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系创新研究

2021-12-22 00:59黄锋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轨道交通高职院校

[摘要]文章阐述了轨道交通产业人才需求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制、构建“四新”职业培训内容体系、组建“联盟制”职业培训师资团队、设置“定制式”职业培训课程、推进职业培训信息化、開展“四层次”职业培训质量评价等职业培训体系的改革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产业转型升级;职业培训体系;职业培训模式

[作者简介]黄锋(1968- ),男,广西武宣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广西  柳州 5456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研究项目“终身学习视野下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1A005)和202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轨道交通国际化职业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0B06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4-0103-04

随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高职教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也将成为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法定职责的主体单位。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作为为轨道交通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应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化、数字化等特点,积极探索和优化轨道交通职业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

一、轨道交通产业人才需求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轨道交通系统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必将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在生产方式、组织形态、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新一轮的更迭创新。同时,轨道交通产业作为助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力量,也将进一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实施。

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但当前人才队伍面临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数量供不应求。按照轨道交通“十四五”新建投运3500千米测算,未来五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维护等技术人员需增加从业人员21万人左右,而现有职前教育能力仅能满足一半左右,人才缺口较大。二是对人才能力提出新要求。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运营与服务体系完整、设备与技术先进并不断升级的新格局。近年来,以“大智移云物”和5G技术为代表的“智慧交通”大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装备的智能化,改变了轨道交通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急需大批复合型人才,对轨道交通企业员工岗位与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大力加强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提供更多更优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成为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二、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存在的不足

1.职业培训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第一,多方合作开发机制不健全。部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培训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简单的培训招生和教学管理上,没有针对培训项目形成集中统筹管理、多部门协同合作的机制,导致在培训实施中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第二,高职院校与委培单位在培训组织实施中的责权利不明确。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在师资和软硬件设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委培单位有通过购买服务提升员工职业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与委培单位本应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协作机制,委培单位未能有效参与职业培训方案的制订及具体实施,导致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培训管理不够规范,培训成效大打折扣。

2.职业培训内容未体现个性化需求。当前,部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往往将原有面向本校学生的授课内容略作改进或简化后直接使用,未能依据轨道交通行业的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制订培训计划,缺少面向学员需求的、系统的课程设计,也没有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3.职业培训方式方法缺乏创新。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教师与学员缺乏良好的沟通互动,学员的课堂参与度低。此外,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忽视线上教学和数字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法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4.职业培训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不完善。部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对培训效果的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缺乏事前评估、事中监管、事后反馈的一整套机制,不能对培训效果及其产生的效益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

三、创新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系的策略

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培养的人才应与企业的契合度较高。因此,在开展职业培训时需重点考虑如何解决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模式与企业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互为支撑、互相促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效益。

1.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制。第一,建立职业培训管理机制。其一,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经济部门、社会力量等诸系统和要素参与职业培训管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职责,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其二,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职业培训新模式,实施多元化办学,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为职业培训工作管理注入活力。其三,高职院校建立由职业培训管理部门牵头抓总、教学部门具体实施的职业培训工作管理体系,采用“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的方式,实施“项目化”职业培训运行机制。其四,高职院校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让参与职业培训的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有价值体现。

第二,制订职业培训行动实施方案。高职院校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出发,围绕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和规模的目标,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共同制定院校未来三年职业培训的具体目标和举措,设计职前职后教育贯通、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的可行性实施方案。高职院校构建职业培训体系应站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保持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培训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在校就读的学生,还应包括普通群众,这也将成为未来职业培训的主要对象。二是职业培训内容必须结合企业需求而设计,精准契合行业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培训方案,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设备、技术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节约国家教育资源和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构建一种校企双赢的培训模式。

第三,建立职业培训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其一,政府建立高职院校职业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在培训活动、质量鉴定、收费标准、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院校的培训行动。其二,高职院校要重视职业培训工作,尤其针对行业发展迅速、产业升级加快的特点,制定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具体的培训项目、课程标准,以及包含课程、师资、教材、考核、服务 “五位一体”的诊断与改进机制。

2.构建“四新”职业培训内容体系。高职院校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和企业,结合区域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构建“四新”职业培训内容体系。“四新”是指行业发展所出现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以及要求员工所具备的新素养。

