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教育理念下语文学习优化路径探微

2021-12-22 00:59戴艳洪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学科素养

戴艳洪

【摘 要】童心教育是坚守儿童立场的校本化实践表达。教师要立足学校生活场景,联通家庭生活情境,拓展社会生活视野,全方位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全流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生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开展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学习品质,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童心教育 语文学习 学科素养

近年来,我校从坚守儿童立场出发,逐步形成了童心教育办学思想。我们认为,教育必须尊崇并呵护儿童天然、自由、本真的生命状态,守护儿童自然、纯洁、坦荡的赤子之心,引领儿童在崇尚求真、和谐自然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不断改善和发展生命,追求学科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教学中,笔者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其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把课堂学习与自身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开展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立足学校生活场景,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并不仅仅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真正的学校,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童年是人一生的财富,永葆童心是人生幸福的秘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掘、利用蕴藏的童心教育资源,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呵护童心生长的有机统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例如,“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向师友、母校和童年告别。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填写时间轴——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把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有条件的还可以贴上相关照片;二是分享难忘回忆——让学生选取时间轴上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共同感受成长过程中的那一个片段、那一份感动;三是制作成长纪念册——指导学生在较系统地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基础上,用心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历程。

这样联系学生校园生活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不仅让学生深情回忆了自己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下了这一段宝贵的生命历程,更引导他们表达了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老师、同学及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立下了远大的志向。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怀念美好童年时光,怀揣童年纯洁梦想,带着祝福与希冀,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再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通过描写我国西南边疆一所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表现了祖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课后习题三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笔者给了学生们一周的时间,让他们感受自己校园生活的美好。在后来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们积累的素材真不少:书声琅琅的早读场面、鸦雀无声的课堂学习、秩序井然的午间就餐、精彩纷呈的歌咏比赛……笔者顺势指导:大家刚才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这既得益于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得益于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更得益于大家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这样的语文活动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而且使其感受到其中的幸福与美好,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使其感受到其中的友爱与团结,契合了向真、向善、向美的童心教育真谛。

二、联通家庭生活情境,提升童心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学生心智萌芽和发展的地方。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与自身的家庭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有效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提升对家庭和亲人的情感体验的层次,逐步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和人生观,为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充分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也实现了童心教育的育人价值。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描写了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达了“我”对慈祥、善良的母亲的敬意和热爱。在教学这一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去观察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撰写生活日记。为了保证活动效果,笔者给了学生一个月的时间。之后,笔者组织大家集中交流,谈谈亲人关爱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父亲在寒冷的冬夜送自己去医院看病;有的说母亲自己省吃俭用,却为自己买这买那;有的说爷爷冒雨到学校接自己回家……通过与课文作者的“共情”及学生彼此之间的“共情”,不少学生表示,在这之前,对来自亲人的关爱,他们总认为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现在,他们终于认识到,这种关爱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真诚,那样的宝贵!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亲人、回报家庭。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也能真正敞开心扉,达到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

再如,在学习了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后,笔者安排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情况回家与爸爸妈妈进行一次“口语交际”,并从中感受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关爱与帮助。这样的活动,把书本知识成功地“移植”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父爱和母爱,增进了彼此了解,融洽了亲子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三、拓展社会生活视野,引来童心生长源头活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童心教育应主动融入社会,构建教育的大格局。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相比,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社会生活中包含着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包含着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要使学生获得成长所必须的、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学科素养,就必须引导他们带着知识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亲近社会,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为点亮、生长童心引来源头活水。

例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生动地介绍了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杰出才干。学习之后,学生对祖先的这一杰出创造赞不绝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笔者布置他们课后通过课外书或者网络,查找中国古代先民的其他杰出创造,有条件的还可以参观家乡的著名古建筑。几天后,笔者就此举办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纷纷汇报了自己的课外学习成果,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西安古城、台南赤嵌楼、拉萨布达拉宫等中国古代著名建筑都出现在他们的汇报里。有的学生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文字资料,还提供了栩栩如生的图片,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这些建筑的庄严与辉煌。

再如,学完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后,笔者布置学生观察并写下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学完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在一定时间里到田野里观察一种庄稼的生长情况,并学写观察日记;学完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瞻仰革命烈士墓,引导他们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这种联系社会生活、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的课外拓展学习活动,将学习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历史,走进广袤无垠的大千世界,不但帮助学生消化了课堂知识,还让他们再一次接受了生动的生活教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在语文实践中提升了语文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儿童的学习空间。我们秉持童心教育办学思想,积极开展依归童心、呵护童心、润泽童心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努力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语文学习生态,助力学生有效形成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卢青云.基于“童心教育”理念的活动教育办学特色创建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19 (11).

[2]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学科素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