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捷
不少一线教师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教得那样用力,学生却没有学会我们教的内容?教学效果和预期相差太远,让人疑惑。所谓“用力”,显而易见,表现为媒体使用多,教学方法多,教学环节多,教学容量多,教师讲得也卖力……
在思考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可以优先澄清一个基本观点——用力教,效果未必好。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以便对症下药。
美国学者迪伦·威廉博士在其专著《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一书中,将所有的教学归结为三个关键过程和三种参与者角色。三个关键过程分别是明确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状况、确定学习者要去哪里以及决定学习者如何到达那里。所涉及的三种角色为教师、学习者及学习伙伴。若将这些角色与过程加以组合,就可以得到如下表格(见表1)。
表1 关键过程与参与角色组合项目
此表中有9个组合后的项目,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我们能观察清楚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就能发现问题的生发、寄存、演变是在何时、何处以及如何发生的。
如果教学是有效的,那么,9个环节应如何呈现?
学习者当前学习状况:①从教师角度看,要测定学情,引出有利于教学实施的学习证据;②从学习者角度看,要调用旧知,展示当前真实的学情样态;③从学习伙伴角度看,要相互补充、完善对学情的描述。
学习者要去哪里:④从教师角度看,要设计教学的可行性流程;⑤从学习者角度看,要提供不同学习阶段的反馈信息;⑥从学习伙伴角度看,要彼此成为学习中的支撑力量。
学习者如何到达:⑦从教师角度看,应设定目标,设计评估标准,选择评估方式;⑧从学习者角度看,要理解目标并参与评估;⑨从学习伙伴角度看,要理解目标并参与评估。
在这9个项目中,合并“①②③”为一项,合并“⑤⑥”与“⑧⑨”这两组相似的项目,可将9项约简为5项,总结出“决定课堂效果的五个关键指标”,分别如下:
第一指标:是否真正理解。包括理解学习目标与评估学习效果的标准等。
第二指标:是否基于学情。包括教师测定的学情、真实学情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学习者间存在的学情差异。
第三指标:是否合理设计。包括教学推进的流程、抵达阶段的目标方法以及评估阶段的学习方案等。
第四指标:是否主动参与。包括学习者与同伴能否在学习活动中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否主动提供反馈信息等。
第五指标:是否协同合作。包括学习者之间能否共享、互换学习的资源、证据,能否彼此协助,互为学习中的支撑,共建资源。
基于以上分析,再来探寻问题,我们就如同拥有了“寻宝图”,可以按图索骥。
问题的前提是“教得用力”。我们可以做这样的预想: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已经尽力了。问题探讨的前提是教师并未放弃教学,而是精心设计、周全组织教学过程,非常用心。同时,他们在执教过程中态度积极,教学方法多样,主观上追求优质教学效果。
参考问题的前提,我们可以排除因教师个人惰性造成的无效或低效。那么,可能出现问题的两个环节也随之浮出水面:一是对于目标的理解,二是对于学情的判断、评估。
理解目标为有效教学提供的是决定性的保障。因此,是否真正理解目标,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核心依据。
对目标真正的理解,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学习者知道该做什么,二是学习者明白如何去操作,三是学习者最终能达到什么程度。理解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我(教师)读到目标的表述语言”这一字面意思上,理解是丰富多元的。例如,五上第四单元的习作练习为《二十年后的家乡》,本单元的习作目标为“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对这一目标的理解要到位,教师至少要明确以下三点:第一,经由教学展开的学习活动有两个,分别是学习列提纲和学习分段叙述。第二,在写作实践中,学习者能根据构思列出提纲;能根据提纲逐步展开写作,直至完成全篇;也能对提纲进行修改,进而带动整篇作文的修改。第三,学习者将获得“如何写提纲”的方法;将列出一份提纲;将对照提纲,完成一篇题为《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作文。
对目标的精准理解,还应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目标的设定,是在怎样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第二,目标的达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第三,目标达成与否,可以评估吗?可以测量吗?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想象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现状”,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思考“未来家乡改变的可能性”。这些情境的创设、条件的预设,既能让学生的想象更大胆,也能使其文章更具合理性。同时,“二十年后家乡是否有变化”“变化中是否带有科学技术的成分”“变化是否合理”都应成为评估的标准。
