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渗透责任与担当的实践探索

2021-12-20 03:36林美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林美华

(石狮市第一中学,福建 泉州 36270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地理课程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旨在使学生形成必备的基本地理观念、意识和能力,能够经常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学习,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责任担当”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大框架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地理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地理教师的育人责任,地理学科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不少中学生心胸眼界狭窄、自私、空虚、攀比。我们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去发现:世界怎么了?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做什么?当学生对全球、国家、家乡的环境、人口、粮食、经济等问题感兴趣的时候,他的社会参与感提升,格局变大,这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国际合作治理环境的意义,理解国家政策方针制定的原因,懂得良好习惯养成对世界的影响,从而逐渐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少年。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力军是教师,在责任感的培养上更是如此。地理作为时代性极强的学科,地理教师本身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时事,关注国际问题,关注时代的发展,才能让地理课堂有更高的站位,只有教师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把这份情怀转化成优质的教学素材,传递给学生。[1]按照罗伯特·马扎诺提供的人类学习模型,学生只有认同了新学习任务的价值和意义,开启了自我系统后,才可能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那么,地理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地理课程设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活动,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责任与担当,分享几个实践案例。

一、将国家政策引入课堂,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分析政策制定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的重要阵地是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师的责任,国家政策中藏着深层的地理问题,让学生了解政策,深入分析事物的因果,更有助于其认识世界,理解国家政策。

课例1:人教版八上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一课,教材明显跟不上国情的变化,教师必须进行适时补充。我国依然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政策的内容改了,从只生一个好,到单独二胎、全面二孩,到今年的全面放开三胎,将政策变动的原因进行如下分解:

通过对我国人口政策变更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理解社会在不断发展,人口政策的制定是与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师从时间的维度上将动态的政策解读清楚,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

课例2:第四章中国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中的“走科技强农之路”,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导入课堂。

通过上述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政策的意义,明白保障耕地与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树立做有“粮”心的中国人的价值观,推动同学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二、复习课将时事新闻设计成校本作业,引领学生关注时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地理试卷是具有时代性的,时事新闻时常会成为重要情境,因此上复习课时,地理教师可提取热点事件的地理信息,设计校本作业,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试题1:以《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为背景设计相关练习

材料:神仙湾哨所海拔高度为5380 米,位于喀喇昆仑山口中侧,被称为“生命禁区”是我国条件最为艰苦的哨所之一。图1 示意神仙湾哨所,图2 示意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新藏线219 国道,读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1.喀喇昆仑山脉的走向是______,神仙湾哨所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地区。哨所的边防战士要克服的自然环境的主要困难有________(2 点2分)。

2.神仙湾哨所的边防战士成功种出了新鲜蔬菜,主要是依靠______(社会经济条件)。

3.新藏线219 国道穿过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或小)。该公路施工难度大,建设在成本高,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试分析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该公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西北-东南 青藏 高寒缺氧、低温、大风、紫外线强等 科学技术 小 地形崎岖、多高大山脉、位于阶梯交界处 保障国防安全、有利于对外联系、加强民族间联系】

通过上题的练习即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点,又了解哨所战士的艰辛,国家对战士们的生活提供哪些保障,同时理解国家交通线建设的困难与意义。

试题2:以新疆棉花生产为背景出题

我国新疆长绒棉质量特别好,图3 示意新疆长绒棉采收景象。读图完成1-2 题

图3

1.新疆长绒棉40%以上实现机械化采收的前提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耕地集中连片

③地广人稀

④农业科技水平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新疆长绒棉质量特别好的原因是

A.气温高,降水丰富 B.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积温低,风力强 D.沙性土壤肥沃,风力强劲

【参考答案:C B】

该题通过机械化采摘场景的图片,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能用地理知识分析新疆长绒棉质量特别好的原因。简单的题目设计,让学生了解我国新疆长绒棉采收情况,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丰收的美丽场景,也会让学生为我国农业发展点赞,形成强烈的自豪感。

三、通过开展乡土实践教学等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1]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因此,近年来许多地理课题都在研究地理实践力,教师们也在努力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知识很有限,虽生活在城市却常常“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师可开拓乡土地理课程实践空间,让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工农业情况等,既可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兴趣,又可提升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地理教研组可有计划地设计实践研学活动,并形成系列,以下以石狮第一中学初中地理活动为例:

初一年:以“海丝起点之见证”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认识家乡现存遗迹,与家长外出打卡古迹游,并与同学交流分享【结合《东南亚》一课】;

初二年:以“家乡的农业类型与分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农业类型,拍摄农业景观图片,了解农时、农耕制度、农民经济收入情况等【结合《农业》一课】。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多样化的,教师可先拟定主题或由学生自行拟定研究主题多角度让学生走进乡土,如调查社区乱停车现象、公园小摊贩占道经营现象、上下学交通拥堵现象等,这类作业能促进学生关注校园以外的生活,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借鉴其他城市的治理方法等养成勤发现、勤思考的习惯,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的活动还有:集体参观生态农业园,观光农业园、传统古建筑、防空指挥中心、自来水厂等地,城市基础设施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参观石狮市博物馆时,石狮古建筑屋顶的风狮爷,在台风来临时产生的警报作用,就让学生惊叹古人防灾减灾的智慧;参观石狮市防空指挥中心,对城市的防空警报,灾后消毒、救援等知识有更全面地了解,当学生看到“全市地下防空分布图”时才知道家里的地下停车场更重大的用途是人防工程。以上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开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认识家乡,学习身边的地理,学生有全方位的收获与成长,这种收获有知识性的,也有思想层面的。

综上,地理教师可以从地理教学、试题设计、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培养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教师以一种目标教学,只会走入穷巷,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会提升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拓宽教学思路,而这份关注世界的情怀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将会迸发两代人的不同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方式,地理教师提升地理课程的教研高度深度,让地理课堂生动有趣有意义,可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让中学生具有国家意识,[2]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教师用心用爱上好每节地理课,地理课必将成为有深度的课堂,立足中国也放眼世界,关注人类活动也关注自然科学,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关注过去又展望未来。在有情怀的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拥有的不单只是看世界的眼睛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更有对家乡地域的空间归属感,对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家国兴旺,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些都将促使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敢于担当的公民。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
聪明的学生等