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在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遗迹12处,其中房址6座、矿坑5处、岗哨1座。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类,一般由房址主体、门道、储藏坑、操作台、灶址、活动面等组成。出土有陶器、石器、铁器、玉料及石料、动物骨骼和木炭遗存等。聚落呈现出山顶岗哨、山体两侧矿坑、山麓底部低平处的房址和选料区的分布特征。其內涵划分为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和骟马文化两期遗存,年代为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年。是目前国内已知开采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对探讨中国早期透闪石玉矿的开采利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旱峡玉矿;玉矿;遗迹和遗物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5-0074-11
A Brief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the Jade Mine Site in Hanxia,Dunhuang
Gansu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In 2019, an area of 300 m2of the Jade Mine site in Hanxia, Dunhuang, was excavated, and 6 ruins were cleaned up, including 6 houses, 5 mine pits and 1 lookout post. There are 2 types of houses, namely semi-subterranean houses and ground houses, which generally consist of the main body, doorway, storage pit, worktop, kitchen, and etc. The excavation finds include potteries, stone tools, iron tools, jade and stone materials, animal bones and charcoal remain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arrangement, the lookout post stands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mine pits on both sides of the mountain, and the houses andthe area for material selection on the lower flat area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The site of the Jade mi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namely Xichengyi/Qijia culture period and the Shanma culture period, dating from 2000BCE to 100BCE. It is the earliest site of tremolite mine known toda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ftremolite in China.
Keywords:Hanxia in Dunhuang; jade mine; ruins and relics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三危山的后山,西距敦煌市约68千米,东北距瓜州57千米,南面为戈壁(图1)。该区域为典型的亚洲内陆干旱戈壁荒漠区,属石质中山丘陵区,残丘连绵,山砾石裸露,戈壁遍布。
