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中的土部字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2021-12-21 02:30张晓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

摘 要:乡土情结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烙印,《说文解字》土部中的有关土质与土壤的形态的区分与描述的字,以及有关耕种与治理土地的字,便体现了古人对土地的探索与重视,这是中国人的“安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的眷恋使得人们不愿意迁移,便对自己的房屋构筑投注大量的心血。《说文·土部》中的许多关于房屋构筑的汉字便是这种“重迁”思想的体现。安土与重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乡土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说文解字》,土部字,乡土情结,土地耕作,房屋构筑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特点决定了其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而且还是包含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意蕴的载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转,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其中的汉字蕴涵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思想,并且反映了相关的文化制度。

姚孝遂在《许慎与说文解字》中说道:“《说文解字》的九四三一字分在五四〇部中,都是‘以类相从’的。凡所从而得义之字,必属于某部,也就隶属于其主要意符的部首之下。”“汉字按义类聚集后,每一个子系统收字的密度,恰恰反映了这一领域与人类生活关系是否密切,以及人类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程度。”从构字的频度看,“土”排在第十二位,收字131个,重26,加上后来新附的13个字,共146个。这在《说文解字》中可以算得上是收字较多的一个部首了,这些字均以“土”为意符,其与中国古人生活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生活的特点,在于定居而乐业,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无天灾人祸绝不背井离乡,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于斯而长于斯的人们,对自己的乡土人物有绵绵无尽的眷恋之情。这种乡土情结可以用“安土重迁”一词来概括,即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刘雅萍曾说道:“所谓的乡土情结,指的是人对于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家乡,以及与自己家乡有关的人与事的一种特殊情感。在共同的社会活动和历史传承过程中,同一地区的群体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日常生活意识,包括价值观念、道德风尚、饮食习惯等等。”而罗晓翔这样定义:“所谓乡土情结,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安土重迁,不轻去其乡;二是即便离开故乡,也只将异乡视为‘寓所’,难以产生情感认同。”“这种乡土情结深深地灌注到了中国文化之中,文字,就是反映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的窗口之一。”

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讲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只要你用心血浇灌它,它总会给你不薄的回馈,因此中国人“安土”。土地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对土地重视有加,对它进行悉心地探索与治理,试图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它的价值,《说文·土部》中的许多关于土质、土壤与土地耕作治理的字便是体现。

而以家庭为单位的,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令中国人对“家”这个场所充满了眷恋,不愿意轻易更换住所,即“重迁”。时至今日,“家”依然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最可靠的地方。这种对家庭的依赖情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对自家房屋的构建重视有加,企图用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构筑出最舒适宜居的房屋,打造出近乎完美的“避风港”。《说文·土部》中的许多关于房屋构筑、设计与美化清洁的字就是体现。

一、乡土情结中的“安土”思想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农耕是国家生产与发展的根本。因此,土地在中国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靠土生、靠土养的中国人民,对土地有着一种归属般的情结。这一点,从《说文·土部》中的前两个字“土”与“地”中便可看出。

土 《说文·土部》:“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二”象征着地的上下之间的土层,“丨”象征着植物从土里长出来的样子。饶炯《部首订》:“地之生物,从中而出,如人口之吐,由内而外也。”大地之土,土是吐生万物的东西。

地 《说文·土部》:“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许慎说是混沌之气刚刚分开,清澈的和陽的气上升成为天,而重量较重的、浑浊的和阴的气下降而成为地。地是世间万物得以陈列的地方。

这是土部字中的前两个字,从“地之吐生物者”和“万物所陈列”可以看出土地在古代人民眼中的重要性。《说文》土部字的意义涉及墙的种类、水利设施、防御、墓穴、尘埃等等。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长期在土地上耕作的中国人民很早就对土地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说文·土部》中的对不同的地质与土壤的不同用字,就是这一点的最好体现:

(一)对土质的认识和描述

塙 《说文·土部》:“坚不可拔也。”刚硬的土地不可拔起。段注:“坚者,刚土也。拔者,擢也。不可拔者,不可擢而起之也。”

