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亮 武兆雨
摘 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工业基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东北工业文学也应运而生,并担任了地区工业发展变化的记录和见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工业文学的转变也几乎同步反映着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进程,本文就试从东北工业现实出发,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与东北工业文学转变作出分析,并对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工业文学转变提出合理展望。
关键词:东北,工业基地,工业文学,嬗变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等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的统称。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日本进驻东北时期,资本的涌入促使东北地区大力开掘自然资源,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依托自然資源优势、工业基础设施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快速发展工业和相关产业,在“一五”计划时期,制造业和机械工业等占据优势,而在“二五”和“三五”时期,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开始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至改革开放,东北地区已牢牢占据国内工业重镇的地位。此间,东北工业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一批优秀的作家以工业化为时代背景,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构思创作,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奋战在各地工业建设一线的工人们的心路历程,借此彰显了工人精神和工人力量。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发展逐渐出现了发展缓慢、产业滞后的现象。资源枯竭、人才流失、产业落后都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呈现式微和疲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工业文学也相应地产生了转变。
一、东北工业文学发展概述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东北工业文学由萌芽阶段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为题材的扩大、工业内容的丰富以及工业作品内涵的深刻挖掘。抗战至建国初期,东北工业文学处于萌芽阶段,工业文学作家数量不多,以李云德、草明、萧军等“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作家”为主要代表,其作品内容主要集中于以开采煤矿、冶炼钢铁产业为主的初期工业建设和“共产党人领导工人恢复和建设现代工业”a等方面。在这一时期,东北工业顺应国家发展政策,各产业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并致力发展,工业文学作品也力图展现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先进工人形象,赞颂工人精神。
李云德在《沸腾的群山》中,高度赞扬了以苏福顺为代表的老矿工群体,这些工人们响应党的领导,在解放军带领下毅然加入保卫矿山的行动中,最终成功战胜了反动势力并促使矿山恢复生产,是工人群体的先进代表。草明在代表作《原动力》中,描写了东北的一个水力发电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团结奋斗恢复生产的故事,表现出了解放区工人为工业生产的改革和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总体来说,这类工人角色和英雄人物的塑造是前期工业文学的主旋律,作家们意在借此歌颂工人群体对于国家发展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和积极响应,并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新中国伟大建设中来。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北工业文学迈向一轮蓬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在经历了建国初期工业发展建设的调整和不断完善之后,东北地区工业凭借着地区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以汽车生产、机械制造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基地,工人群体逐步壮大,大范围、大规模的工厂内部作业为工业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天地。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东北工业文学作品也不负众望,内容和题材上更加丰富成熟,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工业发展过程中人性的挖掘和展现,体现出从“革命激情到现实温情”b的过渡转变。程树榛的《钢铁巨人》《春天的呼唤》中,选材就有中国第一台大型轧钢机、机器制造厂等等。可以看到,从题材上来看,对比建国初期,东北工业作品所涉及和描写的相关工业产业已经由单一的炼钢产业、发电厂等转向更加广阔的冶炼工业、制造业、高精端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产业,这与产业的多样化和工业部门的成熟息息相关,是东北工业基地走向先进和成熟的标志和反映。