2015年肃省文物考古研究对该遗址进行初步的调查[1],2019年再次进行复查,并进行了发掘和航拍航测。经调查确认遗址东西3千米、南北1千米,面积3平方千米。共发现各类地表遗迹147处,其中矿坑116处、矿沟8条、岗哨12处、房址8座、选料区3处。各类遗迹沿矿脉分布于山体的南北两侧(图2)呈现出山体顶部岗哨、中部矿坑、底部房址和选料区的组合特征。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遗迹单位12处,包括房址6座、矿坑5处、岗哨1座(图3)。
一 地层堆积
该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一般20厘米左右,局部为矿料堆积,厚60—70厘米。下面以2019DHYTG1南壁为例予以介绍(图4)。
{1}黄褐色沙土,土质疏松,斜坡状分布于整个探沟,厚4—10厘米。包含大量白色及黑色风化石英岩碎块。
{2}黄色沙尘和矿料混合堆积,土质疏松,斜坡状分布于探沟西部,厚0—17厘米。包含有大量矿料石块,出土少量石锤。
{3}黄褐色矿料堆积,局部夹杂有灰色灰烬,斜坡状分布于探沟西部,厚0—14厘米。包含有大量矿料石块,出土少量碎玉料及石锤。
{4}白色风化岩石层碎屑,局部为黄褐色沙土,水平状堆积于整个探沟,厚0—14厘米。K2开口于该层下,打破岩石。该层下为岩石,局部为风化的白色岩石粉末。
本次发掘遗迹单位除K1和K2外均开口于地表,房址多出露石墙,地表可辨其平面形状。根据遗迹分布特征、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将整个聚落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西城驿/齐家文化时期遗存,晚期为骟马文化时期遗存。
二 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时期遗存
(一)遗迹
主要有K1、K2、K3、K4、K5,F2一期、F2二期、F5一期、F5二期和F6等。
1. 矿坑
5个,依据平面形制,可分为近圆形和不规则形。
K2 开口于TG1{4}层下,平面近圆形,口大底小,四壁凹凸不平,底部近平。坑口南北长367厘米,宽335厘米,坑底长26厘米,宽216厘米,深163厘米。坑内堆积分为两层:{1}黄沙,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碳屑,厚100—120厘米;{2}黄沙和矿料碎屑,土质较疏松,厚50—63厘米,出土有石锤、碎玉料、大石块(图5)。
2. 房址
3座,均为半地穴式。
F2 利用早期K3坑壁修建而成。由房址主体、门道、活动面1、活动面2,火烧面1、火烧面2组成。分三期使用,一、二期为西城驿文化时期。
一期由房址主体、门道、活动面2、火烧面2组成。房址主体平面呈近长方形,口部长500—560厘米,宽348—422厘米,底部长386厘米,宽140—214厘米,活动面距坑口285厘米。门道位于南侧,平面为梯形,呈斜坡状,长120厘米,宽34—68厘米,深0—164厘米。门道离地面较高,有大石块垒砌台阶一级,高30厘米。活动面2系在K3底部垫黄沙及石块碎屑后长期踩踏形成,厚8—10厘米。其中部因长期烧火形成火烧面2,平面为圆形,直径54厘米,厚15厘米,残存3—5厘米厚的灰烬层(图6)。活动面上出土大量的木炭及石锤。
二期由房址主体、门道、活动面1、火烧面1组成。活动面1系在活动面2之上铺垫厚60—68厘米黄沙后形成,距坑口220厘米。其中部长期烧火形成火烧面1,平面近圆形,直径42厘米,厚6厘米,之上有灰烬1层,其下垫沙因烧灼呈红色,灼烧层厚6—8厘米,火烧面周围出土陶片(图6)。一期活动面垫土出土少量陶片、碎玉料、碎石块、石锤。二期活动面垫土包含碎石块和大量的碳屑,出土少量的石锤。F2门道内填土为细沙土,包含有石块和碎玉料。
F5由房址主体、门道、火烧面1,火烧面2,活动面1、活动面2组成。分早、晚两期使用。
一期由房址主体、门道、活动面2、火烧面2组成。房址主体平面呈圆角方形,长510厘米,宽470厘米,深70—104厘米,北壁石块垒砌,东、西、南壁下部为岩石壁,上部石块垒砌,残存高度60—100厘米。门道位于东南,平面为曲尺形,呈斜坡状,门道壁局部有石块垒砌。门道东西长230厘米,宽55—60厘米,深20—60厘米,南北向长170厘米,宽60厘米,深0—20厘米。活动面2直接叠压在岩石之上,长期踩踏形成,厚0—5厘米。火烧面2位于活动面2的近中部,平面近椭圆形,岩石上有明显的火烧痕迹,范围长约60厘米,宽约47厘米,火烧面南面分布有灰烬1层,厚5—6厘米(图7)。