墽 《说文·土部》:“硗也。”土地坚硬贫瘠。邵瑛《群经正字》:“墽训硗,硗训磐石,谓土之坚硬而瘠薄者也。今经典作硗。”

壚 《说文·土部》:“刚土也。”黑色的刚硬的土。《释名》曰:“黑土曰垆。”《汉书·地理志》上:“下土坟垆。”颜师古注:“垆,谓土之刚黑者也。”

埴 《说文·土部》:“黏土也。”黄色而如脂膏细腻的土。《释名·释地》:“土黄而细密曰埴。埴,膱也,黏胒如脂之膱也。”“埴”是一种粘而不板结的土壤。

壤 《说文·土部》:“柔土也。”柔软的土。郑玄《周礼注》:“壤亦土也。以万物自生言则言土,土犹吐也;以人所耕而树艺言则言壤。壤,和缓之貌。”王充《论衡·率性》:“深耕细锄, 厚加粪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土”和“壤”的区别。

上述字反映了古人对土壤的坚硬程度的认识,其中“壚”“”和“埴”三个字甚至还区分了土壤的颜色,分别为黑色、红色与黄色,而这三种颜色也正是中国土壤的三大颜色。古人对土地认识的深刻程度可见一斑。土壤的坚硬程度与颜色与农业耕作密切相关,因为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虽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古人对土壤的探索还停留在以观察为主的较为浅薄的状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古人已经对“土地分类”这个科学概念有了简单的认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对土块和尘土的认识和描述

《说文·土部》:“土也。”洛阳有大里。土块。段注:“土盖凷之误。”可从。

墣 《说文·土部》:“块也。从土,菐声。”圤,墣的或体,从卜声。

凷 《说文·土部》:“墣也。从土,一曲象形。塊,凷或从鬼。”土块。张舜徽《曰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从鬼,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鬼声。”

堛 《说文·土部》:“凷也。”

这几个字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意思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在古代,仅土块一个含义就有五个不同的字来表达,这其中一定有意义上的细微区分,而且这种区分一定和农业耕作相关。此外,《说文》中表示“尘土”的字也不止一个:

坱 《说文·土部》:“尘埃也。”尘埃(广大的样子)。段注:“塵者,鹿行土也。引申为土升扬之称。坱者,塵埃广大之貌也。”

塿 《说文·土部》:“塺土也。”尘土。钱坫《斠诠》:“楚人谓之堁,即塿字。”

坋 《说文·土部》:“尘也。从土,分声。一曰:大防也。”即指灰尘;另一义说,大堤。

埃 《说文·土部》:“尘也。”

在这些字中,我们现在常用的只有“埃”字。但是在古代,却有如此丰富的字来表示“尘土”这一意义。“尘”是土的一种特殊形式,古人对“尘土”的描述的多样性,从某一个角度也可以证明土地对于他们来讲的重要性。

以上分析的是与土地的自然形态相关的字。有了土地,自然会有与土地相关的耕作与治理,《说文》中与此相关的字也不少。

(三)对土地的耕作与治理

堫 《说文·土部》:“种也。一曰:内其中也。”栽种;另一义说,使这个物体进入那个物体之中。堫,段注:“以禾种入土也。”內其中,段注:“引申之义,谓以此入彼中皆得曰堫也。”此字在古代有三个意思:“栽种”“捅;穿”与“不耕而种”。《古今韵会举要·东韵》引《说文》:“堫,不耕而种。”王筠《说文句读》:“吾乡种麦即种豆,皆不耕也。”从这个字的用法可以推断:在古代,人们已经掌握了“栽种”和“不耕而种”两种耕作方法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塍 《说文·土部》:“稻中畦也。”稻田中作界划的田埂。段注:“畦,五十亩之介也。稻田中作界划以蓄水。”由此注可知,塍在农耕中的用途是蓄水,这是古人对土地整治的一个重要表现。

