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彤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不同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使命也就不相同。高职校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高等学校。因此,高职校的文化品牌就要蕴含高职校的这一使命与追求,如果其失去了这一价值观,也就不成为一所高职校。所以,高职校的文化品牌就必须蕴含产业需要的“技能型”的价值追求。[1]
高职校文化品牌还要有校本特色的价值理念,也就是培养的人才是产业需要的这一价值理念,特别是在某个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的追求。每一所高职校都会有自己服务的(区域)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有该产业的核心技术、标准、方法与产品,这些“核心技术、技术标准、技术方法与产品”就应该成为该所高职校文化品牌的价值追求。因此,高职校的文化品牌是具体的、个性的,进而形成高职校独特的文化品牌特征。[2]
高职校的文化品牌虽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纪律与制度,也不是警句口号与标语,更不是师生的文体活动,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实现育人功能[3],应具有激发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士气和斗志,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激发学校发展的引领力,从而推动高职校快速高质量发展。
高职校文化品牌的引领力表现为文化品牌具有聚人心、引领师生思想统一、振奋精神、抵御干扰,推动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所以,这种文化品牌应该是师生高度认同、社会期待的价值追求。
高职校文化品牌的辐射与传播力是指其文化品牌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受到社会大众文化影响的同时,高职校也不断通过其价值观、学校精神、承担的社会责任向社会扩散,与社会产生某种共识与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与社会文化。
由于高职校文化向社会辐射与传播的功能,高职校可以获得广泛的社会信誉,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而这种高职校的社会知美度又会推动学校的发展。所以,高职校文化品牌是其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
当前,高职校文化品牌战略的选择,首先运用SWOT工具对文化建设的优劣与危机进行分析与评估,根据高职校的实际做出文化品牌战略的选择。[5]见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战略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法,清楚地认识到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校发展的独特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是高职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把自身的优势、特色注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学校的特色优势等基因,这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核心与保障。
高职校的使命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这种使命也是高职校与其他高校相比的显著优势与特色,始终“把重技术、重实践、重应用、重操作”融合在高职校的文化品牌建设中。高职校的人才培养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强化对专业主干(核心)技术的熟练掌握。必要的知识也侧重实际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特别重视实务与技能的训练与强化,使每一位同学都要有一技之长。除此之外,还要与校本特色相结合,不同的高职校都会有自己技术特色与专长或者服务于某一行业或领域,这些学校就应该在这一领域或行业内技术上应该是领先的,应该与此行业或领域领导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高职校的优势在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这些应该是文化品牌建构的核心价值。
在高职校文化品牌建构中,文化品牌缺乏“技能特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客观上是对高职校应具有的优势认识不够、理解不深,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缺乏人才培养的特色,无法与产业接轨,这是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最大问题与劣势。哪所高职校能够首先走出这一怪圈,哪所院校就会不断走向卓越,哪所院校的文化品牌就会越优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提升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不少高职校却出现了盲目扩张的现象,专业数量盲目扩大、专业群的概念薄弱、形成不少的“专业孤岛”,无法形成在产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忽视了高职校自身办学实际和使命,脱离了社会经济对“高技能型人才”的急切需求。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上,就会出现失去办学特色与使命,校园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魅力与引力,高职校文化品牌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我们从校园设施、建筑风格、文化墙、网站、学校新闻的主要关注点等文化表象上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高职校的文化品牌建设将面临新机遇。首先,中国产业齐全,工业技术已经比较发达,技术领域快速追赶先进发达国家与地区,各类技能型合格人才严重匮乏、缺口巨大,这是我国高职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发展空间。其次,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很多鼓励与支持高职教育的政策,如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百万扩招”、“1+X证书制度”“双高计划”“提质培优”等政策相继出台。再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各种国际性自贸协定的落地,产业国际化的空间不断释放,高职校如何适应产业国际化的要求,是每一所高职校今后发展中要考虑的问题。最后,由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新一代的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等高端技术的应用,给高职校新一轮的变革和升级形成了科技支撑。
