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竟 王 萌 刘桂锋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013)
2018 年3 月13 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自此,“文旅融合”在我国正式拉开序幕。各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旅融合”活动,将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中,帮助更多的游客在娱乐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据统计,2019 年元旦期间,国内超90%的受访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前往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平均高达45%以上[1]。
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图书馆应实时关注国家动态,创新顺应时代潮流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活动。因此,依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推进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以及“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等创新发展”的规划纲要,图书馆应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注重红色文献的保护及创新利用,探索出一套适用于“红色文献+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
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正逐步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发展模式。如,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凭借出色的建筑设计、全新的文化空间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迅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网红”建筑,成为读者和游客的“打卡”圣地[2];苏州市相城区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舌尖上的相城”的乡土文化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美食基地游学、美食文化讲座等活动,普及相城美食文化,提高了相城区图书馆的知名度;浙江省图书馆探索“图书馆+民宿”模式,把公共阅读服务延伸到游客住地,打造出一批独具文化特色的民宿[3]。拥有红色文献馆藏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其他图书馆的成功案例,以构建适应群众需求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既达到保护和创新利用红色文献的目的,又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4]。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在伟大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文献,对研究中共党史以及革命事迹具有重大价值。目前许多学者针对红色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总结,主要分为4 个方面:①红色文献的整理研究。辛海霞[5]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面向多元协作的区域性专题红色文献资源整合模型,并对其多元协作特征、运行机制、关键技术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红色文献资源整合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李建伟[6]在数字人文视野下,以广东梅州土地革命档案为例,基于“知识元”层面深化对传统档案的分类采集,并运用特色资源体系管理拓宽革命文化多元化的挖掘。②红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罗素洁[7]以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建设的“余杭红色记忆”专题资源库为例,在资源收集、数据库框架设计、服务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为公共图书馆实践提供参考。葛艳聪、李强[8]通过对16个红色文献数据库的考察,总结概括出数据库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目录为纲进行建设、全方位整合资源、并在功能上进行提升的建设方向。③红色文献的传播研究。张放、严丹[9]对毛泽东著述多语种版本在海外的传播及利用进行调查研究和总结。夏翠娟[10]等学者依托馆藏红色文献资源,应用关联数据技术、GIS技术、可视化技术完成了红色文献服务平台一期项目的实践,为红色文献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撑。④红色文献与阅读推广相结合。黄露[11]从丰富出版形式、深化文献解读、创新推广形式、强化新媒体传播等多角度出发研究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王晓园、曹慧[12]运用扎根理论,归纳分析读者呈现的阅读特征和行为,构建出数字化背景下读者红色文献阅读特征与行为理论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阅读推广方案。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红色文献的开发利用进行相关研究,为红色文献的保护、传播及利用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建议和可行性发展路径。刘洋[13]以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大众哲学》特藏文旅融合建设实践为案例,介绍红色特藏资源融入红色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意义,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特藏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张捷、孙雨[14]强调红色文献在红色研学旅行中的作用,提出“以书为中心”,将图书馆红色文献导读与红色研学旅行相融合。鲁祎[15]以嘉兴市图书馆“红船书苑”的体系建设为例,为公共图书馆合理规划阅读区域、切实加强红色文献的管理与宣传、充分发挥红色文献资源价值提供借鉴。任庆芳[16]、朱孔山[17]在2006年针对沂蒙地区红色文献,首次提出将地方文献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但措施不够具体,实施难度较大,而且时间较久远,对于今天红色文献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因此,笔者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探索性地提出红色文献的创新利用模式,希望以此提高沂蒙地区红色文献知名度和利用价值。图书馆若能将“文旅融合”模式融入到沂蒙地区红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中,不仅有利于红色文献的传承,更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
红色文献不同于一般的文献,拥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是我们研究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巨大推动力。