无效的教学,说明教师对目标的理解是失当的。教师不能简单将“写作话题”理解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题目为《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作文,并且以“谁的想象大胆”为评价标准。在这样的理解下,学生写出的“二十年后的家乡”将无比神奇,甚至让人怀疑是否能在地球上找到这个地方。教师错误理解目标,容易使得教学内容选取不当,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保障。
教师应反思:教学是否基于学情展开?无效是否因为对学情的忽视或者误判?而无效在学情预判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已学的重复学习,学生不爱学,学了也没有太大进步;其二,要学的太难,超越学习者的已有认知水平,学也学不会。这两类无效的学习结果,皆是无视学情造成的。
第一种情形为过低估计学情的重复教学。
例如,教学五下习作单元中《刷子李》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知道描写人物可以通过衣着、神态、动作、语言、样貌这些方面进行,教师便可以采用“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无须过度用力,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即可。但不少教师在执教中依然按部就班地对表现刷子李衣着、动作的文字进行精细化教学,这就是在学生已有的水平上重复用力。教学生会的内容,产生的效果只是“巩固旧知”,而不是“获得新知”,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改变,学习没有实效。
已学的不停教现象,为什么很普遍?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有迷惑性,课堂上看上去很热闹:让学生汇报这个,汇报那个;读这个,读那个;找这个,找那个;说这个,说那个。一教就会,一呼百应,还能产生“教得扎实,学得扎实”的好评。当学习行为指向已知已会知识时,教学便易于沦陷于师生间心照不宣的相互配合中。
第二种情形为高估学情。如果教师对学情的预估不当,认为“我怎么教他们都会”,就会陷入过度拔高、“超标”教学的困境,这势必会导致教学无效。例如,五上《古诗三首》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课采编三首诗歌,文体特殊,三首联排。教师可以基于以上前提,参考五年级学生积累多篇古诗词的学情,采用“多篇整合”教学模式,达到简约、高效的教学效果。不少教师则讲得过深、过难,恨不得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讲坛,以为“只要我讲了,学生都能接受”。于是,诗人的生平、历史的背景、诗歌创作的风格、诗歌的文学常识……凡是收集到的,都讲。教师把这些深不可测的陌生领域的知识,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学生看起来能配合做笔记,能点头回应,似乎都懂,实际上这只是机械接受,既构不成记忆,也不能产生理解。
第三种情形为忽视学情之间的关联。所谓“关联”,是指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能找到一种知识与另一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学习便更有成效。同一种知识,在不同年段出现,也应有螺旋上升的递进趋势。统编教材就非常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与承接。例如,五上民间故事单元编排了《牛郎织女》一课,并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之前学生经历过详细复述、简单复述两个能力层级的练习。如今的创造性复述,教师就不应再重复这一过程,而应直接引导学生改变故事叙述的顺序进行创造性复述,或者融入今天流行的各种传说进行创造性复述,或者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细节进行创造性复述。相反,无视学情之间的关联,硬是从头开始教,将大量时间花在已有、已知、已会的内容上,不仅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学生学习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前两点讨论的前提是“教得用力”,是在“教学设计没有问题”这一预想的基础上做出的探索。第三点则从另一方面思考:用力教,都是对的吗?是否存在教得不“对路”呢?所谓“路”,是指学习提升的路径。“对路”就是指教学设计要和学习提升的轨迹相吻合,教才能促进学。否则,用力教就是学习最大的阻力。
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育论稿》中,针对作文教学提出:“教师的教,要和学生作文产出的路径相匹配。”借助顾先生的“匹配论”,以写作教学为例,我们来探讨不恰当的教学设计对学习产生的副作用。
例如,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着力于写作技法的传授,把技法训练当作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用工艺流程式的方法,指导学生“制造”文章:怎么立意、怎么选材、怎么构思、怎么遣词造句……甚至给出写作的公式,“自以为发现了写作的普适性原则,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写套话作文”[1]。如此,教师教得越用力,教学效果越差。