良好的政策环境、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国际转移、新的科技革命都为高职校累积了发展空间,各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要充分体现这轮发展机遇,使高职校步入良性、快速与高质量的发展轨道。未来高职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职业教育也将进入内涵提升与差异化竞争发展阶段,谁能抓住这些发展机遇,谁就会在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职校中的新秀。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到来,既是高职校发展的机遇也是威胁,抓住机遇与规避威胁是每一所高职校面临的课题。高职校能否把握住新技术革命的趋势,能否跟随产业与工业革命的步伐,高职校将面临着重大挑战,如果缺乏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文化与战略,那么这些重大挑战将变成学校发展中的重大威胁。高职校将面临文化品牌战略上的不稳定性与技术革命的突破性的“双元”冲撞。
高职校当前在文化品牌建设上既没有完全形成与现有产业相对接的“技术性”文化品牌,又面临技术快速变革对高职校的冲击,构成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新挑战。即使高职校文化理念可以迅速地转变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上,但是师资结构与素质能否跟上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学校办学技术条件能否跟上这一变化?这就是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最大的挑战与威胁。破解这些挑战与威胁将是每一所高职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哪所高职校能够从文化品牌战略与实践上破解这一难题,哪所高校就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高职校文化品牌战略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校在文化品牌的构建上,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规避劣势,避免威胁,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品牌将是每一所高职校面临的选择与突破的重大发展问题。[6]
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的SO战略是一种既能发挥高职校文化建设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其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免劣势与威胁,凸显高职校个性特质的文化战略。如果一所高职校发展的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发展机遇较好,可以选择此种文化品牌战略。
文化品牌的SO战略实施,首先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融入高职校的办学使命,体现学校自身个性与特色的基因,充分发挥文化优势,依据社会经济对人才的“核心需求”,科学设置“核心与特色”的专业及专业群,体现学校专业的核心技术要义,把学校文化品牌核心价值观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逐渐形成学校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其次,在发挥高职校文化建设优势、特色与基因的基础上,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要抓住技术、工业与产业三大革命,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产业国际化带来的发展空间等机遇,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优秀高职校文化品牌。例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秉承“和礼勤进”的旅院精神,按照“改革为要、师生为本、产业为基、专业为核、开放为径”的总体建设思路,成长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职业教育的领跑者。
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的WO战略是充分利用文化建设的外部机遇来弥补内部弱点与劣势的文化品牌战略选择。如果一所高职校发展的优势不明显,特色不够鲜明,但发展机遇较好,可以选择此种文化品牌战略。高职校通过紧抓机遇、积极推进其快速发展,不断培育特色与优势来实现其办学使命,最终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校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WO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将学校承载的变迁和发展累积的文化个性与特色不断沉淀与融合于学校文化理念之中,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这类高职校文化品牌的培育要经过长期传承、逐步积淀,经受现实的洗礼与突破才能形成优秀的高校文化品牌。所以,在这类学校文化品牌形成过程中,既要重视继承过去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与基因,也要摒弃不符合办学使命和经济社会需求的糟粕的文化理念,还要不断在文化品牌中注入创新内涵,从而不断提升高职校的影响力。
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的ST战略是利用自身优势,减轻或规避外部威胁的文化品牌战略选择。如果高职校发展的优势明显,特色够鲜明,但发展有一定的挑战或威胁,可以选择此种文化品牌战略。高职校通过大力弘扬自身优越的文化价值观,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与个性,采用有效防范措施规避发展中的威胁,保证高职校在快速轨道上发展。
文化品牌的ST战略要通过高职校长期积淀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彰显发展特色,来规避威胁文化品牌建设的建设路径。这类高职校要立足于现有优势来开展文化品牌建设,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学校文化内涵,利用优势不断规避高职校发展中的劣势。
高职校文化品牌建设的WT战略是一种避免内部发展劣势,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文化品牌战略。那些内在发展优势与特色不明显,外在又有较为不利的发展威胁,外部机遇窗口尚不清晰的高职校可以选择这种文化品牌战略。
文化品牌的WT战略是在劣势与威胁的双重压力下,通过防御与收缩,不断强化完善高职校发展保障机制,确保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按照高职校人才培养使命正常运转;于此同时加大对文化品牌的培育力度,不断培育文化品牌特色,为其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
总之,高职校文化品牌战略的选择与突破,要立足校本实际,发挥文化优势,克服不足,抓住机会,化解威胁,通过不断积淀与创新,保持文化品牌的特色与先进性,促进高职校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