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艺 唐子乔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7]
图书馆空间再造这一课题贯穿于图书馆学整个发展史,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功能设置是随着时代发展因文献特点不同、需求特点不同而逐步演进的。早期的图书馆被称为藏书楼,对空间的要求是保存。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渐向社会开放,对空间的要求是借阅的便利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增加了数字信息的存储职能,对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以及相关服务有了新的空间需求。随着物联网、区块链、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成熟发展,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应运而生,图书馆空间布局必然表现出新的要求、新的特征。据笔者调研,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图书馆主要包含图书馆空间、智能设备、新技术和智慧馆员四大要素。“十三五”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各图书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都在进行或计划新馆建设及旧馆改造工程,智慧图书馆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提上日程。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空间资源、文献信资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体,需要在传统图书馆空间中融入大量的科技元素,这必然涉及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升级软硬件平台。图书馆原有的空间布局难以与新技术有机结合,需要对现有空间进行再造,使空间更具智能化、个性化,从而提升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存在着必要性,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是外在推动因素,用户需求变化是核心因素,而公共图书馆与时俱进的追求是重要的内在驱动因素。
人工智能的概念于1956年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首次提出,2013年以后世界各国逐渐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研究方向。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目标。目前,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图书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基本局限于智能家具、人脸识别、图书盘点等辅助工作上,深层次的应用实践尚不多见。
1.1.1 物联网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这一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图书馆的变革。物联网主要依靠的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应用[1]。物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到了成熟发展期,可通过智能设备的自主分析,做出直接判断,提前解决问题,提供最终结果,为用户省去了的中间环节。因图书馆的馆藏特殊性,对消防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智能安全系统在图书馆中应用最为广泛。基于5G 网络的日益普及,RFID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智能书架、智能书库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图书上架和图书盘点的准确率,同时还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读者通过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对图书馆的RFID标签进行检索,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资源,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能提供基础的信息咨询服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阅读推广人”作用。人脸识别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准确掌握入馆读者的基本信息,并可按个人喜好进行阅读信息推送服务。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脸识别系统可以进行无接触体温检测,不仅提高了读者入馆速度,避免产生人员聚集拥堵现象,还可以保护馆员的自身安全。
1.1.2 大数据与云计算
截至目前,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大多以大数据的运用为核心,通过云计算实现硬件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了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服务,这给承载着知识存储、组织、开发与传播重任的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在传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储数字资源的服务器至关重要,而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释放了数字图书馆对服务器的依赖。符合国家标准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为图书馆提供云服务器及便捷的访问技术,还可作为图书馆业务平台,全面提供技术支撑。
1.1.3 iBeacon技术
iBeacon 技术是一种基于蓝牙4.0 协议下的室内外定位技术,具有成本低、易应用等特点,多应用于物品搜索定位、人员考勤等场景。公共图书馆采用iBeacon 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读者借阅的体验度。大型公共图书馆因阅读空间舒适、馆藏丰富等特点更加吸引读者到馆阅读,但同时又因馆舍面积过大、藏书过多,为精准查找所需图书造成了客观的困难,读者面对“茫茫书海”,经常迷失。而应用iBeacon技术后,读者可通过相关APP,定位本人所在图书馆内的具体位置,并通过搜索书名、作者等方式,查找所需图书,依据推送精准的馆内导航,找到书籍的位置。除图书定位外,iBeacon技术还可以应用到空余座位查找预定、语音导航等图书馆服务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日趋便利,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要求在不断提升。第三代图书馆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3]。进入人工智能化时代,人们对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基于内容的资源需求,更多的是沉浸式阅读环境及可互动体验的空间需求。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公共图书馆必须改革与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慧图书,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向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应依托馆藏资源特色,从用户的泛在化需求出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空间。图书馆的空间建设及技术革新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精准服务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基本特征[4]。
从“三进院”到“大开间”,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乃至当下的第三代图书馆,纵观图书馆阅读空间变革发展历史,图书馆空间再造是一个既受制于科技水平,又受制于社会人文思潮进步的一个过程[5]。在历史的长河里,图书馆并不是被动应对人文思潮的变革,而是能时刻主动发生改变与创新。这取决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创新是公共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图书馆员具备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自我革新、自我创造的服务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内在驱动力。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主要有新建馆舍、改扩建馆舍、局部再造3种形式。近年来,国内图书馆事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多公共图书馆逐渐完成了旧馆改造和新馆建设,在拓展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进行了一次改善。笔者通过访问公共图书馆网站及实地调研,对2015—2021 年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情况进行统计,见表1。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空间再造时,公共图书馆首先要从读者角度出发,考虑阅读环境的人性化建设,其次是阅读空间的个性化设计,最后是与整个图书馆空间及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
