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禎菲
摘要:共情作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文章立足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共情缺失问题,在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群际共情偏差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化要素差异、家庭教养方式、集体主义背景等要素对大学生共情能力有重要影响,提出提升高校辅导员共情素质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共情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产教融合的现实背景之下,以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能力完备为本,探求并构建新的思政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育人成效显得尤为重要。共情,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首次提出,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境遇,理解和感受他人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共情素养的养成不能停驻于笔头,更要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
一、高校思政工作面临亟待解决的共情缺失问题
1.“网红话语”带来的大学生“舆论失语”
当今大学生语言呈现简短化、符号化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用语的影响显著。从“佛系”到“打工人”“躺平青年”等的流行,这些热门词汇的流行不是空穴来风,是某些社会现象的反映。短视频平台更是呈井喷式发展,使青少年和大学生们有了更多更广泛地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渠道和平台。作为优秀的辅导员工作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思政工作法”擅长用亲和力架起师生沟通桥梁,值得高校辅导员学习。该工作法运用贴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泼语言,“有节制地‘降格’部分高高在上的严肃的‘大话语’,以‘唤醒’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亲近”[1],广受师生好评,被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推荐并推广。
2.“心理抑郁”折射的大學生“隐形焦虑”
从大环境看,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上升期,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青年群体主动或被动进城,城市给青年提供便捷生活和配套设施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社会压力。大学生在直面“婚姻”、“买房”等带来的压力和无力感时,大多会将压力埋在心底,长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呈现给外界的是谈笑风生的表象,而实际上内心彷徨,这种“隐性焦虑”容易导致悲观情绪的蔓延[2],造成整个青年群体乃至家庭陷入严重的“集体焦虑”中。
二、自我建构模式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群际共情偏差的分析
1.文化要素差异形成的自我建构差异化
不同的自我建构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个体所形成的不同的自我建构模式可能存在群体间的共情偏差。西方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影响和资本社会背景,使得人们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独立于他人和环境之外的单独个体。相反,东方文化更看重家庭、集体的价值,在遇到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他们倾向于个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正所谓的“同甘共苦”,只有与他人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群体才是完整的。
2.家庭教养方式促成的大学生共情偏差
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人类的共情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遗传性”,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孩子的共情能力呈正相关,而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受到父母更多关爱和鼓励的孩子往往具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和更低水平的个人痛苦;受到父母更多控制的孩子恰恰相反。”[3]这说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积极共情能力的发展。
3.集体主义背景导致的大学生群际共情
当两国发生同样的灾害,人们通常会对本国的灾情和灾民更同情,而对其他国则感受不深或无感,甚至幸灾乐祸,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伤害他人的言行。这类现象被研究者们称之为群际共情偏差,即“与内群体相比,不仅对外群体共情水平更低,而且对外群体的快乐感到痛苦,对其痛苦感到快乐的倾向。[4]”由于大学生社交具有明显的集体特性,故而群际共情偏差现象在其中更为明显,网络舆情等多在高校发起并发酵也就不足为奇。
三、经典共情理论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启示
1.儒学伦理文化中共情的心理机制
儒家文化是由一种思想理论积淀转化成了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和稳定性的文化心理结构。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儒家思想,则更重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于理知的部分。”[5]
