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知识图谱(2017-2020)

2021-12-22 12:10王海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聚类思政育人

杨 琴 王海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由此,“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被首次提出,学术界和教育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也不断得到聚焦与深化,与“课程思政”有关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课程思政”主题进行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以识别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热点及前沿主题,梳理有关“课程思政”主题研究在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焦点,深入揭示其发展轨迹,以期为广大学者进一步探究“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和Excel对“课程思政”主题进行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针对引文分析理论的信息可视化软件,是由国际著名的引文分析专家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所开发。[1]文章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平台,该平台是国内收录文献范围广、影响大、数量多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了保证获取文献数据的学术质量和科研水平,[2]文献主要选取篇名包含“课程思政”的核心期刊论文,文献数据主要包括作者、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及发文时间。文献检索时间为2021年2月9日,检索数据时间跨度为2017年-2020年,共获取有效核心中文文献332篇。

二、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现状

(一)发文量趋势研究

年度发文量可以反映一段时期内某个研究主题的进展和热度。图1呈现了2017-2020年关于“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的年度发文量趋势。从图1看出,2017年,篇名包含“课程思政”的核心期刊文献发文量共计9篇,之后国内关于“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的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从2018年开始每年年度发文量呈倍数增加。截至目前,“课程思政”主题仍然是学术界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这正好与当前高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进程相符。

(二)主要研究作者及机构辨识

选择以“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为节点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识别2017年-2020年间研究“课程思政”主题的核心作者,在CiteSpace中设置Top N=20,前中后三个时间段c、cc、ccc的阙值分 别 为(2,2,20)(4、3、20)(3、3、20),时间切片为1年。运行CiteSpace软件绘制出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图2)。涵盖394个节点,关键路径557条,网络密度为0.0072,模块值为0.9811,平均轮廓值为0.9905。

图2 CNKI 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研究作者及机构的共现网络

由图2可知,国内“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的主要作者及机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赵富学及陈慧芳,长春中医药大学李珊珊,湖南大学刘正光,河海大学教务处黄波、陈磊及沈扬,华东师范大学等。作者之间合作密切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昊春、宋彦萍、齐宏、曾令艳、王海明、高继慧、黄怡珉、帅水,河海大学教务处的沈扬、陈磊和黄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李秋红和黄书敏。机构之间合作密切的包括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与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与武汉体育学院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湖北省系统创新中心。但从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作者和研究机构在“课程思政”主题研究领域中还是呈现出独立态势,彼此之间还需要通过项目加强紧密的合作与联系。

(三)研究主题识别

考察国内2017-2020年期间中国知网中“课程思政”主题核心期刊研究情况,在CiteSpace中设置Top N%=10%,前中后三个时间段c、cc、ccc的阙值分别为(2,2,20)(4、3、20)(3、3、20),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s)”,运行CiteSpace软件绘制出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关键词列表(表1)和“课程思政”主题时间线图(图3)。涵盖89个节点,关键路径192条,网络密度为0.049,模块值为0.5468,平均轮廓值为0.682。

表1 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关键词(频次≥6)

由表1可知,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出现频次在6次以上的有13个(合并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排名前五的关键词为课程思政(243次)、立德树人(41次)、思政课程(26次)、思政教育(22次)、教学改革(22次)。分析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发现,中介中心性排名前五的关键词为思政课程(0.52)、课程思政(0.42)、立德树人(0.35)、高职院校(0.34)、思政教育(0.33)。

根据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的关键词分析,共得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政教学、思政工作、价值、价值意蕴、工程类课程等七个聚类(如图3)。其中前四个聚类持续时间较长,贯穿了整个时间线轴,而价值意蕴聚类持续时间较短,价值聚类从2018年持续至今,工程类课程聚类从2019年持续至今。具体分析如下:

