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2021-12-20 07:44王星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村庄规划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王星

摘要: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它是在空间资源保护、空间要素统筹、空间结构优化、空间效率提高、空间公平等方面取得突破的新构想。乡村规划作为我国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支持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促进村庄空间的合理布局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合理有效地对村庄进行规划编制,就成为了相关人员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多规合一

引言

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协调统一发展,为了更好地建设小康型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乡村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村庄规划的编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规划和引导。乡村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的工作,涉及的內容和学科众多,为了保证规划编制的合理性,需要依靠科学的编制思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编制方法,并使之符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合理性。

1.村庄规划编制概述

要充分考虑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和形势的变化,切实完成相应的工作计划,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认识:(1)充分考虑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和形势变化,加强村庄规划。村庄建设促进了村镇发展目标的实现;(2)通过良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不同因素的综合运用,使村庄规划方案更加完善,实现土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土地利用的顺利实施。为乡村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丰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过程中所需的参考信息。

2.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就是要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土地整备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补充,可以促进乡村发展的现代化,实现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全面重构。国土空间规划要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基础。相关部门要按照乡村文明、产业繁荣、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要求,把握乡村振兴的规划方向,引导乡村建设在文化、环境治理、生态等方面有序有效地发展。另外,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要在乡村推行特色农业,构建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为此,在编制乡村基本规划时,应及时制订村庄空间管理、发展与控制规划,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居民生活条件,营造和谐的乡村人文环境,形成“分区分类”“区域统筹”的多层次乡村空间体系。同时,相关部门应结合乡村建设现状,从技术引进、资金支持等方面,设计适合乡村发展的空间规划改造项目,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而在每个村庄规划中,相关部门要结合具体的地域空间规划方法,分析乡村人口资料、乡村区位和产业趋势的变化,尊重地区特点,注意配合乡村振兴规划。

3.村庄规划编制方面的存在问题分析

3.1缺乏统筹规划

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只关注自身发展,而忽视总体规划的要求和重要性,导致规划状态不佳,间接增加了相关问题的发生率,给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提升中带来了制约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整体规划的综合考虑,往往仅作单一的发展规划。因而,村庄规划工作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公共设施布局混乱、利用不足等现象,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不符。

3.2过分强调产业规划

有的村庄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往往重视工业产业规划,而忽视规划建设的其他方面,导致规划方案的适用性较差,影响了村庄建设发展质量,整体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同时,由于过分强调产业规划的作用,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就会下降,无形中使村庄规划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大,对农村经济的长期影响减弱。

3.3缺乏系统性思维

有的村庄在编制规划时,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不形成系统思考,不考虑未来发展前景,造成规划质量不高,对后续工作缺乏科学指导。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是很困难的。对计划的作用有一定的限制。缺乏良好的系统思维,在实践中也会使村庄环境治理效果不明显,未能体现整体治理思想,降低了规划方案应用的质量,给其工作水平提升带来了制约,需要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处理,避免规划编制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为村庄建设效果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水平等提供专业支持。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4.1建立村庄规划师驻村制度

建立村庄规划员入村制度,首先可以将村庄规划的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规划图和文字,便于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管理,以此来推进规划成果实施。

第二,建立村庄规划师驻村制度,鼓励规划者进驻,整合各方的信息和意愿,为上、下位规划的传导提供解决思路。而驻村规划员制度则是多元制衡权能配置结构的重要基础,驻村规划师作为多方主体的利益协调者,可以有效地促进规划实施。

另外,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最低要求是让村民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建,哪些地方不能建。针对这一点,相关规划者应明确村庄用地控制规划与建设控制的要求,将变更规划作为农村建设项目用地控制和规划许可发放的依据。

4.2制定完善的用地分类标准

可以说,土地利用分类涉及多个方面,亟待解决。在原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无论是城乡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还是村土规划,都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全面要素保护发展的要求。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体系缺乏对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不能指导村庄的建设发展,而城乡规划体系过分强调建设用地,不利于农地的生态利用。对此,建议在制定新的土地分类方法,准时做到“互相借鉴,优化完善”。

通过对社会经济与自然属性的综合考虑,结合现行空间规划体系的工作思路,可以看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原则,即城乡发展必须立足于同一。对此,用地分类体系建议可以按“三步走”构建:首先,将土地分为建设用地、农地、生态用地三大类;对土地的定义和分类原则进行统一编码;最后结合最新的“三调”资料,完成优化分类,建立对比关系。

4.3明确乡村规划定位明晰乡村地区规划定位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乡村规划是优化我国土地总体规划格局的重要途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乡村振兴规划需要对乡村规划进行预定义。首先,确立“全类型要素 + 全区域空间”的规划编制对象,全面划分农村土地,统一山地、森林、农田、湖泊等自然资源,统一规划,巩固环境规划成果。以及资源安全。该村庄为农村上级规划对象,属“多规合一”总体规划。对此,相关部门应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发展,将旅游、乡村建设、土地利用等核心要素结合起来,引导和规范区域空间整治。

4.4借助国土空间规划改善农村空间布局

通过对区域专项规划的研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完成乡村空间布局,进而推动乡村规划的编制。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业、农村建设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劃定农村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功能建设空间。

(1)结合各种专项规划用地需求分析农村空间平衡,按照减少流动规划标准优化乡村土地布局,开展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住房、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而相关部门在完善乡村空间布局,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必须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筑牢乡村生态屏障。

(2)根据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完善空间管制边界划分。要及时划定重点交通主干道和高压走廊的工业用地,划定城市二次建设用地。另外,要整合农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基地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在乡村节点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3)在调整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后,采用多规划融合分析,保证农村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如农村以生态空间为主导功能区,农业空间应预留灵活空间,确保现有农村空间布局对土地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土地开发等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相关部门要适时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着力实现农村空间的有效开发。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思考,可以有效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的效率,完善相关规划,更好地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保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在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水平、拓宽农村建设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规划编制,推动相关工作取得预期效果,满足新农村科学建设要求,并达到规划编制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麻春晓,黄莉玲.全域协调思路下旅游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与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21(03):24-29.

[2]王夏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J].农村实用技术,2021(01):169-170.

[3]马长凤,马长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考[J].房地产世界,2020(24):26-28.

[4]徐文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探讨[J].小城镇建设,2020(07):36-40.

[5]张灵芝,曾毓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究[J].城市建筑,2019(19):136-139.

猜你喜欢
村庄规划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减量规划视角下衰落型村庄发展策略
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城市“多规合一”应坚持五点原则
基于微循环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公众参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