再如,部分教师鼓励学生把“某一方面”写到极致:如教学生写外貌时,甚至有不可思议的“一根眉毛接一根眉毛刻画法”;又如,教学生“写笑不出现笑字”“写好不出现好字”等拐弯憋屈的写法……如此关心学生“能不能写出”“会不会写好”文章的结果是什么呢?看起来学生会写了,文章也发生变化了,但实质是——学生学会了制作套路美文的简陋流程。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样教将衍生出写作的问题。当局部写作过于精致,且不能够与其他部分进行联动时,类似局部充血,最后变成“囊肿”,甚至“肿瘤”。即便未来将这样的“囊肿”运用到全篇中,也不会协调,文章不但不能给人带来美感,还可能导致“全身”坏死。
教学设计和学习提升无法并轨,教的力度越大,学的效果越差。鉴于此,教师可以考虑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良,使设计更有益于学习。
其一,学习效果的认识。美国知名学者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经验之塔”模型,后来被称为“学习金字塔”理论。该理论表明:学习者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同。从金字塔的塔尖到底座,是根据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率由低到高排序的,“听讲”最低,“教给别人”可以留存80%~98%的学习内容。[2]
对效果的认识,可以指导设计的方式。例如,五下《田忌赛马》一文中描述了孙膑把赛马的方法悄悄告诉了田忌。之后,田忌按照孙膑的方法去和齐威王进行赛马,赢得胜利。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设计上,有教师采用演绎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孙膑和田忌说悄悄话,口语表述的内容即“三场赛马的不同排序以及对获胜的预测”。这一设计既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关键部分内容,又使其在身临其境中传递信息,教会“田忌”如何做,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个别展示后的同桌间角色扮演,让表达实践实现了百分之百覆盖,让学习活动产生了优质的效果。
不同的学习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让方式围绕效果,让效果得以凸显。教学设计采用何种方式使学生传递、保存、获得新知,都将带来不同的效果。教师既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花样百出,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学习活动。
其二,指导活动的部署。设计要促进学习成果的获得,教学活动的有序部署是设计的核心。活动并非越多越好,也不能杂乱排列,而要有序选择,合理布局。
例如,教学四下想象作文《故事新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写《龟兔赛跑》新故事,同时设定三个教学活动:第一,明确目的——明白自己要编写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第二,方向指引——故事中要出现乌龟、兔子两个角色,故事要有一个让人意外的情节,这一情节将导致龟兔赛跑的全新结果;第三,方法授予——写出乌龟和兔子遇到的情况、心里的想法以及做出的决定,两个角色穿插写、对比写,写过程时就让结局呼之欲出,让人感到想象的合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层层铺设,进行过程性指导,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写出有趣的故事。
其三,教师身份的确证。美国教师凯利·盖勒格在著作《人人皆可为优秀写作者》中提出:“学生需要的是教练,而不是批评家。”盖勒格将教师的身份定义为“教练”,给我们启发。
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而不是教师取代学生获得结果。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教师的最佳身份定义为“教练员”——教学生方法,让学生练习,对练习进行评估。要让学生取得学习效果,教师就要全程关注并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包办、不压制,更不能袖手旁观。
“教练”该怎么当?我们可以从篮球教练身上得到启发。以写作为例,学生就是运动员,在场内“拼杀”,教练要时刻关注“赛事发展”情况,关注写作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篮球教练是在球赛结束后才进行指导的,都是在比赛过程中予以纠正、辅助、及时叫停。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悠闲的,而应仔细观察,看到大家的共性问题,及时叫停、及时面谈。谈的内容和当前写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密切相关,有针对性,并且最好能提供解决方案,这才是对解决当前问题有效的指导。[3]
为什么教师教得那样用力,学生却没有学会我们教的学习内容?这个问题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深度理解和细致剖析。当我们发现学习效果和期待相差太远时,不要责怪学生,也不要对学生进行盲目施压,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才有助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