而提高山圩镇的区域竞争力;4)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既要解决镇区干部在面对新形势下的本领恐慌问题,又要为镇区内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2 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小镇

山圩镇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由木材、剑麻、甘蔗衍生出多元的新业态和以白头叶猴、恐龙化石、壮族采茶剧等独特的文化资源而得到市县层面的大力支持,对已经具备的优势和资源,山圩镇必须充分宣传和利用,依托政策红利,着力打造集木艺、恐龙文化于一体的具备品牌效应的特色小镇[3]。在木艺特色上,拓宽木材加工工艺的种类,使木艺成品风格更多元、内涵更丰富,形成能够代表不同地区和民族风格的桌椅、名门、衣柜等木制工艺品。在文化特色上,通过建设恐龙博物馆、主题公园、展覽馆和体验馆等设施[4],促进节假日亲子游的繁荣;通过在镇上或县里定期开展采茶剧演出,吸引来自县区内游客的参观旅游,打造具备属于自己特色的“山圩名片”[5]。

3.3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

山圩镇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甘蔗种植面积超过1.07万公顷,产值2.3亿元以上;常年甘蔗间套种西瓜0.8万公顷以上,产值2亿元以上。山圩产业园区有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4个,自治区重大项目16个,从业人员1.88万人。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1亿元,同比增长42.12%,2021年园区产值将突破百亿,正在全面融入南宁空港经济区核心区。经过多次的产业规划和战略调整,山圩镇在保持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前提下已形成有一定竞争力的制造业,第三产业也逐渐孕育,为避免产业规划出现偏差,已经可以与周边处于不同发展规模的县镇开展贸易种类的多层次合作并形成经济互补格局[6]。今后小镇的建设同样不能脱离实际,必须因地制宜地发挥好资源优势,积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首先发展剑麻、甘蔗、龙眼、木材种植、那白鸭养殖等基础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谋划产业园内木材加工、生物质发电、林业循环等先进的工业,再进一步开放恐龙文化、采茶剧、白头叶猴等具备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培育出强大的支柱性产业与完整链条,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本土文化创意的品牌,这才是科学的长远之计。

3.4 加强与周边乡镇的交流互动

要为山圩镇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必须着力解决好山圩镇与周边乡镇及县区的关系,尤其是治安上的关系。在经济方面,与周边乡镇共同探索关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经验与产业发展经验,既能将山圩镇的发展经验推广到周边地区,也能使周边地区为山圩镇的建设供给资源,实现局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在文化交流方面,立足本镇特色,携手周边乡镇,在文化挖掘方面开展联合研究与对话交流,共同打造局部范围内的文化旅游区,形成靓丽的“山圩名片”。在治安方面,继续办好县镇、镇镇联合执法活动,以此为平台,扫除地方村霸、犯罪分子、偷渡人员等黑恶势力,为特色文化小镇建设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保障。

3.5 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更加开放、公平、有效的引才、育才、用才氛围,是破解制约山圩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发展“瓶颈”的优先抉择。1)要注重引才,在山圩镇范围内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交流会、人才签约洽谈会,使“筑巢引凤”具备平台支撑,联合市县组织部和团委举办诸如“名校学子边关行”“毕业生基层体验”“优秀学子回家乡”等活动,广泛吸纳优秀的人才回乡服务和发展。2)要注重育才,既要培育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依靠科技人才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7],也要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各类培训会,对农民关心的技术、管理生产经营等问题上提供更多服务,提升农民素养。3)要注重用才,构建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开辟有助于展现其才能的平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专业优势。

3.6 抓住发展机遇,真抓实干

山圩镇在崇左市新一轮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政策支持,尤其是山圩产业园,是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产业园区,以此为背景,山圩镇打造特色文化小镇便有了更足的底气。但山圩镇作为扶绥县中面积较大的乡镇,所辖村屯较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这便决定了镇区的建设不能太过于“同步化”,而且产业园也刚成立不久,各方面的制度和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需要弥补的短板还很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借助建设特色文化小镇的契机,动员山圩镇干部力量落实各项部署,实现镇区规划到村到屯,建設美丽乡村;在木艺、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领域探索经验,重点发展木材加工、那白鸭养殖、甘蔗种植等特色产业,形成以农业为基础、木材加工业为支柱、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模式,不断拓宽各产品的销售渠道与供给方式,不断提升镇区贸易水平。

3.7 弥补自然条件制约的短板

山圩镇的区域位置决定其有能力进一步融入南宁都市圈,但目前来看,山圩镇还需要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条件还需改善,尤其是通往县城和南宁等集市中心的道路可以通过取直、加宽、硬化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为以后加深山圩镇与周边县区的旅游、物流、经济交流提供便利;通往各村屯的道路也需加密加宽,方便木材、甘蔗等原料的输送和发展乡村旅游。镇区面积需要进一步扩大,可以探索将镇区西南部的空地开发出来,集中规划,用于安置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或建造商贸市场。同时,也要着力完善各村屯的基础设施[8]。

3.8 解放思想,大胆尝试

劳动者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而制约山圩镇发展的主要是人力资源。要打造极具特色的特色文化小镇,山圩镇没有固定的模式套用,每走一步都需要在认真审视的同时敢于大胆推进[9]。在保持乡村振兴基本方略前提下,在市县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山圩镇党委政府自镇长、书记至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各村屯支书主任和第一书记、党员,这一支有能力又真切为群众的干部队伍更要敢于尝试,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提升本领,破除思想僵化与能力不足的困境[10],将山圩镇的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谋篇布局。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结语

山圩镇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备极具地方特色的木材资源和恐龙文化,最大的作用是作为辐射周边乡镇的大平台,最根本的出路在于立足优势、发挥特色。在崇左市建市18周年新一轮起点上,山圩镇要善于把握机遇、利用机遇,以产业园为依托,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基础,促进镇区基础设施、医疗保障、文化旅游服务等领域完善,推动山圩镇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木艺小镇建设的新标杆,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样板间”。

参考文献:

[1] 马彦涛.谁来担负乡村振兴的重任[J].人民论坛,2018(4):86-87.

[2] 骆万丽,莫曲.特色小镇怎样“特”如何“新”[N].广西日报,2018-11-28(2).

[3] 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4):86-89.

[4] 范建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战线,2018(3):153-154.

[5] 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3):7-12.

[6] 邱明.首批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N].光明日报,2017-3-24(3).

[7] 郝华勇.以特色小镇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2):3-5.

[8] 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N].北京青年报,2017-11-27(5).

[9] 秦琴.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文化产业,2020(35):142-143.

[10] 杨梅,郝华勇.特色小镇引领乡村振兴机理研究[J].开放导报,2018(2):74-76.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
连云港市浦南镇农村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
溱潼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分析及未来展望
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
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
浙江省创新创业驱动的特色小镇规划思考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