二期由房址主体、门道、火烧面1,活动面1组成。活动面2之上局部垫一层灰土形成活动面1,厚3—10厘米。火烧面1位于东部近门道处,平面为近椭圆形,范围长约55、宽约45厘米,其东部分布灰烬,厚5—8厘米(图7)。房址主体内堆积可分为4层:{1}黄沙,土质疏松,分布于整个房址,包含有大石块和少量碳屑,厚约50—60厘米,应该为房址废弃后房址墙体倒塌形成的堆积;{2}灰褐色沙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大量炭屑、灰烬等,厚20—40厘米,出土碎玉料、陶片、石锤;{3}灰褐色沙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大量炭屑、灰烬等,厚5—10厘米,出土碎玉料、陶片、石锤、石刀、饼状器等,为活动面1垫土;{4}灰色沙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大量炭屑、灰烬等,厚5—10厘米,出土碎玉料、陶片等,为活动面2垫土。F5门道内填土为细沙土,包含碎石块。
(二)遗物
主要有陶器、石器、玉料及石料(围岩)、动物骨骼、碳屑遗存等。
1. 陶器
以夹细砂红陶、红褐陶和橙黄陶为主,极少量泥质彩陶。多为泥条盘筑,慢轮修整。出土标本主要为口沿、耳、腹、底等残片,可辨器型主要为罐,以素面为主,部分饰戳印纹、篮纹、附加堆纹等,少量饰黑彩。
双耳罐 均为夹细砂,微侈口,圆唇,短颈,颈部有耳。标本F5{3}:P2,红褐陶,沿部饰戳印纹一周。口径9、残高6厘米,厚0.5—0.8厘米(图8-1)。标本F5{3}:P1,红陶,耳上部略低于口沿,耳上戳印圆窝纹。口径10厘米,残高4.6厘米,厚0.6—0.7厘米(图8-5)。标本F6{3}:P2,红褐陶,耳与口沿平齐,耳上戳印圆窝纹。长5厘米,宽3.8厘米,厚0.3—0.5厘米(图8-7)。
无耳罐 均为夹细砂,微侈口,圆唇,短颈。标本F5{3}:P5,红褐陶,圆肩。口径14.8厘米,残高5.7厘米,厚0.4厘米(图8-2)。标本F5{3}:P4,红陶,口沿戳印纹一周。口径7.3厘米,残高3.2厘米,厚0.4厘米(图8-3)。标本F5{3}:P3,红陶,施黄色陶衣,器表饰黑彩,纹样为横条带纹2周和斜线纹。长3.2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图8-4)。
腹耳罐 标本F2Z2:P1,夹细砂红陶,宽带状腹耳。长15.4厘米,宽10.6厘米,厚0.6厘米(图8-6)。
折腹罐 标本采集:P1,腹部残片,中部有折棱,折棱以上為素面,折棱以下为篮纹。长7.8厘米,宽6厘米,厚0.8—1.2厘米(图8-8)。
2. 石器
主要为采矿工具和生活工具,采矿工具主要为不同形制石锤;生活用具为穿孔石刀、饼状器,均为磨制。
石锤 60余件。颜色主要为黑色、深灰色、白灰色和白色,石锤的原岩分别为闪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辉绿岩、玄武岩和英安岩等岩浆岩岩石矿物组成。
根据形状可以分为三型。
A型 近饼状。标本F5{2}:1,灰色,两侧突起,一端为手握,有明显的台面,另一端及两侧有破裂面,砸击疤痕明显。长11.4厘米,宽10.7厘米,厚2.7—5.7厘米(图9-2)。标本K3{2}:8,灰黑色,两侧较平,一端为手握,有明显的台面,另一端及两侧缘有破裂面,砸击疤痕明显。长10.9厘米,宽10.2厘米,厚2—4.5厘米(9-3)。
B型 近球状。标本F6{2}:13,灰绿色,圆球状,一侧破裂,有明显的破裂面,通体砸击疤痕明显。直径约8—8.2厘米(9-4)。
C型 近柱状。标本K3{2}:32,灰黑色。扁平,两面较规整,两端厚钝,顶端及两侧缘破裂,砸击疤痕明显。长12.4厘米,宽5厘米,厚3厘米(9-1)。
石刀 1件。标本F5{3}:1,白色,石英岩质,平面近长方形,刃部双面磨制,中部有一穿孔,对面钻,仅存一半。残长4.3—4.6厘米,宽4.2—5厘米,厚0.3—0.4厘米,穿径0.3—0.6厘米(图10-1)。
