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敏,胡宝元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在于党的执政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党自身的现代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治理的质量与水平。”[1]因此,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决定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
自1949 年我们党执政以来,一直领导着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把一个贫困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水平的国家。同时,在多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也不断得到增强。但是,在当前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改革任务也越发艰巨,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更是越来越高,“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正向第二步迈进。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迫在眉睫。此外,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仍需进一步改进;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与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个别政府部门执行力不强,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尚有差距。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较为明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着重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思想层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二是社会层面。必须以坚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为核心,因为,“一个缺乏广泛群众参与的政党,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封闭群体,或蜕化为一个狭隘的官僚政客集团”[2]。因此,必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三是实践层面。必须坚持以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为重点,特别要关注基层党员干部的发展,以此“提高深入基层、把握民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3]由此,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准确把握时代的走向。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社会治安都是社会治理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局限于理论层面,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但当前,国内形势依然严峻,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纷争、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现象仍然严重,传统的单一社会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总体来看,进入新时代,民众参与政治的意识不断提升,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社会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随之,基层的社会治理日益复杂,传统的“单元制”的管理模式已经落伍。因此,为满足民众的需求、维护民众的自身利益,保证社会的稳定,必须增强社会治理水平。对于增强社会治理水平问题,我们党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社会治理的意涵与实践路径。二是处理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体之间友好的交流、良好的合作和互动是社会治理规范化的核心。为此,必须转变、完善政府的职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4]这样才更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资源共享。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5]52,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四是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核心。基层问题往往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小的摩擦而产生出一些矛盾,如果这些矛盾能够用合理的手段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基层的管理会更加便捷高效。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6]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近三十年,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依然滞后,与此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对此,我们只有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来推动经济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顺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在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实践中认识到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习近平多次强调,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7]。经过长期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资源的配置效能不断提高。然而,当前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与规则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政府权力过大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果。为此,我们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当前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两大主体: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对此,习近平指出:“它们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8]加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因为,它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有利于商品的自由流动,消除市场壁垒,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市场的活力,并找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从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为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9]对此,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为,坚定文化自信,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底蕴。党的十九大提出“四个自信”,其中就有文化自信,这反映出我们党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我们讲坚定文化自信不是自吹自擂,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蕴含了历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10]195这是我们的自信所在,理由所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坚定文化自信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到了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节点,因此,我们必须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融合与创新,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稳定民心的重要武器。对此,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1]核心价值观体现全国人民的价值观念,是一个公共的理念,它不仅关乎国家发展的未来,而且还能体现人民的幸福所在。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三个方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体现着国家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实践指导、制度规划,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提高国家软实力……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208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还需要充实精神世界。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伟大”精神,它是对中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走向世界前列的引领。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传播中国价值,以此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因为现在的国际舆论格局是西方的实力强……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国家实力,拥有话语权。”[10]210对此,必须加强中国价值的对外宣传,拓宽对外传播的渠道和平台,把中国价值与国际社会的多个方面相衔接。
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经济长久发展的基础。我国现有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口数量多,人均可支配资源较少。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开采方式过于粗放,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的脆弱性在加重,同时人类对于土地的过度开采,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等问题加剧。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则是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建设绿色、美丽中国的重大之举。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较低,会严重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因此,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已然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为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治理现代化国家,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现代化的治理理念。过去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不惜浪费资源、毁坏环境,这种理念显然错误,也是违背科学的。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观念,正确处理好生态与经济的关系”[5]61,秉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同时还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只有我们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做到发展与保护的统一。为了更好地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既可以建立生态治理的教育机制,开展全民教育,也可以把它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次,必须确立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即由过去的粗放型转为节约型,重视科技之治。因为,加强科技创新并用之于生态治理,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浪费问题得到改善。同时,利用技术采用污染率较低的材料,能够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强生态法治建设,是生态治理的基础和保障。为此,要以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理念为依托,构建生态治理的法律体系,制定资源、土地等相关法律条例。最后,合理规划治理布局。因为,如果布局科学,那么生产空间就会集中分布,对于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河流、湖泊等本身的承受量时,就便于对经济的布局进行调整,使某些污染物排放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停产或者修整,以减轻环境压力,恢复生态活力。对此,可根据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统筹城乡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倡导居民树立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活空间的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