表1 2015—2021年国内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情况统计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经历了从闭架到开架,从独立小空间到全域大空间的变革。而笔者在对全国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图书馆都保留了独立的特殊群体服务空间、少儿阅读空间、自习室等,这些独立的阅读空间因使用人群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空间设计,成为具有特色的单元空间。公共图书馆的单元空间要根据文献特点、阅读推广内容、用户群体等不同特点进行多样性空间再造。针对老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阅读空间,要保障空间的无障碍性,配套的智能家具要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阅读空间改造,要注意空间内色彩的明快、家具的安全性及数字多媒体的互动性。如南京图书馆在空间再造时,根据馆史的特点,利用现代化阅读设备,打造了“国学馆”“十德堂”“惜阴堂”等“古今兼具”的文化空间[6]。
公共图书馆的单元空间既要有独特性,又不能缺少整体的协同性。在同一整体空间下,要通过智能技术及统一规划进行空间整体设计,保证空间的可变性及统一性。通过智能家具的嵌入设计,在保证空间的通透性时又可随时将整体空间进行分隔。辽宁省图书馆在建设众创空间时,使用调光玻璃分隔出智能会议区,这样既可保证创客团队工作时的私密性,又兼顾了空间的整体性,
在智能时代,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智慧图书馆,不仅需要考虑馆内的空间设计,还应综合考量图书馆与外部空间的融合,图书馆建设与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是息息相关的。2020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曾说:“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杭州在城市人工智能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将经验推广至全国[7]。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文化必不可少。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是一座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文学馆、公共服务中心的省级综合性文化中心。该中心不仅要体现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还将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提供智慧文化服务。作为文化中心的一部分,浙江省图书馆将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现代化的全省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区域图书馆网络中心[8]。浙江省图书馆新馆建设,不仅在馆内空间建设中注重内部空间的连贯性,处处体现人工智能带来的阅读便利,还能更好地融入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四馆之间的贯通性,将“智慧云”服务并联到智慧城市网络平台。除正在建设的浙江省图书馆以外,近年来,我国多省份建成了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为一体的“一站式”城市文化服务中心。如辽宁省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档案馆四大文化场馆集中连片建设,江西省将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科技馆等文化场馆集中连片建设,形成了具有全域空间特征的“一站式”城市文化服务中心,不仅给百姓创造了舒适、便捷的文化体验空间,更在引领本省乃至全国文化交融性发展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在相关政策指导下设立适应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依靠“空间、技术、馆员”三大要素,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分步骤完成。三大要素中,空间是基础,技术是手段,馆员是核心。只有在这样路径下进行空间再造,才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9]。我国图书馆事业正从数字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公共图书馆在做“十四五”发展规划时,都在根据本地文化发展需要,结合读者需求,从全局出发,计划打造具有本馆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时,各馆应首先确定本馆的长远发展目标,充分调研本地用户的实际需求,了解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性技术及设备,设计空间改造方案,同时重点培养智慧型馆员,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智慧图书馆建设。
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应采取3 个步骤,即“基础业务-局部空间-整体提升”。首先应在文献采编、书库管理等图书馆基础业务领域加强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并依据技术及设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空间再造,做好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对使用率较高、智能设备普及率较高的读者阅读空间(如多媒体阅读体验空间、创客空间等)进行局部智能化再造,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同时应根据局部空间再造的经验及反馈,拓展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智慧化水平。
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普及推广先进技术、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与义务建立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提升行业管理与服务效能,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成为各图书馆业务发展的核心工作,制定一套适合各级图书馆使用的标准规范势在必行。管理的智能化、业务的自动化和服务的智慧化是智慧图书馆标准化的3 个相辅相成的子系统[10]。围绕这三方面建立标准体系,是公共图书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空间再造路径中的重要举措。根据深入系统研究,笔者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空间再造相关标准规范的基本体系框架(见图1)。
图1 人工智能技术下的空间再造标准体系结构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人工智能不是取代馆员,而是为馆员提供技术手段,由馆员完成智慧服务是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人工智能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除了依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高速稳定的移动互联网,更主要的是需要智慧馆员提供智慧服务。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馆员是核心力量,图书馆服务创新和优化升级依赖于馆员的服务质量和业务创新能力[11]。智慧馆员并非单指网络部门的专职技术人员,各岗位的馆员都应积极调整思路,适应技术、空间的发展,成为适应岗位发展的智慧馆员。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主要解决了图书馆人力密集型、程序重复型工作,而创意策划、技术工程师等岗位是无法被机器所替代的。智慧馆员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身内在素质,紧密跟踪用户需求变化的趋势,采取智慧的手段,综合研判和处理问题,制定智慧化的服务策略,为用户提供更精深的智慧服务,从而真正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空间的大小,而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紧随时代步伐,利用日益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智慧化的阅读服务,让图书馆真正成为智慧人生的知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