除了内容和选材上的丰富,这一时期的工业文学作品也更加关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的心态变化,而不仅仅是描写工人群体或是赞颂工人精神。邓刚的《阵痛》取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东北工厂,描绘了广大工人群体在面对改革开放实行承包合同制时的复杂心理和矛盾心态;在《曲里拐弯》中,则揭示了普通人在面对工业化背景下社会动荡变革时所受到的内心冲击。金河在《历史之章》中通过对主人公王灿文的描写,提出了在大工业背景和工厂作业环境下如何为专有所长的技术人员提供用武之地这一尖锐问题。程树榛在《春天的呼唤》中也通过描写歧视知识分子的政策和影响,发出“知识分子在工业时代该受到怎样的对待和如何自处”的疑问。这些矛盾心理、疑问乃至困惑,实际上都体现出作家们在东北工业发展过程当中对工人群体和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群众的细致观察。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就作品本身而言,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东北工业文学作品,在主题选取和情感态度的表达上,已经不满足于新旧思想的碰撞或是对工人锐意进取精神的歌颂,而是将关注点逐渐向工业发展大背景下和社会变革现实下的人性表达上转移。这使得作品内涵不断深化,发人深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北工业文学也随着东北工业发展一起步入了又一个分水岭,与之前工业文学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有所不同,这一时期的工业文学作品开始从主题和方向上产生重大偏转。这一变化与90年代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东北工业一段时间内的基本走向。
在“关停并转”的大潮下,作家们自觉关注到了受国企改革影响最大的下岗工人们。在自身生计难以解决,养家糊口成为难题的时候,工业发展和工人之间曾经血脉相连的联系开始疏离,工业环境、工厂环境都开始沦为工人故事的纯粹背景板,并呈现出远景化的趋势,使工人群体再难从工业化的前进道路中找到归属感。这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经的道路,又与产业调整和时代变革不无联系。作家孙春平在《这里锌光灿烂》《一个养路工人和他的妻子》等作品中,讲述了国有企业改革时期工人的辛酸历程和艰难人生,关注了这一时期在失去国有企业庇护的普通百姓所面临的困难和艰辛。李铁在《乔师傅的手艺》中所描写的女工人乔师傅为了学到直轴手艺,甘愿献出自己的肉体,把手艺看作一个工人的全部尊严生存支柱。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走向与工业化的推进不再并行而是偏离甚至是逆向的,工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逐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除此之外,从作品的结构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发展不仅与故事走向难以并行,即便是作为背景,东北工业也逐渐处于“远景化”c的位置,而不再是与故事主线紧密贴合。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出现的一些工业作品。吉振宇、双雪涛等新时期年轻作家的作品中,东北的工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远逝的背景,和逐渐消散的精神存在于文学故事当中,作家叙事的主线与作品的主旨都无法寄托在已经逐渐远景化的工业环境当中,东北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也难以继续承载人们日益多元的精神追求。
二、东北工业文学嬗变的动因
从上述东北工业文学的发展线来看,东北工业文学从萌芽到全面发展,再到新时期的逐渐式微,这种变化的背后有着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历史原因,而这些原因所影响的,也必然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的发展和转变。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受到资本涌入、日军管控的历史因素影响,抢先一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无论是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甚至于工业市场的开拓都占据了巨大优势。而在建国初期,东北地区凭借传统工业优势被列为第一批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政策上受到大幅倾斜。尤其在计划经济时期,“基础产品都是计划调拨的,不是按价格计算的”d,这使得东北工业基地占有充足条件全面推进工业化。在这一阶段,传统工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领头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人民参与到工业建设中来;工人身份也带给人们巨大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因为此时的工业产业一枝独秀,其发展方向与国家建设方向也基本重合,同时也给予了工业文学作家们广阔的创作空间。
借由工业化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调配,东北地区工业发展虽然一度占据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永久的,也不是不变的。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传统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地位逐渐被新兴产业取而代之,生产力由重化工技术改良到信息技术,市场经济也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资源调配。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这对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是大为有利的,但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失去传统工业优势意味着失去支柱。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后,传统工业以及相关产业沿袭不变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成为人们赖以生存,或是作家集中创作的主流,这就必然导致工业文学作品数量的减少以及内容的转变。
从宏观角度看,国内的产业调整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也更为深远,而不单单是工业部门地位的下降。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于沿海地区新兴工业地区,东北地区在近几年吸引力逐渐变小,人才流失逐步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产业发展空间不足,作家的创作条件也比较有限,这是由社会现实所决定的。