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文献的定义和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把中国革命历史上有关资料及党政领导人的著作称为红色文献,且具有较强的历史资料性、保密性,且印数少,不重印、再版等特征[20]。但该定义过于简单,没能给出具体的时间限制与红色文献的主要存在形式。通过广泛阅读与查找,发现红色文化与红色文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可以借助红色文化定义与文献定义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得出红色文献的定义。
红色文化,主要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群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由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精神、行为构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18]。”文献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为储存和传播手段,将信息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贮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借鉴相关文献中有关红色文献定义给出的时间范围,红色文献可以定义为1921年7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 月新中国建立期间所形成的,包含党的优良传统、思想观念、行为作风等特点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党的领袖著作、党组织各类文件及根据地出版的各种书籍、报刊、图像、声频和视频等形式的资料。
根据相关定义,笔者研究所涉及的红色文献为1921 年至1949 年沂蒙地区中国共产党在各大战役及历史事件中产生、留存的各种图书、报刊、地图以及声像资料等红色文化载体。
3.2.1 革命遗迹优势
沂蒙地区是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国内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战争时期的临沂又被称为“山东小延安”,这里有许多革命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正是照片采集、书籍撰写的重要来源。笔者对沂蒙地区红色历史纪念地进行归纳梳理,见表1。
表1 沂蒙地区红色历史遗迹
由表1可知,沂蒙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从革命纪念馆到革命根据地;从烈士陵园到沂蒙文化的发源地,革命历史纪念地遍布沂蒙各地区。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遗迹均是产生红色文献、传承红色文化的基础,这些地域资源也同样为红色文献的创新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3.2.2 红色资源优势
除抗战历史遗迹以外,沂蒙地区还拥有大量的红色资源,如在抗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红色歌曲、影视资料等,这些资源也是红色文献创新利用的活水源泉。笔者将这些红色资源进行归纳梳理,如表2所示。
表2 沂蒙地区红色资料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地区涌现了一批勇敢、善良、坚毅的英雄人物,如以明德英、祖秀莲、李桂芳为代表的“沂蒙红嫂”;以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母亲”和著名的“沂蒙六姐妹”,这些在抗战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事迹均被写进史诗中。
同时,沂蒙地区为传承红色精神创作了许多经典红色歌曲,如《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曲目,极具地域特色,以宛转悠扬或慷慨激昂的曲调传颂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它们不仅是沂蒙地区珍贵的文化财富,同样是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除红色歌曲外,这里还产生了大量以沂蒙抗战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在沂南县马牧池县常山庄建立的著名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是拍摄抗战影视剧的重要基地,现已在此拍摄了400多部影视剧作品,有“红色影都”之称。在此地拍摄的以沂蒙抗战历史为背景的代表性作品有《沂蒙老兵》《沂蒙枪声》《抗战中的女人》《红娘子》《大地情深》《斗牛》等。相比歌曲,影视作品能够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抗战时的残酷场景、烈士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以及在战争中流露出的浓浓的人情味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巨大冲击,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心理共鸣,激发群众的爱国之情。使“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沂蒙精神深入人心,外化于行,激励人们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于拥有丰富历史和资源优势的沂蒙地区来说,响应国家号召,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开展“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旅游相融合”的活动具有坚实的建设基础和巨大的地域优势,是大势所趋。
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分别对临沂市图书馆和临沂大学有关沂蒙地区红色文献整理和建设成果进行调研。
临沂市图书馆是临沂占地面积最大、馆藏资源最丰富的图书馆。同时,它也是全国第一个建设沂蒙红色文献资料馆的公共图书馆,以收藏本地区党史、军史相关文献资料为主。它建馆时间较晚,但是基础设施完备、馆藏资源丰富,是公众学习、借阅和查询资料的主要阵地。
临沂市图书馆的沂蒙红色文献资料库收藏了各类红色文献资料5000 余册,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珍贵图片1300余幅[19],其文献主要是通过搜集、购买、社会公众捐赠等途径获取。该馆收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献数量比较多,这与沂蒙地区发生了数场战役的历史背景有关。
在红色书籍方面,代表性书籍有《沂蒙红嫂》《临沂文史资料》《共产党宣言》(山东版)、1918年版的《新青年》等,这些书籍历史悠久,作为历史时期的宝贵文献,为文献资料库所珍藏。在红色历史资料方面,该馆藏有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文件记录手稿,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珍稀的会议记录资料。同时,该馆还保存有抗战时期的照片集,这些散落在各地的照片由馆员们通过走访、征集等方式收集起来,整合在一本名为《沂蒙之光》的相册中,成为见证沂蒙革命战争的稀有影像资料。通过一张张黑白照片,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场场战役中,深刻感受到了英勇无畏的沂蒙革命先烈勇于战斗、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及其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同时,也再次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佩之情。
