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小敏 李蓉
[摘要]“放管服”背景下,要求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和优化服务举措。本文围绕“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着力点,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借鉴和运用5W1H分析法,探索并实践从时间、人员、地点、事件、原因等五大因素入手开展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实现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双提升。
[关键词]“放管服” 高校 科研经费 审计
本文系中国教育审计学会2019年度科研课题“‘放管服’政策驱动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助推‘双一流’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XS-19-07)的成果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科研管理规定,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高校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保障科研经费使用效能,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科研创新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予以支持保障,出台了一系列的“放管服”政策措施推动高校科研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效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了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但是,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虚报、冒领、挪用、套取财政科研资金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本文结合“放管服”政策背景,探索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以进一步促进管好用好高校科研经费,实现保证经费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双重目标。
一、“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新要求
1.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审计的监督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今,国家出台科研经费领域“放管服”政策文件10余项。这些文件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要求放管结合,加强监管。比如,2017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事中事后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2019年出台的《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有效监管,防止滋生腐败。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全面吃透“放管服”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突出问题导向,严肃查处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防范风险,防止腐败。
2.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审计的服务举措。科研经费领域系列“放管服”政策的出台,目的是扩大高校科研人员的自主权,减少对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干扰,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因此,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不应该为了监督而监督,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管得过死、卡得过严,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精神,本着既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又为科研人员“减负”和“松绑”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审计服务举措,为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结题等需要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审计服务,不断提高科研经费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二、“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着力点
1.结合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内容把握着力点。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专门的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准则或指南,尚未见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的负面清单,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审什么、怎么审,既能将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精神落到实处,又能为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的合法合规提供合理保证。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要围绕科研经费的来龙去脉这条主线,关注科研经费管理的审批、程序及内部控制情况,关注科研经费收支与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将审计的重点落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决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数据是否真实、准确;二是经费支出是否符合概算或预算范围和标准,预算调整是否按照科研管理部门规定程序及时进行申请并获得批准;三是经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政策和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是否符合有关财务制度,以及各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如何等。
2.结合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特点找准着力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科研人员。这些科研人员平时忙于科研工作,只有等到需要限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其所承担项目的结题材料的时候,才会匆匆忙忙到审计部门办理结题审计手续。因此,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通常具有时间短、任务急、要求高的特點。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科研经费审计工作,既能尽快地为科研人员提供审计服务,又能合理保证审计意见的客观公正,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除了热情和责任心、运用传统审计技术方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审计技巧和方法,找准着力点,重点关注与科研经费支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等关键因素,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审计,精准快速地发现问题,达到预期审计目标。
三、“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实践探索
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最早提出了5W理论模型。随着实践的发展,5W理论模型已逐渐演变为5W+1H,即通常所说的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思考分析方法,它包括WHEN(时间)、WHO(人员)、WHERE(地点)、WHAT(事件)、WHY(原因)和HOW(方法)等六大要素。
“放管服”背景下,围绕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新要求和着力点,借鉴和运用了5W1H分析法,探索从与科研经费支出相关的时间、人员、地点、事件、原因等关键因素入手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取得了很好的审计效果,实现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双提升。
1.时间(WHEN)因素。众所周知,一个科研课题项目一般是先由科研人员填写申请书,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下达立项通知书获得立项,然后下拨科研经费支持科研人员依据项目申请书开展具体科研工作,科研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最后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科研成果并完成相应的结题手续。一个科研课题项目从课题申请、立项审批、科研实施到项目结题,通常要1—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关注时间(WHEN)因素,主要是关注课题申请日期、获得立项审批的日期以及科研经费支出发生的日期等时间节点。根据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通常在科研课题项目申请时填写《项目预算表》的编制说明有这么一条规定:“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和前期投入及配套经费”,也就是说在项目获批立项前发生的一切支出必须由课题申请人(科研人员)自行承担,不得编入预算,也不得在项目经费中列支。因此,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科研经费审计时,只要以项目获批立项的时间为节点,就很容易发现科研经费列支项目立项前的相关费用问题。
2.人员(WHO)因素。一个科研课题项目除了项目负责人外,通常还有若干个人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有关科研管理办法可以报销因参与课题项目研究而发生的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设备费、印刷出版费和其他支出等。但是专家咨询费和劳务费的支出有特别规定。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例,该办法规定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支出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强调劳务费支付对象包括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因此,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科研经费审计时,要特别关注人员(WHO)因素,通过关注课题项目申请书和鉴定结项审批书中列示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及时发现课题负责人或是通过虚构人员名单方式虚报冒领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或是向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组成员发放劳务费,或是向课题组成员发放专家咨询费,或是列支非课题组成员的差旅费等问题。
3.地点(WHERE)因素。地点(WHERE)因素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的运用,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一要关注是否存在去同一地点调研分开报销的现象,是否存在真差旅、假调研的情况;二要關注课题负责人是哪里人,有些课题负责人存在将寒暑假期间回老家发生的一些费用,编造调研差旅的名义,放在课题经费列支的现象。而实际上,这些费用并不是用于课题研究。比如,某高校某课题项目××年10月26日“报销李某北京调研差旅费”4083.00元,××年11月5日“报销刘某北京调研差旅费”4096.00元。审计人员初步判断,该课题报销了两笔去同一地点的调研差旅费,且报销的时间间隔很短,会不会是同一个事项分开报销?如果是,又为什么要分开报销?带着这样的疑问,审计人员在审计时直接抽取了这两笔凭证,结果发现,李某和刘某都是课题组成员,他们利用暑假期间一起去北京游玩,为了防止真相被发现,他们故意错开时间将游玩时产生的动车票、机票、住宿票等拿到课题报销,“真差旅、假调研”的事实终于浮出水面。
4.事件(WHAT)因素。事件(WHAT)因素指的是科研经费支出的经济业务内容与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内容是否相关。科研课题项目研究的一般是当前某一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加上专业与专业之间“隔行如隔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针对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内容去判断某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支出是否与研究内容相关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关注事件(WHAT)因素,通常在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审计中用得比较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结合课题项目申请书和鉴定结项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具体经济业务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从而鉴别出相关费用能否从课题经费列支。比如,某课题项目研究的是移民在非洲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而课题经费报销了两篇论文的版面费,这两篇论文研究的内容却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学生‘中国梦’教育”,与课题研究的内容完全不相关。
5.原因(WHY)因素。原因(WHY)因素是指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科研经费审计时对一些看似正常但又存疑的经济业务,要多问一些“为什么”,结合穿行测试等审计程序,深入探究这些经济业务背后的原因,往往能解开谜团,探明真相。在前述课题经费“真差旅、假调研”的案例中,审计人员就是多问了几个“为什么”,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才发现了经费支出背后存在的问题。
总之,做好“放管服”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要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找准着力点,运用好方法,抓住与科研经费支出相关的时间、人员、地点、事件、原因等关键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邮政编码:350108,电子邮箱:272697037@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管小敏.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内部审计, 2018(4):72-74
[2]王雷.科研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实务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俞金华,徐鹤田.基于5W1H模型下的政策跟踪审计初探[J].审计月刊, 2015(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