坺 《说文·土部》:“治也。一曰:臿土谓之坺。《诗》曰:‘武王载坺’。一曰:尘貌。”耕治土地,耕地翻土。王筠《句读》:“谓治田也。”另一义说,一锹土叫做一坺。另一义说,尘土的样子。段注:“犮之言蓬勃也”,《广雅》:“坺,尘也。”《博物志》:“吴人谓尘土为坺坱。”从“坺”字,可以看出此时人们已经学会对土地进行“深耕”,这是耕作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埩 《说文·土部》:“治也。”治土。段注:“治土曰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治土。”《玉篇·土部》:“埩,耕治也。”指一般性的耕治,不像“坺”那样具体地区分耕作方法。

墇 《说文·土部》:“擁也。”障碍。擁,当作“壅”。桂馥《义证》:“《广韵》:‘墇,壅也。’”《玉篇·土部》:“墇,隔塞也,壅也,防也。”指在耕作中用作拦水排水的用土堆成的障碍物。

《说文·土部》:“遏遮也。”用土阻碍遮拦。钱大昭《新补新附考证》:“以土壅而成之”,即土筑的遮挡物。这也是农业耕作的方法之一。

古人不仅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耕种方法,更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治理方法:

垠 《说文·土部》:“地垠也。一曰:岸也。”地的边界。另一义说,垠是岸。段注:“古者边界谓之垠咢,有单言垠,单言咢者。岸者,水厓陖而高者也。”《楚辞》:“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由此可知,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划定土地边界,将土地分块治理的意识了。

墠 《说文·土部》:“野土也。”(经过整治扫除草葳的)郊外土地。朱骏声《通训定声》:“扫除草秽曰墠。”段注:“野者,郊外也。野土者,于野治地除草。”《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菇藘在阪。”可见,此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开垦更多的土地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了。

垑 《说文·土部》:“恃也。”依赖土地之多。段注:“《广韵》曰:‘垑,恃土地也。’疑所见是完本。恃土地者,自多其土地,故字从多土。”此字还有一个意思:“治土。”《玉篇·土部》:“垑,治土。”由此字我们可以猜测,我国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土地对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对土地推崇有加。

以上这些字的意义都是和土地的耕作与治理相关的,可以据此断定:古代人民对土地的治理是经验丰富且卓有成效的。从对土地的外部形态的认识到因地制宜的治理,劳动人民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因此产生的对土地的眷恋与依赖的“安土”思想是合情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说文》中还有记录农业场所的字,例如:“场,一曰治谷田也。”另外,说文中也介绍了先民在家禽驯养上的一些知识,例如:“埘:鸡栖垣为埘。”古代农业的发达源于人们对土地的了解。古人对土壤的认识在《说文》中清晰地记载了下来,这为我们了解汉民族农业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乡土情结中的“重迁”思想

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使土地早已成为古人赖以生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由于人们对土地的这种深厚的感情,才使得他们重视故土,热爱家乡,如非迫不得已,便不会离开故土的“重迁”思想浓厚。“家”一旦建成,便很大程度上是一辈子的生存之所,因此人们都尽己所能地构筑起一个近乎完美的家,以使其能够给自己与家人长达一辈子的庇护。《说文·土部》中的许多有关房屋构筑的字便体现了中国人在构筑房屋这一件事情上投注的大量心力。

(一)对墙壁的认知与构筑

墙壁,是房屋最基础的构造,没有墙壁的房屋基本难以实现遮风挡雨的作用。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墙壁的重要作用,“土”部中的五个表示墙壁的文字就佐证了古人的这种认知:

垣 《说文·土部》:“墙也。”墙,段注:“垣自其大而言, 墙自其高而言。”由此可知,“垣”与“墙”,虽浑言无别,但析言又分。

墉 《说文·土部》:“城垣也。”是指城墙。《尚书·梓材》:“若作室家, 即勤垣墉, 惟其塗堲茨。”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注:“卑曰垣,高曰墉。”由此可知“墉”还具有“高墙”的意思,也可说明古代对墙的高矮是用不同的文字来区分的。