图3 CNKI 2017年-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时间线图

聚类#0: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师、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思政元素是此聚类的关键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后,各大高校开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师等关键词所涉及的文献主要围绕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强化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作用展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高德毅和宗爱东(2017)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注重价值引领,要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组建及互联网媒介运用等多途径、全方位推进。胡术恒(2020)从协同育人、打破学科界限、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政资源以及健全评价机制方面阐述了构建专业课知识与思政课价值引领融合。

聚类#1:立德树人。思政建设、三全育人、教学方法、体育课程是此聚类的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指明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方向和责任。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推进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3]李春和马翠凤(2020)以高职院校为例,阐述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紧扣专业目标等多层次推进三全育人格局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赵富学(2020)等围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指向、责任、体系、过程、功能五重维度的内在联系和实践关系。

聚类#2:思政教学。学科德育、思政教育、《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专业课程是此聚类的关键词。学科德育、思政教育关键词涉及的文献主要从专业课程的角度探讨了思政教育的模式。林宇和唐颂超(2019)分析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探索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关键词涉及的文献(李俊伟,张翼宙,2020)通过案例导入教学,为医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借鉴。

聚类#3:思政教育。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思政课程、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是此聚类的关键词。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思政课程、思政教育关键词涉及的文献主要探讨马原、毛概、邓论、思修、形势政策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路径。张子睿,魏燕妮(2020)探究了管理理论、党史国史、传统文化、创新创业、体育艺术等五类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高职院校关键词涉及的文献主要分析职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王丹丹(2020)通过梳理课程思政概念,分析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现时价值,提出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思政内容选择、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观念以及健全体制机制等多渠道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思政。

聚类#4:价值。此聚类从2018年开始被学术界关注,主要涉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实践路径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内涵、实践路径是此聚类的关键词。张敬源和王娜(2020)深刻剖析了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内涵;杨修平[16]基于高职英语课程提出了“三三制”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杨晓宏等[15]剖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生态课堂构建的价值意蕴等,并提出其实践路径。

聚类#5:价值意蕴。该聚类从2018年开始,2019年结束,持续时间较短。同向同行、隐性教育、价值意蕴、顶层设计是此聚类的关键词。邱仁富(2018)辩证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同向同行的关系,提出同向是前提、同行是目的的辩证关系。刘鹤(2019)等提出课程思政要有学校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挖掘专业课程中隐性的德育元素和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探索适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聚类#6:工程类课程。该聚类从2019年被学术界关注,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在工程类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工程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线教学、免疫学、协同效应是该聚类的关键词。此聚类涉及的文献较少,且集中在2020年。究其主要原因是2020年初疫情期间,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学术界和教育界紧锣密鼓地探索高质量在线教学的路径。邱微(2020)等基于“水工程施工”课程,重塑在线教学中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在线教学的隐性融合,形成工程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

(四)研究前沿分析

在CiteSpace中设置Top N%=10%,前中后三个时间段c、cc、ccc的阙值分别为(2,2,20)(4、3、20)(3、3、20),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s)”,运行CiteSpace,输出Network Summary Table文件,绘制“课程思政”关键词共现网络突现词(表2)。

表2 “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突现词

从表2可以看出,自2016年以来,主要出现了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三个突现词,成为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前言主题。这正好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吻合。“课程思政”是培养大学生三观的重要途径,是给大学生输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如何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历史使命,仍然是今后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话题。

三、结束语

本文以中国知网篇名包含课程思政的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绘制了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时间线图等网络知识图谱,对2017年以来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如下:

第一,“课程思政”主题研究的主要作者及机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赵富学及陈慧芳,长春中医药大学李珊珊,湖南大学刘正光,河海大学教务处黄波、陈磊及沈扬,华东师范大学等。

第二,分析了“课程思政”主题的关键词,共得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政教学、思政工作、价值、价值意蕴、工程类课程,并对每一聚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

第三,近四年出现了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三个研究前沿主题,这三个研究主题应继续获得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

猜你喜欢
聚类思政育人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