在建国初期,特别是“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大跃进”等大炼钢铁、大干快上的时期,工人群体数量庞大,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东北地区作为具备汽车制造基地、机床制造基地等制造业基地的国内工业重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带给工人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工业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工人将自己的生死与工厂的存亡系于一身,工人与工厂同进退,新旧思想和制度的碰撞也往往被延续为工人尊严与不公权利的抗争,这使得工人故事叙述方向可以与工业发展方向相向并行,同时可以紧密贴合。
而当传统工业显示出衰落之后,尤其是奋战在工业一线的工人们面临下岗或是转行情形的时候,东北传统的工业精神和工人自身的归属感也逐渐被削弱,这导致后来的工业文学作品中,工业精神与工业现实相疏离,工业发展也与故事主线剥离开来。就社会现实来看,随着产业的多样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择业也不再单一,从事工业产业也不再是多数人的选择,因此工业精神和职业归属感的削弱都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东北工业精神是深深植根于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主体的工业发展历史当中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条件已经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特殊地位,工业仍然是地区发展的重要产业、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工人群体赖以生存的基石与沃土,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无法脱离对工业精神的探寻和传播,东北工业文学的发展也应当从现实条件出发,与工业发展相辅相成。
三、新时代东北工业文学的展望
步入21世纪以后,各地工业部门迎来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以信息化和自动化为主,而在东北地区,工业部门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还不高,但自动化生产也已经普及,工业部门和相关产业也在进行低碳、智能、转型等方向调整,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工业和产业部门。无论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是新兴产业的出现,都为东北工业文学的新型创作提供了条件,作家的眼光不必拘泥在传统煤炭、钢铁、石油等传统工业部门,也应该投入到新能源、军工产业、高端制造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当中;作家笔下的工人们也不必囿于传统工厂工人形象,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工人精英、新思路的开拓者或研发者都可以成为新时代作家笔下的新型工人代表,工人精神的表达未必局限在可歌可泣,也可以是锐意进取或是创新精神。
东北工业精神植根于东北地区广阔的产业基地和工业历史,从大庆精神到鞍钢精神,每一个被赋予了区域名称的工人精神都存在于工人群体的记忆和信念中,因此工业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并不需要“重塑”,而需要“发扬”,在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后,东北地区工业产业仍然大有可为,工业文学的产出,也需要合理承载精神与工业历史。
大连作家张燕燕的《大化厂大化人》,就关注到了东北国有企业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国有企业对辽宁振兴的“龙头”作用,这与20世纪东北国有企业工人群体的进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同为大连作家,孙雪丽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也凭借对大连机车百年来企业发展的生动描写而获奖,作品对工业历史史诗般的长线描述,完成了对工业历史的记载和承接,而不是单纯地着眼于与当今工业现实相割离的“工业党叙事”e。这些优秀作品再一次证明,当代东北工业文学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焕发生机的关键就在于对工业精神的发扬、对工业历史的传承。
结语
纵观东北工业文学的发展和工业产业的不断调整,可以明显看到二者始终处于紧密联结、相互影響的关系当中。而在近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历经了刀劈斧凿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虽然不再占据国内产业的统治地位,其动态变化的过程,却也恰恰反映出国内产业结构的多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应该坚信的是,无论是产业化的工业现实,还是深深根植其中的东北工业文学,都不应当也不可能裹足不前,而是要在对历史的传承、对精神的承载中完成蜕变;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担当重任,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a 高翔:《“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模式研究》,《学术交流》2011年第8期,第1页。
b 徐粤春、张斌:《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文艺争鸣》2020年第11期,第46—54页。
c 张连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文学表达》,《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总第39期),第51—57页。
d 赵儒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研究》,《社会科学辑刊》 2020年第5期,第39页。
e 郑坚、袁子豪:《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构拟、复盘与赞歌——新世纪10年代网络工业文学与纪录片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第6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辽宁精神’与辽宁工业题材小说研究”(项目编号:L19CZW00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 胡成亮,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武兆雨,文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