壁 《说文·土部》:“垣也。”《六书故·地理一》:“古者筑垣墉周宇以为宫,后世编苇竹以障楹间,涂之以泥曰壁。”由此可以推测,“壁”所指的应该是以竹木、树枝、芦苇编成,外面涂之以泥,以躲避风雨和人的目光的墙。

埒 《说文·土部》:“卑垣也。”即矮墙,场地四周的土围墙。徐锴系传:“晋王济马埓, 谓于外作短垣绕之也。”

宋朝的李诫在《营造法式·壕塞制度·墙》中对墙有如下描述:“墙,其名有五:一曰墙、二曰墉、三曰垣、四曰?、五曰壁。”以上对墙壁的五种不同名称,《说文》均有。可见我国古代从很早就认识到了墙壁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细微的区分。

古人对墙壁不仅有宏观上的区分,还有较为细致的度量。《说文》中的“堵”字就是墙壁高度的计量单位。

堵 《说文·土部》:“垣也。五版为一堵。”“堵”在古代不仅表示墙壁本身,还作为墙壁的计量单位。古用板筑法筑土墙,五版为一堵,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五层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有这么精确的计量单位,可见当时的房屋建筑已经相当科学。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人难以造出如今天这般光滑平整的墙壁,墙壁上难免有缝隙,古人也专门为这墙上的缝隙造了一个“堨”字:

堨 《说文·土部》:“壁间隙也。”墙壁的缝隙。段注:“隙者,壁际也。”此外,“堨”还有“尘埃”的意思,同“壒”,以及“青土”的意思。

只認识到墙的重要性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需要对墙的构筑方法有科学深入的认知方能优化居住环境。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筑墙的材料和方法,企图用最方便获取的材料构筑出最坚固实用的墙壁。首先,对于筑墙的材料,在上古农业社会,古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与他们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最便于获取的茎叶和泥巴,“墐”字体现了这个过程:

墐 《说文·土部》:“涂也。”段注:“合和黍穰而涂之谓之墐。”即用和合着草茎的泥巴涂拭。最初人们筑墙应该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垝 《说文·土部》:“毁垣也。”即毁坏的城垣。《诗经》中有“乘彼垝垣”,可见当时城垣的毁坏是很常见的事情。于是人们幵始想其他的建筑材料和方法。

坄 《 说文·土部》:“陶竈窻也。”即烧砖瓦的窑的烟囱。有专门的烧砖窑,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砖块建房了,这显然比之前的草墙和土墙都要牢固多了。

我国战国时代虽然已经发明了砖,但直到秦汉,砖还不是建房材料,而是用来砌墓室和铺地面的。当时开始用土坯砌墙,《说文》中有“墼”字对这种土坯进行记载:

墼 《说文·土部》:“墼,瓴适也。一曰:未烧也。”王筠《说文释例》:“瓴适今谓之塼(砖)。”其实,“墼”是指未经烧制的土坯,但由于“墼”和“砖”都是用土做成的,形状相似,所以东汉时也有把“砖”称为“墼”的,不少出土的汉砖都有“墼”字。段注:“烧,谓入于匋。匋,瓦器竈也。上文一义已烧之砖曰墼。此一义谓和水土、入模范中而成者曰墼,别于块而未经匋竈也。”它是一种将水和土掺杂在一起,放到模型中的成品,区别于用大土块而且需要经过烧陶的烟囱烧制而成的砖。用土坯砌墙建房是我国古代主要的建筑方式之一,直到现在我国农村地区还在采用。作为20世纪中叶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建筑材料之一,扬州方言中的“土基”一词就是体现。

由此可见,当时的建筑材料已经日趋科学,人们已经在尝试用更加复杂的手段生产出更加坚固的材料来使自己的房屋更加稳固。

(二)对房屋构造的认知

当房屋具有了墙壁,它的遮风挡雨的作用就可以发挥了。但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驱使着他们继续优化居住环境,他们在实践中探索着将房屋构筑得更加科学舒适。一栋好的房屋最重要的就是稳固,古人显然也认知到了这一点,懂得建筑房屋时要先打地基,“基”字就体现了这一点:

基 《说文·土部》:“墙始也。”墙的起始部分。王筠《句读》:“今之垒墙者,必埋石地中以为基。墙始,谓墙之始也。”《诗经·周颂》:“自堂徂基。”毛传:“基,门塾之基。”由此意引申为泛指一切建筑物的底部。

人类是群居生物,尤其是作为农耕民族的华夏民族,更是具有浓厚的家庭情节,一家人居住在一栋房子里是人们所享受和推崇的。如何将一栋房屋的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使其结构合理、适宜居住,古人显然也动了一番脑筋。《说文·土部》中的“堂”“垜”和“坫”就体现出了古人所构造的房屋的一部分结构:

堂 《说文·土部》:“殿也。”即指有屋基的正室。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殿”与“堂”同意,多指高大的正房,秦汉以后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黄侃疏:“窗、户之外曰堂,窗、户之内曰室。”可见,古代“堂”和“室”虽同为房屋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古人的房屋分前后两部分,前边叫堂,后边叫室,成语“登堂入室”便由此而来。此时的房屋已不再是一室。

垛 《说文·土部》:“堂塾也。”即门堂两侧的房间。《尔雅·释宫》:“门侧之堂谓之塾”。郭璞注:“夹门堂也。”不同于“堂”和“室”对房屋前后的区别,“垛”字体现了房屋规模的横向发展。除此之外,此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墙两头或上头伸出的部分。”段注:“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还可表示“设置箭靶的小土墙。”《玉篇·土部》:“垛, 射垛。”即古人在保证墙壁能够遮风挡雨的情况下,又在其上开发出了一系列装饰和娱乐功用。

坫 《说文·土部》:“屏也。”是指屋子的正房中用来摆设器具的、亦可用作屏风的高高的土台。段注:“以土为之,高可屏蔽。故许云‘屏也’。”《尔雅· 释宫》:“垝谓之坫。”后来,由此引申出另外一个意思:“古代商贾用来放置所卖之物的土台子,类似现在商店的柜台。后作‘店’。”《说文通训定声》:“崔氏《古今注》:‘坫,置也,所以置货鬻之物也。’字又变做店。”

此外,《说文·土部》中还有奴隶所居的场所名。“埍”字即是也。

埍 《说文·土部》:“埍,徒隶所居也。一曰女牢,一曰亭部。”段注:“徒隶,贱者称;牢,所以拘罪者也,其拘女者曰埍。”这里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奴隶社会中,人们衣、食、住、行都要遵循特定的礼制,不可逾越和冒犯。即使是在房屋构筑上,奴隶也与他人所居环境不同。“埍”字不仅反映了房屋中的这一场所,更反映出了古代严格的等级秩序与罪者、奴隶的极其低下的地位以及所遭受的非人待遇。

(三)对房屋的美化与清洁

上古建筑的墙壁由于采用土坯作为材料而不平整,所以时间长了易于开裂,上文所提到的“堨”字就是用来表示墙壁间这种开裂的缝隙的。因此,对墙壁进行粉刷涂抹以使其保持坚固与美观便是十分必要的了,古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说文》中的有关墙壁粉刷装饰的文字就是证明:

《说文·土部》:“涂也。”王筠《句读》:“此涂泥之涂也。”《广雅· 释宫》:“垄,涂也。”

垷 《说文·土部》:“涂也。”涂拭。段注:“涂泥可以附物者也,故引申之,用以附之亦曰涂。”《广韵·统韵》:“現,涂泥。”

墐 《说文·土部》:“涂也。”用和着草茎的湿泥巴涂拭。段注:“合和黍穰而涂之谓之墐。”《诗经·豳风》:“穹室熏鼠,塞向墐户。”毛传:“墐,塗也。”

《说文·土部》:“仰涂也。”是指头高高抬起,向上看着来涂抹房屋的顶部。王筠《句读》:“现在的人们在房梁上,用芦苇作横条,横条的下边用掺杂好的泥巴开始涂抹,所以又叫作抬头涂抹。”