饼状器 3件。均为白色石英制,平面为圆形。标本F5{3}:5,局部磨光,两面有对面钻的凹窝,未钻穿。直径5.2厘米,厚2.3厘米。凹窝直径1.6,深0.6厘米(图10-3)。标本F5{3}:2,通体磨光,平面圆形,单面有钻孔,未钻穿,仅存一半。直径4.7厘米,厚0.6—0.7厘米,穿径0.8厘米(图10-2)。标本F5{3}:3,局部磨光,直径6.3厘米,厚1.5—1.7(图10-4)。
3. 玉料
以透闪石为主。多为山料,少量为戈壁料(图11)。颜色有白、青、青白、糖、浅绿色等,其中青、浅绿、糖色最为常见,白色玉料少见(图12)。玉料呈油脂光泽、透明度高、玉质较为细腻。
三 骟马文化时期遗存
(一)遗迹
主要有F1、F2三期、F3一期、F3二期、F4和GS1。
1. 房址
主要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类:
(1)半地穴式
3座。
F2 三期系在F2二期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由房址主体、门道、活动面3、灶台、操作台、储藏坑1—6等组成。房址主体平面近长方形,口部长500—560厘米,宽348—422厘米,深100—170厘米。其中北壁利用K3坑壁,东壁、西壁和南壁下部为矿坑坑壁,上部为双层石块垒砌而成的石墙,宽20—56厘米。门道位于F2南部正中偏东,平面近长方形,呈斜坡状,门道两侧由石块垒砌。门道高于地面,有石砌门槛,距地面30厘米,长233厘米,宽72—80厘米,距地表深0—85厘米。活动面系在二期活动面之上铺垫黄沙形成,厚60—100厘米。灶台位于东北角,平面呈扇形,石块和黄泥垒砌而成,长140厘米,宽85厘米,高24厘米,由火道、火膛、烟道组成。火膛平面呈不规则形,长53—60厘米,宽29—48厘米;烟道位于火膛正后方,利用原始坑壁和石片构筑,局部倒塌,在矿坑壁上保存有烟熏的痕迹,平面呈近方形,边长20厘米。操作台位于房址北部,平面呈不规则形,由4个小坑组成,系用石块垒砌,黄泥粘结,底部由黄泥抹光,长150厘米,宽100—122厘米,高20厘米。储藏坑1位于房址西南角,平面为长方形,南壁和西壁为K3坑壁,东壁和北壁为石墙,长108—148厘米,宽105—125厘米,深46—50厘米。储藏坑2位于房址东南角,平面呈不规则形,东壁和北壁为K3坑壁,西壁和北壁为石墙,长80—90厘米,宽50—88厘米,深30厘米。储藏坑3位于房址东部,平面近呈不规则形,其中东壁为K3坑壁,西壁和和南壁为石墙,长132厘米,宽26—42厘米,20—30厘米。储藏坑4位于北部,与灶台相连,平面呈长方形,北壁、东壁和、西壁为K3坑壁,南壁为石墙,长104厘米,宽42—60厘米,深20厘米。储藏坑5位于房址西北角,平面呈不规则形,北壁和西壁为K3坑壁,南壁和东壁为石墙,长93—104厘米,宽74—100厘米,深20厘米。储藏坑6位于房址东北角,利用原始的小矿坑,平面近呈不规则形,长122—170厘米,宽65—120厘米,深38—45厘米。灶台火膛内及灶台周边堆积大量灰烬,出土少量动物骨骼(图13)。
房址主体内堆积可分为3层:{1}沙尘,土质疏松,包含有现代垃圾,厚20—30厘米;{2}黄沙,土质致密,厚60—75厘米,包含大量碎石块和大石块等,应为房址废弃后墙体倒塌堆积;{3}黄沙土质较疏松,厚60—80厘米,包含少量碎石块。灶台内堆积为灰烬和沙尘堆积,储藏台和储藏坑内的堆积为沙尘堆积,出土了少量的碎石块和石锤。门道内填土为黄沙,土质较疏松,出土了大量的石块和碎玉料。
F3 利用K5修建而成。由房屋主体、门道、储藏坑、灶台、灶坑、操作台、活动面1、活动面2组成。分早、晚期使用。
一期由房址主体、门道、灶台、储藏坑、活动面1、操作台组成。房址主体平面近圆角长方形,长440厘米,宽312厘米,深135—160厘米。东、西、南三壁石块垒砌而成,北壁为K5原始坑壁,石墙高度80—140厘米。门道位于南部,平面呈梯形,呈斜坡状,长284厘米,宽80—95厘米,深15—80厘米。灶台位于西北角,平面呈近扇形,在原始坑壁上由黄泥和石块垒砌,保存较好,东西长81厘米,南北宽65厘米,高30厘米。由火道、灶膛、烟道三部分,火膛平面呈圆形,壁上有红色烧结面,直径38厘米;烟道位于火膛北部,呈圓形,顺K5北壁石块垒砌,破坏严重,在矿坑壁上保存有烟熏的痕迹,残存部分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储藏坑位于东南部,利用K5原始坑修建,一侧垒砌石墙,平面近方形,坑底斜坡状,边长146厘米。操作台位于北部,与灶台相连,底由黄泥堆筑呈台状,南部低于北部,呈斜坡状,之上有凹窝,平面近长方形,长130厘米,宽48—60厘米,高约10厘米。活动面2为K3底部长期踩踏形成的一层黄褐土硬面,厚3—5厘米,活动面上发现玉料和石锤(图14)。