临沂大学在红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起步较早,建设有沂蒙红色文献资料库,收集红色文献资料近两万册,最早收集的红色文献为《共产党宣言》,被称为红色资料库的红色源头。在书籍方面,沂蒙红色文献资料库在2000 年开始征集地方文献,其中包括红色文献,沂蒙地区为主要部分,同时还包括枣庄、日照等地区的红色文献。2012年后开始着重收集沂蒙地区红色文献,主要途径有:①书商征集,主要为本地书商提供;②网购,通过孔夫子旧书网搜寻遗落在别处的沂蒙红色文献并进行购买;③向史志办(党史委)寻求捐赠;④到其他地区的旧书市场如济南英雄山旧书市场寻找并购买沂蒙红色文献资料。除书籍外,该资料库还收藏有红色报纸和期刊。报纸主要为1950年开始至今的《大众日报》,其中时间较早、较难获得的报纸是以缩微版的形式呈现的;期刊主要通过大成老旧书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并获取。
除沂蒙红色文献资料库外,临沂大学还建设有3个数据库。一是建于2010年的以沂蒙革命根据地志为框架的沂蒙红色文化数据库。二是临沂文史资料全文数据库,红色文献按三区九县分类分别建设相应数据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兰山、蒙阴、平邑等地区。以期的形式发布,每期20 篇,读者可以在文史资料全文数据库中进行全文检索。三是临沂党史大事迹,其为整合数据库,主要包括党史史志、中共党史发展史,呈现形式为“年份+月份+事件”,因此便于用户按照历史事件进行查找。
综上,沂蒙地区红色文献资源数量较多,种类丰富,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获取渠道有限,读者一般无法自由获取资料。因此,要让沂蒙地区红色文献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使更多人了解沂蒙红色文化,就必须拓宽其发展路径,结合当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形势,寻求新的探索方式。
文旅融合是一种优势互补的产业价值创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优势互补[20],在融合过程中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格局。文化因素能够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形式、增强旅游深度、提升旅游吸引力;反过来,旅游又可以传承文化因素、加强文化宣传、拉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沂蒙地区依赖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如沂蒙山云瀑洞天旅游区、沂水天上王城风景区、王羲之故居、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竹泉村旅游度假区等景区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沂蒙地区在全国红色旅游产品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例如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山东规划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区域,其中,“济南—济宁—枣庄—临沂”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沂蒙山根据地等6大红色旅游景区列入经典景区[21]。但论及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沂蒙地区还未启动此类型的发展规划。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沂蒙地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探寻沂蒙地区红色文献创新性利用的发展模式,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促进多方面多领域取得进步。
红色文献是一种特殊的馆藏资源,其历史悠久,而且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但因其生成年代较早且经受了战火硝烟的破坏,甚至经过多次转手,所以史料原本的纸张比较脆弱,读者一般无法接触到一手资料,这就给那些对红色文献感兴趣的读者群体以及进行相关科研的学者造成了一定困扰。加之革命战争时期距离现在越来越遥远,许多年轻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逐渐减弱了对这段历史的共情能力,弱化了进一步了解红色文献的兴趣。因此将红色文献资源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丰富红色文献的传播方式,满足那些对红色历史感兴趣的群体通过不同形式翻阅红色文献的渴望。同时,对酷爱旅游的年轻人来说,借助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式,拓宽沂蒙地区旅游胜地的宣传路径,提高地区知名度,有助于其在旅行中了解历史,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在红色文化的浸染下引起内心共鸣,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真切地感受到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由此不仅能够达到促进红色文献广泛传播的目的,加强红色文献的传播力度,更能够提高沂蒙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地游览。
沂蒙地区红色文献采取文旅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利用,将会有多种行业参与进来,形成大型产业链,推动沂蒙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式的发展会促进红色文献与旅游业的合作,将文献阅读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以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与形式多样的读者服务为景区带来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22],有助于开发沂蒙红色旅游示范区,形成本地区特有的旅游模式,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与旅游业密不可分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销售业等也会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通过文旅融合的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实现红色文献的创新性利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拉动沂蒙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沂蒙地区红色文献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以及“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都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种精神创造于人民群众中,凸显的是沂蒙老百姓的人民之魂。
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红色文献的宣传与利用,拉动沂蒙地区经济的发展,最重要、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当游客置身于红色革命纪念地场景中,阅读着红色文献,聆听着导游的讲解,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受到冲击,心灵受到极大震撼,能真实地感受到沂蒙老百姓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真切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领略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革命烈士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战精神。基于此,游客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文献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牢记沂蒙精神的真正含义,使得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深入人心,以此达到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的目的。
