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岩
摘要:随着绿色运动的兴起,人类社会中逐渐出现了生态文化这一全新的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生态文化也在不斷变化,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体现,从生态文化变迁层面进行分析,人们通常可以更加理智的认知自我地位。针对求同存异多元生态文化理论,我们可以从生态文化的中国智慧、西方生态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构建和发展生态文化过程中,需要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合理因素进行引入,提升生态文化的认同力、包容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美丽和谐生态环境的建立。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多元文化 求同存异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时代,逐渐出现了各种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比如“六大污染”“八大公害”“十大事件”等等典型案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在不断警示着人们,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广泛关注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全球生态保护工作发展到20世纪后期已经逐渐受到了重视,世界各个国家都逐渐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则更加趋于成熟且得到更为显著的发展。
一、生态文化与自我认同
生态文化是伴随着绿色运动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文化,人类社会发展受到“敬畏自然”这一人文理念的影响,生态文化主要强调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这一文化实际上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过程中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共同反映了在物质和精神文明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在生态文化中,针对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处理问题等工作,更加倾向于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思维[1]。而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发展对全球生态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也促进了生态文化的逐渐兴起,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破坏,种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宇宙和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脆弱和渺小,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在获取经济利益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更不能将生态环境作为牺牲品,否则就会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持续加速恶化,从而限制甚至阻碍人类的发展。
优越的生态资源中,同时包含着文化属性和自然属性。在自然界中人类进行耕耘等生产活动,文化也逐渐被创造出来,各种人类语言形式逐渐出现,并且在很多词义上都有着共通之处。文化中蕴含着自然的影子,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都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讲述,人与自然这个文化内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模式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各个时代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思维属于时代发展的产物,所具有的形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表现。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针对生态文化类型也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比如在渔猎社会中,所具有的原始文化中就讲述了生态无为型的文化;而在农业社会发展中,则形成了基于生态改造型文化的经验文化;在工业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基于生态掠夺型文化的科学文化;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逐渐形成了生态恢复型文化;而人类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则会逐渐产生并发展生态协调型文化。人类发展各个历史时期中,生态文化都将轴心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断反思并重新认识这一文化,生态文化发展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转型的有效体现,代表着人们可以更加理智、清醒地认识自我地位。
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了解和把握自然万物的客观规律。面对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象和环境时,往往会添加一些神话元素,并借助神灵世界来寄托自身对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期盼,这很大程度上混淆了人对自然、自身以及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人类没有正确认识自然,也就难以正确把握自身的存在和在自然中所处的地位,因此,在原始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中,也是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
进入农业社会,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逐渐开始有限的改造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地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人类对自然环境逐渐产生了深入的理解。相比于以往人类被神灵的假想所束缚,人类自身存在的意识逐渐得以突破,并且得到了质变。在农业社会发展中,人们更为强调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与自然之间也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这一时期人类自我意识正处于初步的启蒙阶段[2]。
发展到工业社会,人类的财富逐渐积累起来,并且对自然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人类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并不断进行自我认同,在这一文化时代中人类逐渐产生了更加清醒的自我认识,人类在面对宇宙和自然时不再是盲目和无知,反而逐渐产生了狂妄自大的态度,而随着人类自以为是并对自然进行过度的开发和破坏,相应的惩罚也逐渐到来。
进入二十世纪,在自然的可怕威力中人类逐渐清醒,人类的自我认同过程中,经历了多个过程,比如自我意识缺乏、自我意识启蒙、自我意识扩张、自我意识觉醒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在不断深入掌握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由蒙昧转向冲突又转向和解。
二、求同存异容纳多元生态文化
1.生态文化的中国智慧
我们的祖先与自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交往,在生态文化中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逐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对人与自然的相处规则进行了有效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追求与天地四时进行沟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并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产物和统一体,讲究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追求实现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3]。在中国古代的《礼记·月令》这一著作中,对自然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如同,草木萌动。”意思就是人的行为需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如果没有顺应自然规律就会带来异常的现象,甚至将灾难带给国家和民众。“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在这部分描述中充分联系了人类命运和各种自然现象,天时有异则民不聊生。在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对朴素的生态萌芽和直觉进行了渗透,并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了和谐平衡的关系。
再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這句古老的励志名句,在对人们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予以要求的过程中,充分引入了宇宙精神和自然规律,在古人思想中,一直在追求“与天地参”这一最高境界和理想,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自然规律之间的契合,并生动诠释了中国古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先人虽然表现出朴素的生态直觉和悟性,但是仍然对现代人具有着启迪和警示作用,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观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观念中,主要体现于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过程中,以及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本质进行批判。人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采用的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等严重干预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采用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我们不能仅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垄断者、消费者进行责备,更需要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进行批判,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金字塔中处于顶端位置的生产关系。
想要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予以实现,就需要利用能够对社会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在这种社会形态中需要做到顺应自然并尊重自然规律。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能够在共产主义社会环境中达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借助于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和社会化的人,可以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调节,并实现共同控制,并不是采用一种盲目的力量进行统治;尽可能降低力量的消耗,并做到与人类的本性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开展这种物质变换。从而真正在根本上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4]。
在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态学发展中,针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先驱们具有敏锐的感知,借助唯物主义可以对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产生敏锐地意识;同时,在他们以人为本的理念中,也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经济为自然带来的影响。在人类先驱们的经历中,最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文化生态中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从而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自然需要相互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自然将生存所必须的资源提供给人类,并为人类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需要在能量、信息等方面与自然之间保持不断交流,并充分认识到在自然界中人类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结语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工业时代的发展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并逐渐对生态文明建设予以了重视,各个国家中逐渐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了主要任务,也促进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多种文化之间的求同存异。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张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刘希刚,刘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及其范畴的内涵变化与启示[J/OL].长白学刊:1-8.
[3]黄勤,曾元,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2):111-120.
[4]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