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刘玉梅,白林
[摘 要] 课程标准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指导文件,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是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订高职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和工程地质勘察专业岩土室内测试课程标准,通过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调研的方式,对岩土室内测试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等进行论证,提出岩土室内测试课程标准制订建议。
[关 鍵 词] 课程标准;企业调研;岩土室内测试
[中图分类号] TU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192-03
岩土室内测试是高职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和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为凸显高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需制订不同于本科教学的课程标准。高职岩土室内测试课程标准的制订需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针对性、技能实践性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进行相关企业单位调研,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标准制订建议。
一、调研目的
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水文与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专业群标准化建设工作,受国土资源水工环地质勘查与测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由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牵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协助,共同承担岩土室内测试课程标准的制订。为了解相关企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为课程标准制订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特开展此调研。
二、调研内容
企业调研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重点调研地质勘察企业相关岗位对本专业高职毕业生与具体课程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企业生产实践中使用相关规程规范情况。
3.相关企业技术变化(设备、施工工艺及材料等)和劳动组织变化(岗位及岗位群设置)对课程内容设置的要求。
4.企业对专业技能证书的需求情况。
5.企业对岩土室内测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意见与建议。
三、调研方法
为确保调研范围广泛、资料翔实,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电话采访、材料搜集、文献查询等形式,调研北京、上海、天津、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四川、安徽、内蒙古共16家从事工程地质勘察或相关专业的生产单位,与多名从事本专业20余年的资深专家沟通,回收企业问卷16份,信息来源可靠,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
四、调研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北京、上海、天津、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四川、安徽、内蒙古共16家生产企业单位,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地灾调查与防治工作。参与调研的企业地域分布见图1。
参与调研的单位中地质队或地质局下属勘察院3家,大型股份制企业10家,小型私企3家,企业员工人数见图2。
通过对以上企业单位的调研,了解到如下信息:
(一)调研单位主营业务
其主要以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设计与施工为主,多兼营工程测量、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也有单位兼营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矿山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等工作。近期这些企业对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和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人才均有需求,能提供的月薪大部分超过5000元。
(二)知识目标调研结果
接受调研的企业高度认同我们拟定的岩土室内测试课程知识目标(见图3)。其中“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这一项获得了参与调研的16家单位的全部认可;“土的分类与定名”“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的意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意义”这三个知识目标获得了16家单位中15家单位的认可。分歧较大的知识目标有两个,其中“岩石、岩体、结构面的概念”获得11家单位认可,“土的矿物成分”这一项分歧最大,16家企业中只有9家企业认为重要,5家企业认为一般,2家企业认为不重要。
(三)能力目标调研结果
对能力目标的调研,主营业务不同的企业分歧较大(见图4)。关于土的室内测试部分相对意见一致,获得最多认可的目标有“用搓条法和平衡锥法测定界限含水率”“用固结仪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以及“用直剪法测定粘性土抗剪强度指标”;获得认可较少的指标为“用筛析法测试砂土的粒度成分”“用密度计法测试黏性土的粒度成分”和“用比重瓶法测定土粒密度”,认为重要的占73%。关于岩石测试的能力目标调研分歧更大,主要体现在“测定岩石颗粒密度”“测定岩石块体密度”和“测定岩石的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主要原因在于有些企业生产实践中涉及岩体的项目较少,即使有相关内容,也只关注岩石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
(四)素质目标
企业最希望毕业生具备的素质,就是吃苦耐劳的品质,其次是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企业常用规范
企业工作人员反馈最常用的行业规范(表1)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其次是《土的工程分类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两家主营业务为土工试验的小型企业,常用规范还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此外,从事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企业,还常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五、意见与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参与调研的企业对高职水文与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这两个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较高,并且高度认可我们拟定的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对能力目标的评价因企业主营业务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提出最多的建议是希望学校增加实践环节。
基于企业调研交流结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學经验,针对高职岩土室内测试课程标准制订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学学时
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岩土室内测试教学课时定在60~66课时为宜,其中试验30课时左右。
(二)教学内容
1.增加岩石强度试验内容。开设岩土室内测试课程的专业有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和工程勘察专业,其教学标准中均未开设岩体力学课程,因此按传统课程设置,开设于岩体力学课程中的岩石物理性质试验和岩石力学性质试验被忽视了。现今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地建设在岩体中,勘察中需要测试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而专指委制订的专业标准中,适合开设岩石测试项目的只有本课程。且本课程名称为岩土室内测试,应包含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2.不开设比重瓶法测定土粒密度和岩石颗粒密度试验。企业调研结果显示,用比重瓶法测定土粒密度和岩石颗粒密度被评级为“不重要”和“一般”的比例最高,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少,因此建议本课程中不开设这两个试验项目。
3.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调研,建议岩土室内测试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为:(1)土和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2)土和岩石的物理、水理及力学性质指标的含义和测定方法。(3)岩土室内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岩土测试成果报告的编制。
(三)考核方式
1.教考分离。考试是考查教学质量及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往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多为考教合一,该方式在高校中沿用多年,有利有弊。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该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随之出现的是教考分离这种新型的课程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考查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激发高职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具有杰出贡献。
2.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能力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在高职院校中经多年检验,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而非考前突击复习,循序渐进锻炼实践能力,全过程认真学习,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法,选取具体工程实例,以任务引领学生分组完成土工试验,以此带动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为巩固所学内容,课程结束后,可安排1~2周的集中实训,且以竞赛的形式考核实训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洋,刘义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情况调研与启示[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20(14):83-88.
[2]苏成文,王金君,王云洲,等.中高等职业院校衔接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标准制订调研报告[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6):159-161.
[3]张朝辉.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5,43(3):169-170.
[4]李文杰,胡大威,陈觎.高职软件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48-51.
[5]曾卿卿,余德均,罗华.关于高职院校企业调研的开展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32):161.
[6]刘淑,牛春林.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调研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101-102.
[7]刘秀荣.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2):127-128.
[8]李晖.基于职业岗位调研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标准制定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134-135.
[9]李伟,张万隆,张博.高职药学专业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标准调研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135-138.
[10]冯克江,刘子嘉.广东省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状况的调研报告[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178-180.
[11]刘淑,牛春林.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调研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101-10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