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斌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450062)
自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高昂的时间成本使得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进而促进了慕课、微课等新式网络课程资源的诞生和发展,以及线上教学模式的兴起。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1]。
2019年12 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使得全国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遭到极大的破坏。直至如今,疫情的影响依然未能淡去,新型变异毒株alpha使得世界范围内确诊病例及密接者层出不穷,即使国内防疫措施再完善,也无法彻底断绝其影响。为了满足在疫情条件下的教学工作开展,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采取广泛的在线教学实践,确保大学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因此,线上教学势必成为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保证学生良好的听课质量,如何正确、及时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些问题是摆在现阶段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从事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目前线上教学的一系列问题。
线上教学由于其无视空间、时间等约束条件的特性,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有较大的优越性。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极高的统一性,即同时同地接受授课;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然而在疫情期间,这种要求几乎是无法满足的。疫情期间,为了避免集中感染情况的出现,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都要求学生隔离在家,不得返校。因此,在空间上首先就不能满足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广泛采用线上教学成为必然。然而,线上教学模式虽然解决了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中对于空间的限制性,却带来了新的问题。
第一,在非约束性环境下,无法保证学生听课精力高度集中。由于学生隔离在家(或自己的住所),并不像传统课堂教学中那样集中在一个教室中,这就造成在授课时学生的空间约束性下降。换言之,授课气氛和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松散。学生们在各自的居所内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听课的地点、方式、穿着,以及坐姿。自由的空间虽然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舒适的听课环境,但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精力无法高度集中,致使听课质量下降。
第二,线上教学中,学生课后反馈能力出现缺失。以往在学校集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在课后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进行调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取第一手信息,进而改进自身的授课方式。然而在线授课中,由于空间距离的拉长,教师获取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手段过于单一,学生也很难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尤其对于大学物理课程这样的基础性课程,学生人数过多,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对于课堂所授知识掌握不牢,渐渐失去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
第三,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手段难以提起学生对于本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疫情期间,大多数线上课程的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把课堂授课搬到网络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思路来学习知识。无论是课堂的讲授、课后作业的布置、期中及期末的测试,学生都是依循着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路在行进。这样一来,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会“走弯路,走错路”,但是也变相禁锢了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动力。换言之,学生更多的是教师对于大学物理知识理论理解的简单“copy”,难以发掘出自身对于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的思考,对于理论的掌握不够充分,或多或少会出现“课上能听懂,课后不会用”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线上教学模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授课质量。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辅导为辅,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3]。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翻转课堂将教师直接讲授的时间进行压缩,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由教师进行集中辅导。这样一来,在相同的时间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师讲授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4]。
借助黄河科技学院正在使用的“翻转校园App”,授课教师可以设置项目/问题导向的教学环节。以“电磁感应”章节为例,整个教学环节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2.2.1 课前预习
授课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视频、新闻、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介绍我国的西电东送项目,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提出问题:在电力输运过程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实现增压、降压的过程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自身预习情况写出预习报告,统一在课前上传到翻转校园App,由教师进行统计。
2.2.2 课堂讲授
课堂中,利用腾讯课堂,教师首先对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变压器的基本原理进行集中讲解,而后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答疑。然后利用微信群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预习目标中西电东送的基本实施手段,讨论“如果让你做输电工程师,你会怎么设计这个工程,需要考虑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分组模式可以灵活多变,可以以寝室为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成为小组,每次课堂尽量让学生以不同的分组参与讨论。讨论过后每个小组选一名到两名代表在腾讯会议中进行发言,阐述本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如此,以项目促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足够深入,学以致用。
2.2.3 课后巩固
课堂讲授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预习和课堂的听讲讨论情况,将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制作成视频或PPT文件,上传至翻转课堂App资源区,以供学生复习使用。同时,在App上发布测试题,要求学生限时作答,及时巩固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可以在讨论区发布一些与本节课程相关的思考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对知识点进一步引申,结合实际,加深学生印象。
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加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已然成为今后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疫情期间的相互隔离,导致学生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更加要求授课教师采取“学生主学,教师辅导”类型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授课。因此,高校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传统教学模式为翻转教学,使线上教学效果不低于,甚至优于传统线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