第一,开展科学规范的职业培训需求分析。其一,行业分析。对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预测企业未来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其二,组织分析。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对岗位核心能力、岗位技术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对企业生产管理现状及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调研分析。其三,任务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步是任务属性分析。根据不同的培训属性,可将培训划分为新职培训/职后培训、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理论培训/理实一体化培训、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等。第二步是任务特征分析,即对培训任务的要求进行调研,了解学员通过培训需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并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第三步是优先级排序。根据任务的重要性、核心程度及应用深度进行排序,优先安排培训重点任务、核心任务。其四,个人分析。对学员现在的工作素质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企业(或员工个人)期望达到的工作素质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值。

第二,围绕“四新”明确职业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其一,结合国家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政策导向及国内外的行业发展趋势,将以“大智移云物”和5G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融入具体职业、岗位的业务培训目标中,使学员职业素养能够紧跟轨道交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发展。其二,随着国内智能化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实力的提升,轨道交通装备面临着快速迭代升级,高职院校可将轨道交通建设及检修等新装备的性能和应用领域纳入培训内容。其三,秉承“探索生态优先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的理念,轨道交通行业员工应了解熟悉“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的新工艺。其四,轨道交通行业员工不仅应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责任担当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适应能力等职业素养。因此,要把促进学员履职能力的有效提升及职业心态的快速成长作为培训的重要目标。

3.组建“联盟制”职业培训师资团队,设置“定制式”职业培训课程。第一,组建“联盟制”职业培训师资团队。依托高职院校牵头成立的“职教联盟(集团)”组建“联盟制”职业培训师资团队,其成员主要由高职院校教师和行業企业专家组成。根据“职教联盟(集团)”结构的优势和特点,师资团队中的成员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职业特点分别承接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培训任务。第二,设置符合企业需求的“定制式”课程。高职院校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共同研究,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和开发培训课程。具体来说,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中的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级别),设置符合企业需求的、“定制式”的、分级分类的培训课程(培训包),提高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建立校企合作“双向互动、个性服务”职业培训管理模式。建立从计划制订、教材遴选、课程安排、师资组织到培训实施、学员管理、后勤保障的校企合作“双向互动、个性服务”职业培训管理模式,及时解决培训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例如,结合企业工作需求和学员个人情况来安排培训时间和日程,可在新员工入职前或新装备运用前组织培训,可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培训形式。

4.推进职业培训信息化。第一,依托职业培训信息化平台,描绘学员“精准画像”。基于学习者画像构建方法,培训前依托职业培训信息化平台将学员的基本信息、态度特征、能力基础、受训行为、考核结果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为每位学员“精准画像”,挖掘学员的个性化特征和培训需求,以便对学员提供精准培训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学员的培训效果数据,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第二,开发信息化资源包,开展仿真培训。根据培训项目需求,结合职业岗位的内容和特点,采用微课、慕课或者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信息化资源包,编制新型活页式培训教材、工作手册式培训教材或微培训教材,并针对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虚拟仿真培训(实训)基地。第三,更新培训理念和手段,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将基础实用培训与更高层次的拓展性培训相结合,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强调培养员工的上岗能力、新技术操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依托职业培训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培训,突出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实时性,从而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5.开展“四层次”职业培训质量评价。第一,加强对学员培训效果的评估。职业培训质量评估要由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及第三方联合来完成。依据“柯氏(kirpatrick)四层次模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具体来说:其一,开展一级评估——反应评估,即培训满意度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对培训方法、培训设施、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满意情况。可以在培训活动结束时对受训学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实施;也可以由评估人员直接参与培训活动,并给予评估意见。其二,开展二级评估——学习结果评估。学习结果评估主要是在培训活动结束时检验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采用笔试和实操等方式来进行。也可以将培训人员与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评价结论。其三,开展三级评估——工作行为及表现评估,即学员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效果的评估。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日常观察、工作状态、工作组对照的方式进行评估,并由此对培训效果做出评价。其四,开展四级评估——结果与业绩评估,即培训效果验证评价。这一级评估是指在完成培训后,将员工在后续工作岗位中所产生的工作成效或工作效率作为评估指标,从而对培训效果和意义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下一轮培训方案的各环节进行调整和改善。

第二,加强对高职院校培训工作的评估。对高职院校职业培训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编制职业培训项目政府补贴目录、第三方评价机构目录、职业资格目录及培训资格目录等,每年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进行动态更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由行业企业、培训院校、技术机构共同开发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实施对高职院校职业培训质量和成效的评估,促使高职院校持续推进培训体系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孙诚.新时代新任务:推进职业院校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J].教育与职业,2019(7):11-16.

[2]王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9(6):71-76.

[3]廖兴灿.从人力资源优化看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的质效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7):28-31.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轨道交通高职院校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