二期对房址内部改造,灶台废弃,在早期活动面1之上铺垫一层黄沙作为活动面1,略低于早期灶台,将早期操作台和活动面叠压,厚20厘米。房址近中部垒砌灶坑,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火膛、烟道两部分,长98厘米,宽45—56厘米,高15—20厘米。火膛平面圆角长方形,长70厘米,宽30厘米,深20厘米;烟道位于火膛北部,石块垒砌过程中保留洞1个,洞直径10—12厘米。早期储藏坑继续使用,部分石墙被晚期活动面掩埋。活动面上出土石锤及玉料,灶坑周边黄沙之上堆积有灰烬一层,出土了少量的兽骨(图14)。
房址主体内堆积可分为2层:{1}黄沙,土质较致密,为风沙堆积,分布于整个房址,含少量石块,厚50—80厘米;{2}黄沙,土较致密,分布于整个房址,出土石块、玉料、石锤、陶片、铁块及兽骨,厚10—40厘米,为晚期活动面垫土。门道内填土为黄沙,土质较致密,包含有石块。灶台内为灰烬及灰褐色沙土,土质较疏松,出土有兽骨、玉料、红烧土块、木炭。灶坑内为灰烬及灰褐色沙土,土质疏松,包含有玉料、兽骨、木炭等。储藏坑内为黄褐色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有石块、玉料、石锤。
(2)地面式
1座。由石块垒砌而成。
F4 由房址主体、门道、灶台、活动面组成。房址主体依山体底部开凿而成,其中西侧和东侧为原始岩壁,南侧、北侧地面之上垒砌石墙,房址主体平面近方形,长342厘米,宽288—328厘米,高106—138厘米。门道位南部,南墙留有一缺口为门道,宽68—86厘米,高138厘米。灶台位于东北角,石块和黄泥垒砌而成,由火道、火膛、烟道三部分組成,灶台平面呈扇形,长104厘米,宽90厘米,高30厘米;火膛平面呈圆形,壁上有红色烧结面,直径40厘米,深32厘米;烟道位于火膛后,烟道平面呈圆形,直通地表,破坏严重,仅在房址壁上残存烟熏痕迹,直径15厘米。活动面明显,在岩石上长期踩踏形成的一层黄褐土硬面,厚3—5厘米,门道外同样形成明显的活动面。硬面之上叠压一层灰土,灶台周围活动面之上叠压灰烬1层,厚3—5厘米。活动面之上出土木板1块(图15)。房址主体内堆积为沙尘,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的岩壁上风化的绿色岩石块。灶台内为灰烬,出土腐朽绳结1段。
2. 岗哨
山顶分布岗哨12座,此次清理1座。
GS1 地面石块垒砌而成。平面呈圆形。在山顶平缓处直接垒筑石墙,直径250厘米,高10—20厘米。东侧有一缺口没有发现石块,推测该处可能为门道。从石墙周边散落的大量石块,推测石墙较高,因破坏现仅存石墙底部石块1—2层(图16)。
(二)遗物
主要有陶器、石器、铁器、玉料及石料(围岩)、动物骨骼、碳屑遗存等。
1. 陶器
该时期均为夹粗砂红陶、红褐陶和灰陶。多泥条盘筑,经慢轮修整。出土标本主要为口沿、耳、腹等残片。以素面为主。
口沿 标本F3{2}:P1,红褐陶,侈口,圆唇,短颈,圆肩,长6.1厘米,宽4.1厘米,厚0.5厘米(图17-1)。标本F3{2}:P3,红褐陶,微敛口,圆唇,鼓腹。长6.7厘米,宽5.6厘米,厚0.6—1.1厘米(图17-2)。
器耳 标本F2{3}:P1,红褐陶,局部有褐斑,宽带状腹耳。长14.6厘米,宽12.4厘米,厚0.8厘米(图17-3)。
腹部残片 标本F2{3}:P2,夹粗砂红陶,长9.4厘米,宽9.1厘米,厚0.8厘米(图17-4)。
2. 石器
石锤 30余件。颜色、矿物组成和形制与早期西城驿/齐家文化时期一致。
A型 近饼状。标本F2{2}:3,黑色,器型较大,两侧较平,一端为手握,有明显的台面,另一端及两侧缘有破裂面,砸击疤痕明显。长17.2厘米,宽15厘米,厚3—5.7厘米(图18-2)。
B型 近球状。标本F2{2}:1,灰绿色,圆球状,通体砸击疤痕明显,局部保留有破裂面。直径约 8.5厘米(图18-3)。
C型 近柱状。标本F1{1}:4,灰黑色,略扁,一面较平,一面突起,两端及侧缘破裂,砸击疤痕明显。长 15.3厘米,宽9.6厘米,厚 5.2厘米(图18-1)。
磨石 1件。标本F1{1}:5,青灰色,页岩,平面近长方形,两面都有磨光面,残缺,仅存一半,一侧较薄。残长6.1—8.7厘米,宽7.1—7.3厘米,厚0.3—0.9厘米(图18-4)。
3. 玉料
玉料与西城驿/齐家文化时期玉料一致(图19)。
