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啸岩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在全球疫情出现多轮反复的背景下,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国民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我国还面临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短期挑战,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同时,“三新”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支撑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稳固。一方面,“三新”经济持续亮眼,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核”更硬。同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12.8%,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相关的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28%。9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0%,较8月份高出0.3个百分点,高技术企业经营预期较为乐观。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的预期更稳。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9.5%,比2019年同期增长42.9%,两年平均增长19.5%。8月,在去年同期基数大幅回升基础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1%,比2019年同期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长14.5%,增速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反映出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总体改善的可持续性。
二、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需求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在疫情散发、极端天气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分别增长7.3%、16.4%,规模稳步恢复,结构持续优化。一是高技术产业投资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动力的培育进入收获期和稳定发展期,高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引领中国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快于全部投资1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8%,比一季度加快了3.9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都在40%左右。二是社会领域投资加快补齐社会领域短板。前三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10.5%,其中卫生投资、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1.4%、10.4%,补短板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克服灾情疫情消费稳步恢复。9月份受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和疫情多点散发冲击较重的运输、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回升,都已经回到景气临界点以上。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限额以上单位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饮料、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都超过20%。
三、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引领全球产业链复苏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出现多轮反复,境外港口拥堵、国际物流不畅、航线运力紧张、芯片短缺等问题持续发酵,我国克服重重困难,保持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在支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运转方面展现大国担当。一是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时间超出市场预期。1—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33%,年内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23.4%。7—9月,出口增速分别为19.3%、25.6%、28.1%。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效应,高增长的持续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二是我国“世界工厂”地位进一步凸显。上半年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达14.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1—8月份欧盟、日本从我国进口商品占总货物进口的比例分别为21.9%、24.5%,较疫情前同期分别增长3.5、1.3个百分点。此外,第130届广交会吸引8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参展商与采购商云集,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与依赖进一步凸显。三是我国强力拉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复苏。受全球疫情出现多轮反复影响,全球多个经济体生产严重受阻,拖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前三季度,我国中间产品出口增长29.2%,拉动出口增长13.2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顺畅运转。
四、服务业和消费稳步恢复,居民消费物价继续温和运行
三季度,新型零售业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保持在23%以上。9月份,受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和疫情多点散发冲击较重的运输、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回升,都已经回到景气临界点以上。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限额以上单位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饮料、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都超过20%。同时,前三个季度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平稳运行,与其他主要经济体CPI涨幅高企形成鲜明对比。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可能连续第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价稳百价稳,我国物价稳定的基础牢靠。
五、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强化国民经济循环的内生动能。截至7月底,国内市场主体数量已达1.46亿户,主体活跃度提升并稳定在70%左右,成为稳投资和稳就业的中坚力量。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3.3%,比上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5%。第三季度大学毕业生就业增加带动青年人失业率逐月下降,9月份16—24岁城镇人口失业率已回落到14.6%。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2,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中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基本面不会改变。但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严重挑战,我国经济均衡恢复也面临一些暂时性冲击性因素,主要包括去年高基数效应拖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疫情冲击部分地区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消费,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面对挑战,我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要扎实做好碳中和工作。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力有序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二是要大力挖掘國内市场潜力。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三是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防止大宗商品涨价向下游传导增加中小微企业成本,研究阶段性减税降费等普惠性政策,鼓励地方给予房租、水电费减免等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升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