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珊
【摘 要】新课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在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游戏化的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生合唱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运用到的方法是多人演唱、边舞边唱、边奏边唱,围绕多维互动实施教学,主要体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别互动与群体互动上。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运用以上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循序渐进中提高班级学生的合唱能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中学音乐;合唱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中学生合唱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中多是进行简单的合唱教学,较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与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法激发与培养学生合唱兴趣,导致合唱教学效果不佳。新时期的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与学生交流与互动,根据合唱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构建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个别互动等,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展现,从而有效提高合唱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实效。在巧妙互动与促进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帮助学生掌握合唱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展现背景资料,做好师生互动
中学音乐课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合唱,实行合唱课堂互动教学,首先是根据当前的合唱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基本学情,去互联网上收集与整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比如与歌曲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与歌曲作词、作曲和演唱相关的资料等。教师将类似的内容整理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课件,其中融入丰富多样的图文信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现背景资料,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探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解答,以此做好师生互动。
例如,湘艺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青春舞曲》,教师可以设计和运用多人演唱、边舞边唱、边奏边唱的“游戏化”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在刚开始教学时,为做好合唱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师可以运用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现背景资料,结合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合唱曲目,为实现互动式教学做足准备。教师可以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讲解关于新疆的基础知识,比如:少数民族众多,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民族乐器有冬不拉、手鼓、热瓦普、胡西塔尔、都塔尔等;风味小吃有烤全羊、馕、烤包子、玛仁糖等。之后介绍关于本曲的作者,王洛宾被誉为西部歌王,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红盖头》《青春舞曲》等。在介绍基本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对《青春舞曲》背景有大致的了解。在展现背景资料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提问一边讲解,做好师生互动工作。
二、初步播放音乐,探析歌曲特点
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借助图文与音频资料,通过初步播放音乐,结合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探析歌曲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眼倾听歌曲,抛除杂念倾听美妙的歌曲,感受其中曲调的变化,节奏的快慢,情绪的变化,思考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这首歌曲的曲调、节奏、情绪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同桌探讨、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思考、探讨与展现情况进行点评,进行总结性讲解。
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闭眼倾听,一句句“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曲调、节奏与情绪的变化。但是,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歌曲的评价也各不相同,为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首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交流互动。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比如:这首歌曲的曲调有何特点?节奏有什么样的变化?情绪的前后变化如何?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总结:歌曲的曲调优美和流畅,节奏是轻快和跳跃的,情绪具有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特点,且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风格。
三、教授舞蹈动作,指导演唱方法
歌舞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歌曲而言,很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歌唱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优美的舞蹈。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关歌曲的同时,以及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授学生与歌曲相关的、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从而为实现边唱边舞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演唱方法,包括速度应该是怎样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等。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多维互动的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提升課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通过亲自示范等方式,教学生做几个维吾尔族常见的舞蹈动作,比如挽花(翻手腕)、移颈(摆脖子)、脱帽手等,在示范讲解这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后,教师可以继续指导学生这个舞曲的相关动作,试着与学生一起表演与本曲相关的舞蹈,实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体验作品中所表达出的那种轻快活泼的情绪,在类似的训练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与创造力。这首歌曲的速度是轻快的,声音是圆润和富有弹性的,教师可以示范正确与错误的两种声音,让学生自行判断正确的演唱方法,引导学生:演唱的姿态要坐直和口腔打开,保证气息的流畅,要学着用气息控制自己的声音,使得声音具有立体感和速度的均匀。
四、加强节奏练习,运用多种唱法
在实施节奏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对应的歌曲,然后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示范演唱歌曲的重点部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教师还可以弹唱乐谱,让学生击掌伴奏,并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导学生重点学唱。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合唱节奏。在以上节奏相关内容教授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唱法,包括变速唱与轮唱等,以及加强节奏练习。
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试着欣赏,并设置关于节奏的问题,比如:节奏特点是什么呢?表达了怎么样的情绪?然后让学生试着自由回答,教师范唱歌曲的重点部分,并进行归纳总结:节奏感较强,且速度比较快,音和音间的距离比较近,歌曲出现连续十六分音符,让人感觉密集和紧凑,带来的情绪是亲切活泼与充满青春活力的。之后,教师试着弹唱乐谱,让学生击掌伴奏,提出问题:哪些地方较难唱?试着让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再指导学生重点学唱。比如,像和之间旋律跨度较大、十六分附点音符练习、识别反复记号等。通过加强多维互动,做好节奏练习工作。在此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唱法。比如:变速唱,是比原来的速度慢一倍或者快一倍演唱;轮唱,是指两个、三个、四个声部演唱同一旋律,不是同时开始齐唱,是先后相距一拍或者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模仿效果。
五、实行边舞边唱,进行才艺展演
深入进行合唱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弹奏乐器,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再次体验其中的情感内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一下,说说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问题,之后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在此之后让学生完整地有感情地共同演唱歌曲。根据此前教授学生的基本舞蹈动作,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边舞边唱,以及进行才艺展演,更好提升合唱教学效果。
例如,在《青春舞曲》的合唱互动教学中,在做好以上相关工作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比如教师通过弹唱歌曲,让学生再次聆听与感受歌曲风格特点,通过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唱歌,指导学生把握音准、气息与节奏等,并通过播放歌曲音频的方式,指导学生共同跟唱。之后,教师提问:大家在合唱过程中有哪些优点与问题?接着引发学生讨论与回答,并作出评价:歌曲是亲切活泼的,充满青春活力,演唱时应当很欢快,音要做到短促、轻快和有弹性,音准不能偏低,气息要流畅,节奏要稳定与紧凑。在做好以上这些工作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舞边唱,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才艺表演,以此可以更好提高合唱课程教学的效果。
六、实施乐器伴奏,总结合唱效果
在合唱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在最后的合唱指导与合唱练习中,教师还可以实施乐器伴奏教学,为歌曲创编乐器伴奏。一般是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分发打击乐器等,然后再指导学生分组表演。通过播放视频与运用思维导图等,总结班级学生总体的合唱效果,完善合唱课堂互动教学。
例如,《青春舞曲》的合唱互动教学最后,教师可以分发打击乐器,先进行简单的示范,运用手鼓等敲击节奏型。学生可以根据打击乐器的音色试着练习,之后让学生分组表演,一组可以合唱,另一组可以进行乐器伴奏,在学生完成热情与完整的表演后,教师进行总结。比如可以播放有关本曲和新疆民族歌舞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土人情,借助思维导图总结:大家演奏与合唱的整体不错,但是要注意歌曲的节奏,演奏时不能慌乱,合唱时要表情丰富,创造欢快气氛。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合唱課堂互动教学策略,以上述巧互动、促生动的教育理念,通过先运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做好基础准备工作,之后通过播放音频、指导学生演唱、运用多种唱法、加强节奏练习、实施边舞边唱与乐器伴奏等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别互动、群体互动等,在基于多维互动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中提高合唱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商慧丽.初探互动排练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合唱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202.
[2]耿静.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探究[J].戏剧之家,2018(3):153-153.
[3]周甜歌,陈建文.智慧课堂视野下对合唱指挥课程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初探[J].北方音乐,2020,No.394(10):126-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