4. 铁器
铁器 2件。锈蚀严重,仅存残块,表面为红褐色铁锈,器型不明。标本F3{3}:1,断面为圆形。长3.3厘米,直径1.1—1.6厘米。标本F3{3}:2,断面为圆角方形。长3厘米,宽2.1—2.5厘米,厚0.5—1.1厘米。
四 结 语
旱峡玉矿为露天开采,采矿和选料工具主要是石锤。从K1、K3矿坑壁上残留的火烧痕迹,判断可能采用裂石采玉的技术。各类遗存组呈山体顶部岗哨、山体两侧矿坑、山麓底部房址和选料区的分布特征,判断当时存在着组织有序、管理严密的生产组织及管理形式。半地穴式房址兼有生活生产的功能,房址分布于山体南坡低平地区,门道向南或向东,当时采玉人群对当地西北风盛行的气候特点已经有了准确的认识。
旱峡玉矿早期遗存所见西城驿文化夹细砂红陶罐与西城驿遗址二期同类器物相似[2],齐家文化橙黄陶篮纹陶片与齐家文化典型折腹罐一致,结合14C测年结果,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遗存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晚期遗存骟马文化夹粗砂陶器与火烧沟遗址骟马文化陶器相似[3],部分夹粗砂陶片与马鬃山玉矿遗址陶器相近[4-5],结合14C测年和马鬃山玉矿遗址测年结果,旱峡玉矿骟马文化时期遗存的年代在公元前800—前100。
部分房屋利用废弃矿坑改建,部分矿坑叠压在矿料堆积之下,说明存在着不同时期的开采。后期人群利用早期矿坑改建房屋,或在同一房屋的基础上反复改变房屋结构,多次利用。房址内灶的形制,早期为火烧面和灶坑,晚期为石砌灶台和石砌灶坑。早期火烧面与西城驿遗址二期地面建筑内火烧面形制一致[2]8,晚期灶台与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灶台形制一致[5]43-50,呈现了从西城驿文化到骟马文化屋内用火技术的变化。
旱峡玉矿遗址是目前国内确定开采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该玉矿遗址对认识祁连山玉成矿研究及寻找新的古玉矿遗址提供了新思路,为我国透闪石的开采、西玉东输等研究提供了新資料。在距今4000年前后,旱峡玉矿的透闪石玉料可能就已经进入到中原及其周边区域,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附记:本次发掘工作得到敦煌市文物管理局石明秀局长、杨俊主任和胡文龙同志等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特致谢意。
领队:陈国科
发掘:陈国科 杨谊时 张鹏 张奋强
绘图:杨谊时 张奋强 张鹏
执笔:杨谊时 陈国科 张鹏 张奋强
康禹潇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考古调查报告[J].考古与文物,2019(4):12-22.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J].考古,2014(7):3-17.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9(3):6-20.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J].考古,2015(7):3-14.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2012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6(1):40-53.
收稿日期:2020-09-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3041;41673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金(16JJD780010);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甘肃省省级科研课题(GWJ201826);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考古学研究及其价值揭示(GDW2021Z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