孟子从人性善的情感角度提出,人们天生就有怜悯体恤他人的恻隐之心。朱熹释“恻隐之心”为:“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此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6]”。这是一种对他人遭遇的痛苦所产生的同情、悲情之感。归根到底,我们可以感同身受于别人的痛苦和恐惧中,正是由于“共情”的存在。
2.心理疗愈护理中共情的现实需要
作为新型心理干预方法之一,共情护理通过探索他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共情体验,实施耐心倾听、换位思考、整理信息、共情体验等具体措施,近年来逐渐得到护理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心理治疗中,且效果良好。
同样,高校辅导员善于运用共情素养,在学生遇到学业困难、关系问题、择业障碍等情况时切身感受,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成效。
3.产教融合时代中共情的价值引导
近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对广告制作和宣传力度的加大,学术界对广告产生的社会效益的研究显著增加。为避免传统广告的课堂式说教,如今公益广告更多采用情景渲染,还原真实故事等方式引发观众共情,从而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传效果。
然而,微博、豆瓣、贴吧等公众平台的发展进一步打通了广告的宣传“下限”。从另一角度来看,它将群体传播与个人传播的界限模糊化,使广告的单向引导作用边缘化甚至消失。因此,产教融合时代是个人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持续渗透,互相交融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的情感宣泄、评论很容易将客观事实裹挟起来,随着群体的评价上升为群体传播,在一定的条件下继而有可能垂直上升为大众传播,成为一种观点派别。结合前文所述观点,群体情绪很容易相互“传染”逐渐形成群际共情,这将影响群体行为的判断、认知和选择。在很多场合,我们往往发现冷静、客观的情绪在群体中影响力甚微,而激动、亢奋的情绪传播速度惊人。大学生三观建立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热点新闻事件的刺激,并在自身映射出对现实世界不公的情绪,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更易形成一个情感共同体。有趣的是,他们往往与事件本身毫无关系,却被亢奋、激动、愤怒等群体情绪支配而成为事件的推动者。因此,师生的共情能力可能会对当前的舆论产生重大影响。
四、高校辅导员思政共情能力的结构特征及培养途径研究
1.高校辅导员思政共情能力的主要特征
在与大学生群体的沟通之中,首先要有洞察大学生在言语、肢体动作、行为变化等方面产生了心理变化的能力,其次要有适当判断和评估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意识,重点是要通过收集的信息做出合适的反馈并建立支持。
基于專业的调查统计及结构模型分析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共情能力整体较高,且共情能力与辅导员工作经验呈螺旋正相关的关系,二者互相影响。另外,诸多因素如辅导员性别、经历、处理突发事件次数、年龄等对辅导员共情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2.高校辅导员思政共情能力的重要作用
如今,高校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需求、心理、人格等,力求探讨思想教育成效提升的有效办法,以期通过共情力地化解辅导员谈心谈话困境,因人而异地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促使大学生主动接纳而非被动受填鸭。
然而,高校辅导员的共情能力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培训偏理论缺乏实际案例教学;培训没有系统化模式或权威书目;新入职的辅导员缺乏实践经验及工作经验,需定期进行经验分享,并进行案例分析;共情反馈机制及网络共情平台的建设还尚在初步搭建阶段。
3.高校辅导员思政共情能力的培养途径
通过结构特征与成因分析,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提升亟须通过以下三点策略提升。第一,通过系统化培训,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体作用;靶向聚焦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特点与痛点,系统性提升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路径,避免填鸭式培训。第二,创建辅导员共情能力提升的实践场所,通过交互式体验提升共情反馈能力;第三,建立共情能力反馈的多方支持,包括完善配套的反馈机制,提升高校各层级的共情力提升途径,以期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质量。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立项研究课题“适应长三角一体化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简介项目:2019JSJG021、2020SJB0984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付昌义.辅导员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以“徐川思想政治工作法”为例[J].文教资料,2019(24):134-135.
[2]戴仁卿,夏长宝.从“隐形焦虑”到“显性共情”:“小猪佩奇”青年亚文化流行现象试解[J].当代青年研究,2019(04):69-76.
[3]张天阳,吴相雷,杨冉,徐青松,蔡莉英,王政.大学新生共情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4):601-605.
[4]苏珊珊..中国文化背景下群际关系对群际共情偏差的影响:自我建构模式的调节作用[D].宁波大学,2017.
[5]胡志刚.儒者理想与理念型机构的现实难题——关于钱穆在新亚书院实践的知行检验[J].天府新论,2019(05):52-61.
[6]李玮,王振东,蔡宝鸿,杨晓峰,申荷永.儒家文化中的共情观[J].心理学探新,2017,37(06):48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