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丽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是什么样?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1、认真倾听,专注语文;2、注重表达,说思结合;3、扎实阅读,边读边思;4、勤于练笔,快乐作文。
关键词:专注;倾听;听说读写
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深以为然。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该怎么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突出一个“简”字,抓住语文最根本的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听”指听老师讲课,认真倾听同伴发言,效果由倾听的专心程度决定;“说”就是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自然,仪态大方,语言清晰有条理;“读”就是读书,咬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得专心投入;“写”包括写一手工整、清爽、美观的汉字,写文从字顺的作文。
一、认真倾听,专注语文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倾听提出了要求:“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中年级,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把握说话人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高年级,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总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文明地与人进行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都过于自我,不认真倾听,课堂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认真倾听,二是掌握不了倾听的方法,三是不敢表达,似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学会倾听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多么重要。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细化“听”的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要明确提出关于倾听的“四心”,即在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同学的每句话,心无旁骛;二要有耐心,要让同学把话说完,听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意见不同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思考,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四要用心,听取他人意见时要先思考,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三位一体。
(二)树立“听”的榜样
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
二、注重表达,说思结合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还要让老师用规范标准的语言给学生好的影响,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说话习惯。
三、扎实阅读,边读边思
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默读、自由读课文时,往往看到大部分同学读完了,就强行结束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因读书而超时,不能跟上教学进度。因为在进行课的设计时,特别是公开课,老师设计的很多环节,都要安排得分秒不少。那么关注后进生,关注全体学生,就是纸上谈兵,得不到具体落实。教师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学生,引导他们,引导他们不断进步,构建一个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课堂。
四、勤于练笔,快乐作文
课标指出:“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我们的语文课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教学生写好字、写好话。
勤于练笔。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在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之时,也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时的板書用纸片、课件来代替传统板书。我觉得语文课要强调老师的板书范写,学生看老师写的过程,这就是一种书写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静静地坐着看,看似“等待”,其实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的熏陶,是一种关于儿童的心理期待。
快乐作文。教语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扰,学生的语文短板主要还是习作这一块,学生的词汇贫乏,素材积累太少都是习作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要想学生学得扎实,写得顺利,在各学段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写话)的训练。要让学生对习作感兴趣,写自己内心所想,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所见所感。另外,写作基于阅读。要想有话说,平时就要积累,每天都要读书半小时。长期的日积月累,最后会厚积薄发。
语文教学,应该是快乐而简单的,应该是扎实而有效的,应该是清晰而明朗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妨再小一点,内容可以再精简一些,过程可以再扎实一点。希望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的课都能做到“小、简、实”,做到扎扎实实地教语文。课堂就像一个大舞台,要让学生做舞台的主角,立足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每一个细节,让教师成为好的配角,甚至做安静的观众,相信学生的语文水平、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均能得到着实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文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