为了使沂蒙地区红色文献在文旅融合视域下实现效益最大化,需要在其发展路径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设计出一套最适合的发展方案。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热度不断提高,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采取各种创新性的发展模式,如将图书馆作为旅游景区、将图书馆嵌入旅游景区、利用图书馆助推研学游、利用图书馆拓展旅游服务等[20]。通过借鉴其他图书馆的成功案例,结合沂蒙地区红色文献自身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以下沂蒙地区红色文献创新利用模式,希望借此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研学旅游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以提升中小学素质为目的,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相交互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23],其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儿童青少年。通过旅游加学习的新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在娱乐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许多地区进行了研学旅游阅读推广的有益尝试。如湖北省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太原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馆藏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举办了户外探索、诗词鉴赏、绿色环保等内容或主题的研学旅游活动[24]。实地考察加上知识讲解,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更加直观的阅读体验。这种前所未有的经历能够极大引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使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借鉴上述经验,沂蒙地区可以将红色旅游与红色文献阅读相结合,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按照旅游地点与红色文献记载内容相对应的原则设计路线图,依据时间顺序带领孩子们重走每一个重要战役遗址,并培训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历史背景的讲解,提升青少年儿童了解红色历史的兴趣、宣传沂蒙地区红色文化、提高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
若想实现红色文献利用最大化目标,使其发挥更多社会价值,可以采取与产业合作的发展模式,丰富合作伙伴,进行多领域交叉合作。
(1)“红色文献+旅游业”。这种模式是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合作模式。拥有红色文献的图书馆可以同当地旅游机构合作,将红色文献所记载的内容与对应景点相结合,加强导游培训,在进行景点讲解时加入红色文献内容的介绍,在宣传红色文献的同时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2)“红色文献+宾馆酒店”。对游客来说,除游购娱之外,舒适的休憩环境也尤为重要,因此可以加强红色文献与宾馆酒店的合作,利用宾馆酒店专门提供的空间设施,放置印刷型、缩微型或电子版的红色文献供游客阅读,也可以在休息区、大厅设置视频播放点,将抗战历史拍摄成纪录片的形式循环播放。这种合作形式不仅能够扩大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范围,丰富阅读推广模式,又可以为宾馆酒店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增长。(3)“红色文献+饮食业”。沂蒙地区的特产同样是传播红色文献的重要载体。借助“沂蒙六姐妹煎饼”“八宝豆豉”“糁”“蒙山全蝎”等沂蒙地区特有产品打造红色饮食品牌,结合每一种产品背后的革命故事,在向全国推广沂蒙特产的同时讲述红色历史,以此扩大红色文献的宣传面。(4)“红色文献+广告商”。创新利用红色文献应注重加强与广告商的合作,设计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宣传片,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传播。扩大宣传范围,引起更多群体注意,以提高红色文献对大众的吸引力、影响力。
跨界产业合作模式,既有利于红色文献的宣传,提高红色文献知名度,又有利于促进各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业、餐饮业等产业经济增长,拉长良性经济发展链条。
图书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发掘特色资源、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社会实践[25],可以极大丰富传承先进文化的载体形式。我国众多图书馆依据自身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取得了初步成功。如,国家图书馆推出的“庆赏升平”“甲骨文”“十竹斋”“三山五园”“典博文芳”“芥子园”六大系列文创产品[26],南京图书馆开发的“十竹斋”“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等系列文创产品,山东省图书馆开发的“木兰秋狝”“十美图”等系列文创产品。许多图书馆结合本地区文化特征,设计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颇受公众青睐。
借助红色文献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与企业合作,可设计生产出独特的红色文创产品。如,将沂蒙著名革命遗址、抗战烈士群像制作成挂饰、冰箱贴等小巧易携带的产品;以记事本封面为载体,设计出展现“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善良、勇敢人物的形象;也可以设计出独具红色文化特色的服饰等实用性产品,或将红色文献中记载的真实历史事件以漫画集的形式加以呈现。
通过制作、销售文创产品,创造性地将红色文献内容与实物融为一体,以一种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基因注入其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红色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得以传承,人们的爱国之情也会在日常所见的文创产品中得到升华。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立足沂蒙地区红色文献研究现状,结合“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提出红色文献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利用模式是一个探索性的突破。在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实现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文献的创新利用,不仅有利于拓宽沂蒙红色文献宣传路径、推动沂蒙地区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百年初心的历久弥坚。在新时代,作为中华儿女要紧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自身命运与民族命运血脉相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