堊 《 说文·土部》:“白涂也。”用白色涂料粉刷墙壁。《尔雅·释宫》:“墙谓之堊。”郭璞注:“白饰墙也。”郝懿行义疏:“按:饰墙古用白土,或用白灰,宗庙用蜃灰。”由此可知,人们很早就知道用白土或者白灰这种易获得的原料将墙壁装饰成白色,使其美观大方。

墀 《说文·土部》:“涂地也。”指涂饰地面。段注:“凡涂地为墀,今谓地为墀矣。”由此可以看出,墀这个字的意义有所改变。礼:“天子赤墀。”即礼制中规定天子行走的宫殿是用红漆漆过的地面。本义为涂饰地面,亦泛指涂饰,引申为殿堂上经过涂饰的地面。另外,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礼制,唯天子以丹涂地,故曰赤墀。《文选·魏都赋》:“周轩中天,丹墀临猋。”这也是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

上述的这些土部字,都表示涂抹的意义,其中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有的是用来区别涂抹的方式,如“”和“墀”,有的是区别涂抹的材料,如“墐”和“堊”。但是这些文字都共同地反映出了古人对房屋美观的需求。正是由于对自己居住环境的重视和对家的热爱,人们才会大费周章地对自己的房屋进行美化。

埽 《说文·土部》:“弃也。”即丢弃掉不要的东西,古同“扫”,即指用扫地的工具来清除灰尘。

三、结语

在土部字中国所蕴含的农业、建筑等与乡土情结直接相关的文化信息之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其中所包含的丧葬文化与姓氏文化。丧葬文化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古人安土重遷的思想,《说文》土部字中记载的有关这方面的文字有:“堋:丧葬下土也。”“茔,墓也。”“墓,丘也。”在自然灾害面前,先民们寄希望于天地,产生了拜神、拜天等祭祀活动。《说文》土部字中有:“坛,祭场也。”“场,祭神道也。”而姓氏文化也能折射出先民们对土地的依恋。姓氏的来源非常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国民或地名为姓。《说文》土部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表姓氏的字,例如:土、圣、圭、堵、培、基、堪、坎、均、封、墨、墓、城、堂、坤等。这些以封地、祖籍地等为姓氏的土部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先人对土地的重视。

总之,《说文解字》中的土部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从其中有关土质、土壤等土地基础形态以及土地耕作与治理方式的汉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土地的探索与倾注的大量心血。被如此悉心对待的土地也会给予人们不薄的反馈,因此人们对土地充满了重视与满足的“安土”情结。在这长期耕作的土地上,人们又建起了独属于自己的能够遮风挡雨的家,土地能够给予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家又温馨又温暖,自给自足的人们便没有了搬迁的念头,“重迁”思想因此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说文·土部》中的许多关于房屋构建的汉字便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这个一辈子的定居之所的重视与热爱。时至今日,中国人依旧具有浓厚的“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追溯缘由,或许便是这早在千百年前便与土地结下的深厚情缘以及为土地和房屋投注的大量心血汗水了。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 王充. 论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3] 郭璞注. 尔雅[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4] 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5] 章炳麟. 訄书详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6] 李振中.《说文解字》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7] 罗常培. 中国人与中国文化[M]. 上海:开明书店, 1945.

[8] 清如许诺,王洁译注. 诗经[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9] 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 汉语史研究集刊 第2集[M].成都:巴蜀书社, 2000.

[10] 汤可敬. 《说文解字》今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11] 万献初. 《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说文》生产生活部类字丛考类析[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2.

[12] 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13] 姚孝遂. 许慎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14] 刘雅萍. 乡土情结与神灵的扩张——关于两宋时期区域神灵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5] 贺菊玲. 从《说文解字》土部字看中国人的安土重迁思想[J]. 社会科学家,2008(3).

[16] 刘雅萍. 乡土情结与神灵的扩张——关于两宋时期区域神灵的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7] 罗晓翔. 乡土情结与都市依恋:论晚明以降的中国城乡观[J].江海学刊,2020(4).

作 者: 张晓遇,华侨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论《说文解字》与基础教育
《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研究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