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彬
摘 要 从土壤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及生物安全隐患4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畜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围绕养殖方式落后、养殖场地布局不合理及污染治理条件缺乏3个方面,探讨畜牧养殖污染的发生原因,提出做好选址规划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完善监管体系等污染治理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6.3;X3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9.003
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事业。但在近年来的畜牧业发展中,由于养殖手段及后续处理的不当,发生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必须要调整农村畜牧业的养殖模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1 农村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1.1 土壤污染
畜牧业的发展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主要是因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过多,施用量超出了土壤的承受能力,进而造成污染。2020年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目前的农村畜牧养殖产业中,每年可产生粪便38亿吨左右。这些粪便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并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如进行肥料还田。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如果将如此大量的粪便施用到农田中,必然有部分无法被土壤吸收接纳,导致土壤有机养分过剩、结构失衡。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农户在喂养给牲畜的饲料中会添加添加剂、抗生素等,牲畜的粪便中会残留重金属及有害物质,也会污染土壤甚至是农作物,危害到食品安全。
1.2 水质污染
畜牧业造成的主要污染就是水质污染,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畜牧产生的粪便。如果粪便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会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污染,导致水质不断恶化。水质污染不仅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会影响人们对于水源使用的体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畜牧业对水质的危害不单单是停留在地表水层面,也会对地下水质造成危害,随意堆放粪便、处理动物尸体方法不当,都会影响地下水质。另外,对牲畜的放养活动也会对周边的水系产生污染,影响水质。
1.3 大气污染
畜牧养殖对大气的污染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当粪便大量堆积时,硫化氢、氨气、粪臭素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物质会排放到大气层中。随着粪便的腐败分解,这些物质的排放会为动物疫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2)在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畜牧业及其周边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中的占比超过50%,引发的酸雨、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不可小觑,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
1.4 生物安全隐患
在饲养牲畜过程中,部分农户或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范围和规模,但卫生管理水平上却没有紧跟到位,导致出现动物疫病暴发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猪肉、牛肉、羊肉等其他产品,除现代化农场,农村养殖业也是这些产品的部分来源。在生产养殖过程中,卫生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就是在危害食品安全[1]。另外,牲畜本身会有自我保护机制,在进行粪便排泄时,会排出大量的病菌及寄生虫卵,没有合理处理病死动物的尸体也会滋生很多的蚊虫,出现蚊虫肆虐及由于蚊虫叮咬产生的流行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 畜牧养殖污染的原因
2.1 养殖方式落后,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养殖户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这一群体的文化水平有限,在养殖过程中也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在进行牲畜养殖时,为提高经济收益,盲目投放饲料和添加剂,牲畜排泄的粪便也没有进行合理处理,不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出现生态问题。
2.2 养殖场地布局规划不合理
畜牧养殖业的养殖户对于养殖業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现存的养殖场地基本都是农户在围绕自家宅基地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从农村畜牧业养殖的现状来看,养殖场所的分布、粪便的排放都是存在问题的,大部分靠近水源,建造分布散乱,产生的废气废水很容易流放到水源中去,对周围居民产生负面影响。养殖区域内的饲料、粪便等也是随意堆放,没有进行良好的规划,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危害,也会增加动物疫病的传播概率。
2.3 污染措施及配套管理跟不上
农户在进行牲畜养殖时,为了投入更少的成本并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前期设施建设上,并没有安装能够合理处理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备,粪便的利用率低,并且养殖场地的卫生管理及消毒方面的防治不健全。另外,存在农牧脱节的问题,土地资源紧张,对粪便不能进行完全的吸纳处理,再加上部分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区进行养殖,靠近公路、远离农田,加剧农牧脱节问题,导致粪便资源不能物尽其用。
3 畜牧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3.1 做好选址规划工作
为后续环境治理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规划要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合理进行。这不仅能更好地推动规模化畜牧养殖,也能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为减轻畜牧养殖业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应尽量将养殖场地远离居民区,如偏远的山林地区。在粪便处理中,为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地址时一定要远离水系,粪便处理时必须进行防渗透措施,以免对地下水系造成污染[2]。
3.2 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养殖户是畜牧养殖业的具体载体和实际运作人,他们的环保意识直接决定着治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成效。为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通力合作,围绕相关的制度法规进行宣传,确保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地推进下去[3]。通过微博、微信、海报及集体会议等方法进行宣传教育,保证养殖户能够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在后续的养殖活动中,监察部门也应做好监督工作,约束养殖户的行为,必要时采取合理的处罚方式,促使养殖户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为环境治理作出贡献。
3.3 合理利用好氧技术和厌氧技术
好氧技术和厌氧技术是能够在降低环境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项技术。
好氧处理方法是一种将生物处理和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相结合,对粪便污物进行处理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对粪、尿进行分离。这种方法对实现畜牧粪便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上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应用安全性高,在分离后水的稳定性也会增强。但是这项技术需要借助部分复杂且昂贵的设备,才能精确地完成相应工作,所以好氧技术的应用会受到限制,推广起来也较困难,无法广泛应用。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所需能量低、可生成沼气、产生的污泥量低等特点,能将部分好氧技术所不能降解的微生物进行降解处理。最早将厌氧技术运用到畜牧粪便处理的目的就是生产沼气,通过厌氧消化的方式,畜牧粪便产生甲烷,实现畜牧粪便的燃料化利用[4]。它是目前处理畜牧业粪便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技术,与好氧技术相比,它不需要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杀死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且发酵后生成的沼气可作为很好的清洁能源,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因此,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中被推广和应用的可行性非常高。
3.4 加强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探索
为更好地治理畜牧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必须从发展生态工程技术方面入手。生态技术工程是一种特别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加强绿色化饲养手段的运用,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畜牧产品,同时有效地实现生态平衡[5]。
加强养殖过程中饲料及牲畜用药的控制,多使用环保饲料,不盲目在饲料中投放添加剂,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从提升饲料中氮的利用效率入手,降低牲畜排泄粪便中的氮的含量。做好牲畜异味除臭工作,及时处理牲畜产生的粪便,防止产生臭气,正确妥当地处理动物的尸体,防止产生异味,以免对环境产生不必要的污染。
3.5 增加技术及资金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政府应加大农村畜牧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扶持,扩大研究废弃物综合利用范围,增加研究力度,提高粪便的利用率。畜牧养殖业中所产生的粪便数量庞大,但由于粪便中的氮、磷、钾等有机元素含量丰富,可用来合理堆肥,发酵制成有机肥。也可对粪便进行生物技术上的处理,用来发酵生产沼气,生产出来的沼气可作为清洁能源进行燃烧,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3.6 完善监管体系
为避免农村畜牧养殖业污染环境,各地政府可与当地环保监察部门联合对养殖场地进行不定期、不定点的抽查或是突击检查。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惩罚方式来约束养殖户的行为,对出现问题的养殖户进行处罚,对积极配合工作并进行污染防治处理工作的养殖户进行表扬和奖励,为其他养殖户树立良好榜样。
4 结语
为降低农村畜牧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从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选对方法,加大力度,更好地将环保工作进行下去。通过科学的策略和合理的手段,确保农村畜牧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够同时存在。
参考文献:
[1] 黃永霞.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3):36.
[2] 李永锋,王瑞娟,朱会军.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0(9):54.
[3] 王元宗.畜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J].环境与发展,2020,32(8):64-65.
[4] 龚剑明,包淋斌.新形势下农村畜牧养殖工作探析[J].兽医导刊,2021(1):87.
[5] 王俊丽.农村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应对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1):7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