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彦达
【摘 要】自由阅读鼓励学生为乐趣而阅读,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由阅读实施要以数量可观的不同种类的书籍作为课程资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自由阅读的评价以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也可以以鼓励学生主动申请检测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自由阅读 价值 实施 评价
自由阅读是指把学生放在阅读环境里,读什么书、怎么读,完全由他们自己选择决定,其他不作具体要求。这种阅读不要写读书笔记,不必回答书后的问题,不认识的字也可以不查字典,读着读着不喜欢可以随时更换书籍。这种做法似乎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促进学生阅读的看法和做法,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一、自由阅读的价值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把自由阅读称之为“自由自主阅读”,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美国、新加坡、南非等地都进行了实验,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只要鼓励学生为乐趣而阅读,这些学生在阅读测验及其他各种语文能力测验中的表现,都能比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习的孩子更好。”而且,“这种优势会因为阅读时间的增加而持续扩大”。
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自由阅读的阅读方式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学生喜欢。喜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学生为乐趣而读,是真正的无压力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完成通常阅读要做的读书笔记,也不需要填写阅读单……这样的阅读他们能不喜欢吗?二是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点。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如果读了几页发现“没意思”,完全可以换。在换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是喜欢文学还是喜欢历史,抑或是对科学世界更着迷一些。笔者以为,这是自由阅读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不要小看学生阅读兴趣点的发现。在我们带领学生共读一本书、每天对着一本教材的情况下,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是很难被发现的,甚至兴趣都会被消磨掉。以下事例可以作证:
笔者在儿子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带他到新华书店去看书。有一次,他外公偶然讲到岳飞的故事,儿子居然跟外公争辩起来,说外公讲错了,并拿出《上下五千年》来翻给外公看。以后他就经常跟外公聊历史故事,韩信将兵、刘邦鸿门宴、二王书法等都是他们聊的话题,祖孙俩聊得很开心。笔者还曾淘到一本旧书《世界各国概况》,儿子也总爱翻看,笔者问他书上一些国家的情况,他还基本上都能回答上来。孩子的这些事,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一是我们总是自认为学生应该读什么书,可是学生到底喜欢读什么书,或者说他们的兴趣点在哪儿,我们不知道,我们通常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这也许是很多学生过早失去读书兴趣的原因;二是每个学生读书的偏好不尽相同,比如笔者的儿子喜欢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即使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他仍然喜欢;三是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人与他一起聊书中的内容,一定会起到促进他读书和思考的作用;四是如何发现学生们读书的喜好?方法就是把他们带到书海里,让他们自己去找寻。
如果学生不能为兴趣而阅读,那他们就很难真正喜欢上阅读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二、自由阅读的实施
如今很多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周都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自由阅读需要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应该有种类不同的书籍供学生选择阅读。
1.自由阅读的场景
下面是一位教师第一次带学生自由阅读的场景:
在第一次上自由阅读课之前,教师公布这一消息时,学生们都很高兴,也很企盼。家长们也大多表示支持。
开始上课了,学生们拿出自己的书。大部分学生都投入了阅读活动,但也有几个学生在犹豫不决,左顾右盼,还有几个学生在小声说笑。在提醒学生读书要静下心来后,教师也开始读自己的书。
一会儿,有几个学生不耐烦了,开始交头接耳。有一两个学生边读边笑。
学生们读的书有:《昆虫记》《阿凡提的故事》《夏洛的网》 《十万个为什么》等。大概是刚上完《蜜蜂》的原因,读《昆虫记》的学生最多。
有三个学生没有带书来读,教师给了他们备用书,并告诉他们可以读完再还。
2.自由阅读存在的问题
第一次上自由阅读课,课堂上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部分學生读书不专心,甚至根本没有读进去。
(2)有的学生显然对自己带来的书不太感兴趣,这涉及如何帮他们选书的问题。
(3)有些学生遇到生字就查字典,整节课没有读几页书。
(4)有些学生喜欢几个人一起读一本书,这种情况怎样管理?
3.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上述问题应该是大多数教师第一次带学生自由阅读都会遇到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让学生到专门的阅读教室里读书。那里书籍多且选取方便。
(2)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节阅读课,教师教给学生选书、读书的相关策略。如二年级学生通过细看封面等办法选注音版的图书,对五、六年级学生则可以教授一些版本学知识。
(3)要求学生读书要有始有终,选定读一本或一套书后,一定要读完。
(4)在轻松的氛围下,教师或家长要与学生聊一聊读过的书。
(5)让不愿阅读的学生整理书籍。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偶尔也会翻书,有时还会发现感兴趣的书。可见,在书海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学生读书的兴趣点在哪里,需要给予他们发现的机会和平台。
(6)让学生自由选择看书姿态。有些学生喜欢坐在地上看书,有些学生喜欢倚着墙看书,还有些学生喜欢半躺着看书。只要不影响健康,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
(7)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如定期开展“向你推荐我读的好书”分享活动,把学生阅读的书创编成剧本来演出等。还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推荐好书,这样全校学生都能听到,影响面大,而且能引起学生重视,增强学生荣誉感。
这些改变,会让更多的学生主动阅读感兴趣的书。
三、自由阅读的评价
如何评价学生自由阅读的效果呢?这可是个难题,每个学生读的书不一样,不便统一检测。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评价方式,具体如下:
(1)课堂观察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或贴小红花等予以奖励。“表现好”主要包括能在课堂安静读书、能坚持把一本或一个系列的若干本书读完、能围绕自己探究的问题读书等。
(2)鼓励学生主动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做法是:教师根据学生阅读的书籍内容出检测题,并放在题库里,然后,鼓励学生申请阅读闯关。满分一般设定为120分,得到80分就可以过关了。有些需要思考的富有挑战性的主观题,则根据学生答题的精彩程度奖励适当的分值,得到100分以上就可以获得各种奖励。闯关题分为一个分册一套题和一个系列一套题。学生们的潜力非常大,如《不一样的卡梅拉》一个系列有几十个分册,有些学生全部读完了,申请了整个系列闯关。读书测评闯关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自信心,也为那些读书情况不太好的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